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塔试验区调频广播转播台建设方案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一、大柳塔试验区FM调频广播覆盖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大柳塔试验区由于远离神木市区,神木市现有的东山和碱塘沟两个发射台站发射的调频广播信号无法覆盖到大柳塔试验区。导致大柳塔试验区无法收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榆林广播电台节目。导致大柳塔镇近15万人口(含流动人口)无法收听广播节目。

与大柳塔相邻的伊金霍洛旗上湾镇,有一座广播发射台站,主要发射中央、内蒙古、鄂尔多斯中省市三级蒙古语广播电台节目。可以收到内蒙古广播信号,但是无法收听到陕西、榆林、神木广播电台信号。

二、解决办法及思路

要彻底解决大柳塔试验区收听广播问题,可以新建广播信号转播站1座,同时发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可利用大柳塔镇文化站原有差转台的房子作为机房,利用原电力公司遗留铁塔作为信号发射塔,可同时发射3套调频广播信号。

三、可达到的预期效果

项目建成后,大柳塔为中心的20KM半径范围内,可清晰地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陕西新闻广播、陕西音乐广播等三套高质量的FM调频广播节目。

设备机房实现自动化运行,无人值守,全自动监测,广播信号出现问题或停机后,会自动通过手机短信报警,通知管理人员进行维护。

四、项目实施方案

1、机房装修:利用现有房子进行装修改造,装修内容包含铺装防静电底板、房顶做防水处理或搭建彩钢板防水,更换为双层铝合金断桥窗户,内墙刮白。

改造供电电路,接入宽带信号;增加通风空气净化系统与热风外排系统,做到机房温度利用自然温差散热,节省空调电费。

2、发射机及设备:

购置卫星信号接收设备、调频发射机、调频发射天线等设备,具体清单如下。

信号信号信号

3. 系统原理图

信号

4、主要功能:采用一副四层垂直调频发射天线+调频多功器+3台调频发射机、实现中国之声、陕西新闻广播、榆林新闻综合频率中央、省、市三级广播信号调频广播全覆盖。
在现有铁塔上安装4层垂直极化单偶极子发射天线,采用3工器对3台调频发射机射频信号进行合路,合路后采用SDY50-37馈管传输至发射天线。
5、发射机监测系统
5.1、发射机监控系统:所有发射机采用图形化界面监控软件集中监控,可实时监测发射机的工作频率、音频、频偏正向功率、反向功率、直流电压、电流等信息,并可实现故障报警。

信号

5.2、信号覆盖质量监测系统:
系统设计了8通道FM信号质量监测系统,该系统将监测数据视觉化展示,集8路立体声FM信号的解调、8路数字音频采集、FM信号场强(RSSI)与信与噪比(S/N)监测,现场自动语音提示报警与短信通知,报警及播出数据记录、分析、显示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一代FM广播信号监测系统。

信号

5.2.1、监测终端:
测终端内置8通道FM收音模组,可同时接收8路FM开路广播信号,输入端采用低噪声LNA放大器、收音IC采用SDR软件无线电数字收音芯片,具有极高的信噪比与抗干扰能力。
监测终端内置嵌入式工业计算机、高采A/D样率的信号采集与DSP数字处理技术,可同时编码处理16路单声道或8路立体声广播信号,测试信号采用HDMI超高清视频输出,可直接连接高清液晶显示器,支持1920×1280P视频输出,十分方便连接大屏幕拼接屏与液晶监视器。
终端可将FM信号场强信噪比信号与音频信号同时打包,生成数字流媒体信号,可同时将数字音频与8CH调频信号的场强、信噪比同时发送到监测电脑及软件平台。

信号(8路机架式监测终端)

5.2.2、监测平台软件:

信号(监测系统软件主界面)

信号接收采集主机与监测计算机采用TCP/IP协议,将数字音频流实时发送给监测计算机及软件,监测软件可从IP数据流中实时解码后,提取音频电平编码信,并经过对数计算后,生成动态音频柱状电平表,实时显示音频动态。并可通过网络实时监听任意一路节目的立体声音频。
监测平台软件支持单机监测、多机联网监测,支持FM信号频率设置、频道名称设置、报警阀值设置、报警出发时间设置等功能。

信号信号

 

 5)、用户管理功能:用户管理提供了对用户的管理功能,我们可以添加多个用户对软件进行管理和操作,通过三级用户权限,可以对不同的操作人员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实现对软件的分级管理。
6)、数据库管理: 当监测节目发生故参数超出设定值后,系统会将发生的故障在数据库中记录,通过主界面上的故障查询按钮,我们可以打开故障查询界面,在这个窗口上,我们可以对发生过的故障进行查询和管理。具备日志记录和查询功能,包括开关机时间、异常情况的发生和恢复等,并可自动生成日志文件与监测数据库,可导出为报表格式。
7)、系统二次开发功能:系统采用以太网接口组建分布式监测网络,开放SDK与控制协议,可与广播电台或发射台现有系统融合统一平台。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