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浅谈内容传递网络(CDN)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内容传递网络(CDN)

 

CDN也是一种分布式服务器网络,旨在通过在靠近最终用户的位置缓存和提供内容,从而快速高效地向用户传递内容。CDN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减少延迟并从离用户更近的位置缓存和提供内容,从而提高网站和应用程序的性能。当用户从CDN支持的网站或应用程序请求内容时,请求会被重定向(或引导)到附近的CDN服务器,如果有缓存或内容可用,该服务器会从缓存中提供内容;如果内容没有被缓存,CDN服务器将从源服务器检索并缓存以供后续请求。CDN通常用于传递各种内容,包括网页、图像、视频和软件下载。以下是使用CDN的特点:

 

 

i)请求路由技术

请求路由方法直接影响CDN的性能,这种方法改善了访问源服务器的响应时间。最佳的请求路由策略是将网络用户定向或引导到托管所请求内容的CDN服务器。然而,如果请求路由器不知道所请求的内容,例如,如果请求路由是在名称解析的上下文中进行的,那么请求只包含服务器名称(如www.abcd.com)而不是完整的HTTP URL。

 

ii)替代服务器

CDN使用替代服务器在许多不同位置复制信息。一般的情况下,客户端会被引导到拥有特定资源的最近替代服务器。如此一来,似乎所有用户都更接近源服务器。内容传递网络是一种由替代服务器(也称为副本服务器)组成的系统,代表源服务器向终端用户交付网络内容。源服务器的内容被复制到替代服务器上。来自终端用户的请求被重定向到距离他们更近的替代服务器。因此,源服务器的负载得以减轻,网络带宽也扩展了。内容传递体系结构包括一组向客户端传递内容副本的代理服务器。传递系统包括将内容从源服务器传送到替代服务器的机制。一些网络服务器因为动态生成页面而变得较慢,使用替代服务器可以加速这些速度较慢的网络服务器。

 

通过使用CDN,企业组织可以减轻源服务器的负载,无论客户的位置或使用的设备类型如何,皆能提高其用户的体验。

 

随着网络不断地发展,播放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视频内容传输的要求也越来越大。对网络用户而言,快速且有效地传输这些大文件的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否则可能会遭受缓冲和延迟的可怕问题。幸运的是,融合CDN服务已被证明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融合CDN

 

融合CDN使用多个CDN提供商向终端用户分发网络内容,与依赖单个CDN提供商不同,融合CDN结合了多个CDN的资源,提高了内容传递的可靠性、性能和韧性。

 

使用融合CDN的主要优势在于,即使其中一个CDN提供商遇到故障或减速,它也可确保网络内容被传递。通过使用多个CDN提供商,可以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平衡内容传递,从而降低单个网络中发生的拥塞或故障的风险。

 

在融合CDN架构中,媒体内容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多个CDN提供商之间被缓存。网络用户通过DNS被重定向到CDN,借助负载平衡算法,来自网络客户端的传入流量分布在这些多个CDN提供商之间,提供更大的冗余和性能优势。所有相关数据都均由一个中央规则引擎或服务器收集,以决定哪个CDN应该为某个地区产生的请求提供服务。    

 

融合CDN在业务中的特点:

  • 策略:融合CDN策略涉及使用多个CDN提供商分发内容,确保向全球用户快速、可靠和安全地传递内容,此策略增强了内容的可用性和性能。
  • 适用于企业业务:融合CDN适用于依赖在线内容传递并需要确保低延迟和高可用性的企业,这尤其对于电子商务、媒体流媒体和游戏公司而言非常重要。
  • 成本与收益:实施多个CDN的成本或许高于使用单个CDN,但其好处包括提高性能、更好的地理覆盖和冗余,还能降低中断或故障的风险,即使在流量激增的情况下它也可确保稳定的用户体验。

 

 

使用融合CDN的优点

• 避免单点故障 - 当前的CDN可以被另一个CDN替代,以继续传递网络内容。

• 提高网络性能 - 更多的服务器和降低延缓。

• 增强安全性 - 在发生网络攻击如DDoS时,网络流量可以被重定向到另一个CDN的另一台服务器。

• 降低带宽成本 - CDN提供商提供了更经济的选择。

• 可扩展性 - 更多的服务器用于分配网络请求的负载,因此实际上几乎不存在未服务的请求。

• 覆盖偏远地区 - 通过更多分布的边缘服务器来提供高质量的网络内容,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CDN的基础上,融合CDN策略通过在互联网边缘的代理服务器上复制内容来优化内容的传递。这有助于减少带宽消耗并改善用户感知的延缓。本文讨论了用于改善网络性能的基本技术,包括对内容传递网络的深入了解。这也表明,设计和实施可扩展、可靠和高效的内容传递网络涉及关注多个技术方面,例如应该在何处复制内容,哪个是应该重定向请求的适当服务器,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时的负载,以及应该使用什么策略来交付流媒体内容。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