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信诺ViP AMOLED产品特点

LEDs

366人已加入

描述

维信诺ViP AMOLED量产项目首片模组成功点亮。这标志着ViP技术量产工艺全线跑通,完成了向大规模量产的关键一跃。

这是维信诺以应用为导向,“从基础研究-中试-量产”创新发展模式的又一次实践。从新技术问世到量产项目首片模组点亮,维信诺一路稳扎稳打,快速推动创新技术转化落地。如今,中小尺寸AMOLED性能全面进阶、中大尺寸AMOLED应用成为必然趋势。维信诺提前布局,率先推动ViP技术量产,加速AMOLED向AMOLED+进发,重塑显示行业新格局。

高效务实,跑出V速度:技术、专利、客户三线并行加速跑

自ViP技术发布以来,维信诺围绕技术精进、专利布局、客户开拓三个维度并行,快速推进。

技术精进

维信诺利用内部开发平台迭代升级,在现有产线开展技术前置验证,缩短开发时间;同时,进行量产工艺优化,为规模量产打好基础。

5月9日,在2023世界超高清产业大会上,维信诺全球首发ViP技术,并展示了基于ViP技术的柔性AMOLED中尺寸双向动态弯折创新终端。

5月25日,维信诺ViP技术海外首秀,在2023国际显示周首次展出ViP中尺寸折叠创新终端,实现技术再进阶。

8月30日,凭借技术突破,维信诺ViP技术斩获2023 DIC AWARD国际显示技术创新大奖“显示技术特别奖”。

12月7日,维信诺在日本举办的IDW(International Display Workshops )会议上,针对ViP技术做特邀报告。

专利布局

截至目前,维信诺在ViP技术布局上已覆盖13个技术领域,累计布局专利500余件,围绕像素定义层、隔断结构、独立封装、辅助阴极等关键要素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布局,形成多个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组合。

客户开拓

随着ViP技术多次亮相国内外重要展会,维信诺已与海内外、多领域客户建立技术交流,目前已有多家终端客户与维信诺建立量产合作关系,共同定义基于ViP的未来终端产品。

AMOLED+时代的最佳拍档:ViP AMOLED 将加快OLED向更多应用扩展

AMOLED在智能穿戴、智能手机领域的应用已成为主流,目前在快速向中大尺寸应用渗透,进入AMOLED+时代。根据Omdia数据预测,中尺寸AMOLED面板成长迅速,到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4%,笔电、PAD、车载等中大尺寸应用成为AMOLED市场下一个增长点。

围绕不同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面向未来十年中长期发展,维信诺在2021年12月7日发布了“筑牢小尺寸强基础,拓展中尺寸新领域,开拓大尺寸新赛道”的战略举措。ViP技术进一步提升了AMOLED性能优势,成为AMOLED产业应用扩展的重要切入点,真正让OLED实现“大小通吃、刚柔并济”。

市场需求叠加技术驱动,维信诺ViP AMOLED成为AMOLED拓展全尺寸应用的最佳拍档。高性能方面,ViP AMOLED能满足车载对高亮度、长寿命、可异形的需求,以及笔电产品对低功耗、轻薄化的需求;应用领域方面,ViP AMOLED可覆盖从穿戴到电视的全产品尺寸应用领域。此外,ViP 技术大大降低终端定制AMOLED屏幕的起订门槛,使AMOLED具备向智能家居等领域渗透的条件,将为AMOLED带来新的市场增量。

 

ViP技术为OLED引入中尺寸和智能家居增量市场。

以新质生产力“补短板、锻长板”:ViP AMOLED 将推动我国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

回顾我国新兴显示产业发展,经过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如今AMOLED已经进入迭代升级阶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新兴显示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ViP技术有望成为新兴显示产业迭代升级的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助力全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FMM(高精密金属掩模版)是OLED显示屏制备的关键治具,为解决FMM对OLED产品尺寸、分辨率等限制,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早在多年前,全球多家显示企业一直在进行研究开发,试图将光刻工艺应用于OLED显示像素图形制备。维信诺以量产为目标,持续投入研究,进行了长期的技术积累。如今,中小尺寸AMOLED性能全面进阶、中大尺寸AMOLED应用成为必然趋势,维信诺先行一步,成功开发了自主创新解决方案——ViP技术。

ViP技术消除了FMM带来的约束,显著提升了AMOLED显示屏的性能。此外,ViP技术解决了蒸镀设备难度最大的对位系统精度问题,将提升我国显示产业链的竞争力和韧性,助推显示全产业链补齐“短板”,锻造成“长板”产业链。

面向未来,维信诺将以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并行,面向国家和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创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助推我国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

ViP AMOLED产品特点

OLED

ViP技术是维信诺全球首发的无金属掩模版RGB自对位像素化技术,全称维信诺智能像素化技术(Visionox intelligent Pixelization,ViP),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AMOLED产品性能,使AMOLED有效发光面积(开口率)从传统的29%增加至69%*,使像素密度提升至1700 ppi*以上,配合维信诺Tandem叠层器件技术,较FMM AMOLED可实现6倍的器件寿命或4倍的亮度。

ViP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FMM AMOLED制程中与FMM相关的各类问题,突破了其在性能、成本、产品不良方面的限制,推动AMOLED进入AMOLED+阶段。

ViP技术原理

ViP技术无需FMM蒸镀工艺。该技术在TFT控制背板部分可以沿用AMOLED现有技术和工艺,在阳极制备完成后,从像素定义层(PDL)开始逐步差异化,形成ViP AMOLED特有的隔离柱结构,随后进入整面蒸镀及光刻图形化步骤进行像素制备。

首先进行整面蒸镀,完成第一个颜色全套OLED发光层和功能层的沉积,之后进行整面薄膜封装(第一无机层),再通过涂胶、曝光、显影、刻蚀、剥离等工艺,选择性地除去基板上不需要保留的部分(这是消除金属掩膜版的关键步骤),以此完成第一个颜色的图形化;随后将上述过程再重复两次,完成RGB三原色的全彩图形化。

OLED

ViP技术优势

ViP技术突破了FMM带来的精度限制大、材料利用率较低、开模成本较高、开发生产周期长、排版单一等瓶颈。ViP AMOLED中的RGB子像素通过光刻的方式制作,形成独立子像素结构,每个子像素的EL器件结构可独立设计、性能可独立调节,这是ViP技术带来多个性能优势的根本原因。而FMM AMOLED技术路线中,因为EL器件中每个共通层同时为RGB三种子像素发挥作用,故不能实现子像素器件的独立调试优化,限制了EL器件的性能。

OLED

通过无FMM、高精度制作的独立 OLED 子像素,实现了更优的产品性能、全尺寸应用领域、更灵活的生产交付。

更高的亮度、更长的寿命

ViP技术采用光刻像素化工艺及特殊像素定义层设计,可以实现更窄的像素定义层开口间距,能使AMOLED有效发光面积(开口率)从传统的29%增加至69%,进而带来更好的寿命表现。配合Tandem叠层器件,较FMM AMOLED可实现6倍的器件寿命或4倍的亮度。

更好的画质

·视角色偏小

RGB子像素的器件膜层厚度可单独定制,使EL器件光学性能调试更具灵活性。在75°以下的所有视角下,ViP AMOLED的视角色偏(JNCD)均可降到1.0 以下。

·低灰阶下DCI-P3覆盖率100%以上

ViP技术中,隔离柱结构隔断了共通层在子像素之间的连接,避免像素间的串扰。在低灰阶(低亮度)下,ViP AMOLED的DCI-P3色域覆盖率可保持与高灰阶下接近,仍达100%以上。

更好的亮度均一性、更低的功耗

ViP技术使每个像素周围的隔离柱结构共同形成了金属网状结构,VSS电流在电阻极小的隔离柱网络中传输,可减小显示区域平面内VSS IR-Drop,实现更高的亮度均一性和更低的功耗(功耗几乎不受面板尺寸影响)。按照笔记本电脑尺寸进行测算,ViP技术可带来38%以上的功耗降低。

更高的分辨率

ViP技术不使用FMM,能在高ppi下依然采用real RGB像素排列。ViP技术可使像素密度提升至1700ppi以上,从而使OLED的应用范围可扩展到AR/VR等近眼显示设备。同时ViP技术在高亮度、低功耗、长寿命表现上有大幅度提升,可兼顾中大尺寸对性能和功耗的需求,实现全尺寸应用领域全覆盖。

更高的可靠性

ViP技术微米级的单个子像素封装,更好地隔绝水氧,更有效抑制扩散黑斑的产生,提升产品可靠性。

更高的面板透过率

ViP技术通过光刻实现EL器件图案制备,高透过率区域的无用膜层(阴极、EL膜层等)可被移除,大幅提升透明AMOLED的透过率。

更灵活的生产交付

ViP技术解决了FMM费用高、交期⻓、起订门槛高等痛点,带来新的量产优势:降低最小订单数量、提高排版率、定制屏体自由形状。

*为Visionox Lab测算数据,实际量产将根据开发需求略有浮动

审核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