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不同电流纹波比例的影响

描述

在开关调节器中,通过电感器实现瞬时储存能量,以便将输入电压转换为更高或更低的输出电压。电感器的大小取决于开关调节器的切换频率和预期的电路电流流动。

 

精准选取电感值的计算方式

如何精确选择合适的电感值?使用一个包含电感器电流纹波的通用公式即可完成。在大多数开关调节器的数据表、应用笔记以及其他解释文本中,通常推荐在名义负载工作状态下使用30%的电感器电流纹波。也就是说,在名义负载电流下,电感器电流峰值比平均电流高15%,谷值低15%。那么,为什么通常选择30%的电感电流纹波或电流纹波比(CR)作为一个良好的折中选择呢?

 

对于一个类似降压转换器的场景,适用以下公式:

电流

此公式根据电流纹波比例CR来计算降压转换器所需的电感值L。此比率通常指定为0.3,即30%的峰值纹波。其中,D代表占空比,T为周期时间,依赖于具体的切换频率。

 

不同电流纹波会怎样?

在名义负载下,通常选择的30%纹波比例呈现红色;使用较小电感的情况以蓝色表示;而使用较大电感的情况以绿色表示。

电流

图示展示了输出电流为3A的电路中,30%电流纹波比例的波形为红色,代表通常在开关调节器电路设计中采用的折中方案。蓝色波形的电感电流纹波为133%,绿色波形的电感电流纹波为7%。

电流

在输出电流为名义负载部分,如1A的情形下,高电感器电流纹波将由蓝线表示。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周期内电感器的能量完全放电。这种模式称为非连续导通模式(DCM)。在此模式中,控制回路的稳定性行为会改变,导致输出电压纹波可能增加。

 

为了避免DCM,需要一定的纹波电流比例。30%的纹波电流比例是一个良好的折中选择。如果纹波电流比例低,哪怕是在部分负载下,系统主要也是在连续电流导通模式(CCM)下运作。电路因此可以针对该模式进行优化。

 

纹波电流比例过高会怎样?

若纹波电流比例高于30%,电感器会更小,因此造价更低。不幸的是,峰值电流大幅上升,会产生比必需的典型电路更多的电磁干扰(EMI)。此外,只有在更高的负载电流下,才能达到连续导通模式(CCM)。这可能不是问题,但这种模式下的操作行为会改变,必须在电路设计中予以考虑。与低电流纹波比相比,输出电压纹波也会增加。

 

纹波电流比例过低又会如何?

对于低于30%的低纹波电流比例,电感器会变大,相应的造价也更贵。由于能量存储装置的尺寸较大,负载瞬态响应也会变慢。例如,如果高负载电流迅速切断,电感器中储存的能量必须有去处,这会增加输出电容(COUT)上的电压。电感器中的能量越多,输出电压超出的幅度也越大。这种超额电压可能会损坏供电回路。

 

综合权衡不同电流纹波比例的优缺点后,大约30%的值似乎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折中。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允许偏差,只要结果影响可以接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