极氪金砖电池内部核心技术解析

电源/新能源

3440人已加入

描述

这次我们委派了一位记者去参加活动。

 

一)体积利用率体积利用率方面,整体达到83.7%,其中4680电池体积利用率为63%。相较之下,普通的磷酸铁锂电池的体积利用率为66%,而三元锂电池的体积利用率则刚刚突破72%。通过电池仓空间的极致利用,成功将电芯住进了“板楼大平层”。

智能制造

在技术创新方面,采用了一体化液冷托盘,使电池底部的体积利用率提升了8.5%。通过引入“紧凑三明治结构”,即电芯、上盖和底板的精巧设计,释放了电芯仓的纵向空间,使体积利用率增加了7.6%。在电芯间,还采用了航空级超薄热阻隔材料,成功提升了6%的体积利用率。这一高效集成的设计大幅度优化了电池内部结构,核心零部件数量减少了35%。采样线束单线总长减少了157m,电芯以外部件总成本也降低了23%。结构件的大幅减少,使电池质量能量密度相较传统三元锂电池包提升了10%以上。

 

二)快充速度:极速快充能力得益于浩瀚架构的全域800V平台,与800V极充V2/V3充电站完美搭配,最高充电功率可达500kW,实现了最高4.5C的充电倍率。这使得在仅15分钟内,车辆的续航里程能够增加超过500km,形成了“金砖一刻行千里”的惊人充电速度。金砖电池在低温性能方面同样表现出色,即便在-10℃的低温条件下充电,仍然能够实现出色的充电速度,相较同类型产品,提升至少四分之一,确保在寒冷气候下依然具备出色的充电性能。金砖电池依托两大核心技术突破。

 

1)电芯结构创新采用了叠片多极耳结构设计,确保超快充工况下的热量分布更均匀,控温更高效。同时,引入双铆极柱导流设计,将过流能力提升100%,进一步强化了电芯的性能和稳定性。

 

2)独创的“锂离子全程加速技术”集成了材料、化学体系和结构的创新,实现了高电压、大电流下稳定高效的充电性能。在正极,引入纳米级磷酸铁锂颗粒,配合复合导电剂,增强反应活性,加快锂离子从正极释放的效率;在正负极之间,通过超快解离电解液,提升锂离子的转移速度,并引入三层复合多孔膜,保障安全稳定;在负极,引入低焓变石墨负极材料、多梯度电极片设计和表面低阻抗SEI膜,为锂离子构建高效传输通道和海量存储空间的同时,缩短锂离子转移路径。

智能制造

三)安全性:8大热安全防护技术为电池安全保驾护航

“防”:专属金色耐高压绝缘膜,耐高压能力较普通蓝膜提升27%,可承受4000V DC高压,防止高压拉弧事故发生;

“隔”:钣金集成复合材料上盖,可承受1000℃高温达30min以上,有效阻隔外界高温侵害;

“吸”:HPCM相变吸热材料作为电芯之间的隔热层,行业首次应用,能迅速带走热量,降低电池温度;

“排”:通过对电池包气体流场的精确模型计算,在包内预设计无障碍排气通道,结合多个泄压阀快速排出热量气体;

“断”:毫秒级紧急切断;

“警”:特征传感器触发预警,通过氛围灯,CSD,手机提醒,结合云端多途径提醒用户;

“冷:耐高温一体化绝缘液冷板,检测到热失控触发安全预警后,主动开启水循环对电池降温;

“云”:云端监控,车云协同,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精确管理。

智能制造

金砖电池以创新的设计方案和高效的生产体系,对比同等性能的三元锂电池,单kWh综合成本降低14.8%!电芯及Pack电池包制造设备的一体化设计、高效节能制造方案、电芯100%自动化设计产线、5G智能制造数字化运营,绿色环保的产品梯次利用方案。通过平台化设计、集成化设备和智能环保的运营策略,金砖电池的整体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

审核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