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芯片的制造过程及原理

制造/封装

472人已加入

描述

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电子或电器产品,例如电脑、手机、电视、冰箱、洗衣机等。

这些产品,如果我们把它拆开,都会看到类似下面这样的一块绿色板子。

大家都知道,这个绿色板子,叫做电路板。更官方一点的名称,叫印制电路板,也就是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国外有时候也叫PWB,Printed Wire Board)。

在PCB上,焊接了很多的电子元器件,例如电容、电阻、电感等。

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一些黑色的方形元件。

没错,这个元件,很可能就是一块芯片(英文名叫做chip)。

 

有时候是蓝色或黑色的

芯片,其实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叫法。

对于电子设备来说,它藏在内部,又非常重要,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人的心脏,所以叫“芯”。从形态来看,它是一片一片的,所以叫“片”。合起来,就是“芯片”。

通常来说,芯片就是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两者之间可以划等号,互相换用。

集成电路是比较容易定义的。通过特定技术,将晶体管、电阻、电容、二极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单一基板上,形成一种微型电路,就叫集成电路。

如果这个基板,采用的是半导体材料(例如硅),或者说,集成电路由半导体材料晶圆制造而来,就属于半导体集成电路。

我们传统意义上说的集成电路,基本上都是指半导体集成电路。所有,有时候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三个词,也经常混用。

 

半导体芯片的工作原理

半导体芯片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晶体管。晶体管由三个区域组成:源极、漏极和栅极。源极和漏极之间有一个非常薄的半导体层,称为通道。栅极控制通道中的电场,从而控制电流的流动。

半导体芯片的制造过程

半导体芯片的制造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概述:

原料准备:半导体芯片的主要原料是硅,它通常以多晶硅的形式出现。硅材料需要经过纯化和熔化等多个步骤,以保证其质量。

晶圆制造:晶圆是半导体芯片的基础,通常是一块直径为8英寸或12英寸的圆形硅片。制造晶圆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切割、抛光和清洗等。

掩膜制备:掩膜是半导体芯片制造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掩膜是一种光刻胶,用于将设计图案转移到晶圆表面。掩膜需要在干燥和洁净的环境下制备。

光刻:在光刻过程中,掩膜被放置在晶圆上,然后照射光线。光线将使光刻胶变硬,形成一个模板,以便后续步骤可以根据此模板进行操作。

刻蚀:刻蚀是将晶圆上未被光刻胶覆盖的区域刻划出来的过程。通常使用化学气相沉积和物理气相沉积技术进行刻蚀。

清洗和检测:在半导体芯片制造过程中,必须对晶圆进行多次清洗和检测。这可以确保晶圆上没有任何污染物或缺陷,从而保证芯片的质量和可靠性。

封装:在芯片制造完成后,它们需要进行封装以便集成到电子设备中。封装通常包括将芯片放置在一个塑料或陶瓷封装中,并连接电极和引脚等。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半导体芯片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中仍然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更小、更快的芯片: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未来的半导体芯片将变得更加微小和更快。这将使得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更高级的芯片:未来的半导体芯片将具备更高级的功能,如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这将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需求并提供更高级的服务。

可持续性:随着社会对环境的关注不断增加,未来的半导体芯片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这将包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应用领域的拓展:未来半导体芯片的应用领域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如医疗设备、工业设备、智能城市设备等。这将使得半导体芯片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半导体芯片作为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介绍半导体芯片的制造工艺、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展望,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发展趋势。

审核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