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智能座舱的渗透率开始一路飙升。有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装车量从1月的14.2万套,提升至11月的39.2万套,渗透率在11月达到20.5%。 在智能座舱加速应用的进程中,一批国内自主零部件企业呈现“领跑”态势。
掌握底层逻辑 洞察系统需求
“业内熟知的电子电器架构进化路线,如今正逐渐成为现实。以座舱角度为例,随着显示、仪表、信息娱乐等部件不断进化,由单个ECU构成的典型分布式架构已无法满足功能实现,座舱域控制器的出现将满足功能上进一步升级的需求。”华阳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华阳通用副总经理汤文彬告诉记者,“从市场情况来看,目前头部车企的很多热销车型都采用域集中形态的电子电气架构,普遍形成了智能座舱域、智能驾驶域、车身控制域的架构。”
“虽然目前采用域控制器车型的绝对数量并不占优,但我们相信,这种趋势已非常明朗。”汤文彬表示,业界对于域控制器渗透率的主要担心之一集中于价格方面,SoC的成本在其中占相当比重。随着规模扩大,SoC的采购价格将逐渐降低,域控制器也必然向下普及到更多的入门级、经济型车型上。
从产品端来看,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智能座舱功能屡屡成为新车发布会上的“高光”亮点。自主整车企业在智能化领域高举高打,为自主零部件企业带来更多施展空间。这一前景广阔的市场,吸引了众多参与者。有一部分科创类企业瞄准市场机遇,选择聚焦域控制器领域进行研发攻关;也有一些企业携过往发展中的积淀踏上新“征途”。
“华阳在汽车电子领域20多年的开发经验,是我们丰厚而宝贵的财富。”汤文彬告诉记者,“无论是智能计算单元的信息娱乐、仪表,还是智能显示单元的屏显示、HUD、CMS,抑或是无线充电、数字声学、数字钥匙等诸多智能化产品,华阳都拥有完整的开发流程,并逐步实现了量产。经过这样的锤炼,我们不仅详细了解每一个子系统的精髓,也更了解整车企业的需求。” 当这些子系统向集成化演进之时,华阳不仅传承了对子系统功能实现的稳健把控,更在此基础上对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设计形成了独到理解。
软硬解耦 两手都过硬
在子系统开发积累的经验,并非华阳域控制器领域的惟一优势,在多年积累中,华阳很早就意识到软硬件的同等重要。
“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已基本达成共识。华阳基于自身多年开发实践,较早意识到硬件不是企业全部的核心能力,与硬件同等重要的是企业的软件实力。软件零部件化将是一个必然趋势。”汤文彬告诉记者,“当我们采用SOA架构进行开发时,此前与硬件绑定在一起的软件,逐渐开始解耦,底层设备将在软件驱动下,实现不同功能的应用。”
洞悉发展趋势的华阳在2018年进行华阳开放平台(AAOP)的规划、布局,用两年左右的时间,让AAOP从规划成为现实(2020年发布1.0版本)。
“目前,华阳已从AAOP1.0版本进化到3.0版本。在产品迭代升级中,我们实现了对传统信息娱乐的软硬件分离;对智能座舱的软件实现分层分列设计;支持SOA架构,实现对底层功能的抽象化等等。”汤文彬介绍道,“我们不仅实现了软硬解耦,提升软硬件全栈研发效率,更以多样化开发模式赋能整车企业。”
由于车型EE架构不同,整车企业对软件的需求不尽相同。在智能化汽车时代,一级供应商很难依靠单纯的交钥匙模式满足所有用户需求。生态共建与开放平台(AAOP)成为华阳在智能化布局的“两翼”。
“整车企业自身的软件开发能力以及对一级供应商软件开发需求存在差异。”汤文彬坦言,“基于生态共建与开放平台,我们目前已形成能为整车企业提供从底层软件至应用层软件的全栈能力,或者是按照整车企业要求单独提供某一部分,以实现与整车企业的协同。
“华阳应该是最早将QNX操作系统引入国内的企业。”汤文彬介绍道,“QNX最初多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2013年我们在布局带操作系统的信息娱乐产品时,被QNX系统的实时性、安全性、稳定性所吸引,在国内率先引进并量产。随着众多产品量产交付,我们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培养了一个优秀团队。QNX系统以安全性、稳定性及Hypervisor技术特征等优势,受到绝大多数整车企业的青睐。出色的团队与丰富的量产经验,将助力华阳赋能更多的整车企业。”
敏捷开发应对挑战 倡导行业生态共建
有了丰富的子系统积累,具备了出色的软件能力,依然不能保证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这个细分领域中“如鱼得水”,摆在整车企业与一级供应商面前无法回避的课题还有芯片。即便同一家整车企业,针对不同细分市场选用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芯片也是常规操作。
“我们已经能够分层分列地为客户提供多种智能座舱整体解决方案,适配高通、瑞萨、芯驰等不同品牌的芯片。”汤文彬告诉记者,“这得益于我们全栈式的开发服务能力。基于从硬件架构到软件的设计能力,我们能够对硬件进行模块化设计,构建标准硬件及车身相关驱动接口。在系统服务层,将不同功能进行封装。这样的工作思路改变了以硬件选型为区分的垂直孤立开发模式,大大降低因为硬件差异而带来的开发工作量,实现快速移植、匹配。”
对于整车企业而言,这同样意味着开发速度的提升以及敏捷交付成为可能。“在座舱域控制器的开发中,我们依然遵循经典的V模型进行开发验证,以保证车规级产品的安全性。但我们同样注重敏捷响应,实现软件功能复用是我们遵循的逻辑。”汤文彬表示,“对于高度复用的功能组件,华阳设有专项团队负责,以成果共享的模式复用在不同项目中,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
这种敏捷响应速度加之契合整车企业不同需求形成的灵活合作模式,为华阳收获了不少客户认可。据了解,在获得长城、长安、北汽、奇瑞、宇通、中国重汽等多家车企多个项目并逐步实现量产后,近期华阳再获奇瑞旗下车型项目定点,并在一众强势竞标者之中脱颖而出,斩获长安深蓝平台项目。
“一方面我们与整车企业保持同舟共济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我们与芯片企业之间建立了长期的战略互信。”汤文彬在采访中感慨智能化的浪潮,为产业链上下游环节都带来了巨大活力,“与上游芯片企业高频率、深入交流,帮助我们更好理解不同芯片自身的技术特点,获得具有稳定性的供货能力。而这些来自上游环节的支持与我们自身的研发实力一道,支撑着我们‘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最终共同炼就了更适合整车企业需求的优质产品。”
华阳于2018年开始布局座舱1.0平台,通过双芯片组合实现液晶仪表和信息娱乐的智能化交互;于2021年分别拿到一芯多屏及泊车类产品的项目定点,次年全部实现量产。期间,随着智能化以及更高算力的用户体验场景需求的不断提升,华阳在2021年布局一域多芯的座舱2.0平台,各类外设灵活配置,可覆盖更复杂的场景;2022年投入驾驶域控产品研发,并在2023年初将座舱2.0升级到支持跨域融合的座舱3.0平台;当前,根据E/E架构的中央集成化趋势,华阳已开始座舱4.0中央计算平台的规划布局,将陆续推出舱泊一体、舱驾一体等域控产品。华阳始终坚持以市场及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自身软硬件技术创新能力,坚持为车企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域控制器解决方案及服务。
“我们已开始研发跨域融合的方案,系统将进一步集成化,近期已与高通进一步深化合作,将基于高通骁龙8255及更高算力方案,开发舱驾一体的域控制器及中央计算平台等。”汤文彬表示,“未来我们将不断探索,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三大领域持续深耕,与产业多方搭建生态,共赴智能化的新阶段。”
审核编辑:刘清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