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性能功率半导体市场呈现新趋势

描述

  新型电动汽车(EV)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需求催生了功率半导体市场的增长,它正逐步淘汰传统的硅基功率半导体。领先制造商如日本政府支持的日本供应商开始投入精力,研发碳化硅(SiC)、氮化镓(GaN)、氧化镓(GaO)及金刚石等新型高性能功率半导体材料。

  当前,金刚石基功率半导体仍处在开发阶段;而GaO功率半导体预计将于2023年实现量产。但在未来两、三十年内,它们才能广泛应用于市场。据富士经济市场研究预测,2022年,全球SiC功率半导体市场占有率高达97%,GaN基功率半导体市场占有率达2%且已经进入市场。

  Resonac(原昭和电工)是全球SiC外延片市场的佼佼者,该公司除了与罗姆半导体、英飞凌等建立长期供货关系之外,还获得了日本企业的大量投资,以扩大其SiC功率半导体业务生产规模。如今,他们已成功签订了多份SiC材料长期供给协议。

  日本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已承诺投入186亿日元(1.28亿美元)研发经费,补贴涉及大型8英寸SiC生产设备和技术的相关项目。这正好与Resonac目标相符,即将其2022年至2028年间的SiC外延业务收入提高至原来的五倍。此外,Artience、住友电木等日本公司也在生产用于SiC功率半导体的耐热材料方面有所建树。

  在另一边,信越化学(Shin-Etsu Chemical)推出的复合材料基板,解决了GaN外延生长问题,开始实现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设备制造商冲电气工业(OKI)预计,其基于GaN衬底的相关业务将在2028年前开始盈利。根据富士经济预测,2023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日元,其中硅基功率半导体仍然占据主导地位(92%)。然而,预计在2022年至2023年之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上的硅基功率半导体增幅只有11.0%,而化合物功率半导体的增速则达到34.5%。预计在2035年,化合物功率半导体的市场体量将会达到现今的31倍之多,而同期的硅功率半导体仅可能增长3.2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