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创达新一代“座舱+AI”解决方案E-Cockpit 8.0正式发布

描述

随着汽车与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深度融合,软件正在成为带动汽车技术革新、引领发展差异化的关键所在。“软件定义汽车”作为变革核心理念,不仅重新定义了汽车本身,更重塑了人与汽车的关系。

2024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4)上,中科创达正式发布智能座舱解决方案E-Cockpit 8.0, 新一代“座舱”+“AI”的创新组合,将进一步推动智能座舱中“软件定义”的技术架构和关键要素迈向新的高峰。

近年来,交通领域高速发展,汽车产业的创新变革方兴未艾。智能汽车人机交互的核心组件-“智能座舱”,利用先进人机交互技术(如触摸屏、语音控制、AR等),整合人、车、路三方信息,为驾驶者提供更安全、舒适和有趣的驾驶体验,智能座舱的发展也在逐步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愿景,为未来的交通领域带来更多便利和智能化的可能性。

本届CES上中科创达发布了全新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E-Cockpit 8.0,通过“座舱”+“AI”组合创新,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升级:

大模型+智能座舱的全新亮相

中科创达运用混合AI技术,通过边、云协同,重新定义汽车的“云脑”与“车脑”,为智能座舱创造了全新体验。中科创达将Rubik Creator、Octopus、VPA等大模型产品模块应用到座舱领域,赋予E-Cockpit 8.0拟人化、知识学习、多模态感知、场景推荐、端云结合五大核心能力。

Rubik Creator:凭借AIGC的创作能力,提供车机主题、壁纸、车模、VPA形象、应用卡片等2D贴图,全景图,3D模型等随心换功能。

Rubik Octopus:车端应用模型开发SDK,提供端侧和云侧大模型能力调用接口,可适配多种模型,根据车辆、环境和各类服务信息感知数据并结合现实场景,给出合理的决策信息。

Rubik VPA:以大模型为基础,打造新一代智能汽车助手,在满足用户驾驶旅途中对各种角色功能需求的同时,通过自然交互为驾乘者提供智能客服、日程规划、百科全书、闲聊、儿童陪伴等多样化智能服务,简化交互及操作,赋予用户情绪价值,全方位提升驾驶体验。

Rubik VUI:VUI提供可说即可见能力,满足输入速度快,释放双手,直觉自然交互特点,将用户语言及时转化成可视化界面语言,提升用户交互效率及交互新鲜感。

高算力智能体验的无缝对接

凭借最新一代骁龙座舱平台和骁龙汽车智联平台,高通技术公司利用5G连接和云连接数字服务为驾乘人员带来沉浸式、交互式的智能车内体验。

在高通性能强大的座舱平台的加持下,中科创达最新发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E-Cockpit 8.0与其紧密融合, 借助高通最新一代骁龙座舱平台高算力、低功耗、强散热、高分辨率等PC级的绝对性能,提供了一镜到底沉浸式交互体验、舱内外全场景视觉感知、大模型赋能智能语音助手、智能设备及娱乐设备互联等四大强大功能。

一镜到底沉浸式交互体验:镜头跟踪功能场景缩放,页面切换流畅连贯,从地图导航视角深入ADAS、自动泊车、环视直至舱内设置,尽享沉浸式用车体验。

舱内外全场景视觉感知:从车外世界到车内环境全方位进行视觉感知,集合全景环视、自动泊车、电子后视镜与舱内驾驶员状态监控,共同守护用户出行安全。

大模型赋能智能语音助手:配置行车闲聊伴侣,随意切换知识助手/旅行规划师/日程管家角色等多种角色,与用户进行无障碍交流,提升座舱内部语音交互体验。

智能设备及娱乐设备互联:Carplay升级可以贯通仪表进行全屏投屏,用户享受沉浸式大屏娱乐游戏畅玩的同时,支持连接多个设备与座舱其他用户共玩,支持一机多屏,多屏联动,提升用户娱乐体验。

多屏同享,超级桌面体验:强大的座舱能力可以支持屏内应用能够高效便携的分享给副驾/后排乘客,极大提升了座舱内驾乘乐趣。

智能座舱发展的广阔空间

纵观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软件持续演化,功能不断更新,为用户带来的服务体验日新月异。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软件定义汽车”成为推动智能汽车发展的关键, 也是中科创达核心能力的价值所在。“融合”、“循环”、“灵动”——新一代智能座舱平台E-Cockpit8.0,以“水”为道,融合视觉、感知、终端、互联,如“水”般一镜到底、流畅切换沉浸式功能,创造拟人灵动的智能交互体验,以行业领先的概念与设计,汇集中科创达尖刀产品,贯彻“软件定义汽车”的理念,真正做到了重新定义座舱,打造个性化&沉浸式&多感知的行车体验。

未来,在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的驱动下, 中科创达将持续为智能汽车OEM提供从操作系统开发、核心技术授权到应用定制的全方位数字座舱软件技术服务和产品, 不断开拓实现人、路、车的智能交互,定义人车关系的智能车载产品, 从而将智能座舱打造为“移动智能的空间计算”。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