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钩碳酸锂 储能电池低价竞争“延续”2024

描述

摘要

结构性过剩之下,新一轮的较量展开。

2023年,储能市场结构性产能过剩,企业库存高企已成定局,电池企业为求生存、谋破局,在价格策略、产品研发、业务探索、市场开拓等方面迎来了新一轮的较量。

具体来看,在价格策略上,部分电池企业为了清库存、保持市场份额,不惜牺牲利润、不惧未来碳酸锂价格走势风险,奉行脱钩碳酸锂价格的低价策略,价格战在2024年将持续打响。

产品延伸上,头部电池企业在2023年纷纷布局直流侧电池仓产品,借助电池自研自产优势,扩宽产品阵列,探索集成业务,优化盈利模式。

出海方面,2023年主流电池企业锚定欧美为主战场,狂揽特斯拉、Powin、Fluence等海外头部系统集成商订单,同时还开拓东南亚、非洲、中东市场等新兴市场,欲求在当地薄弱的电力架构下寻得新的市场增量。

脱钩碳酸锂

储能电池低价竞争“延续”2024

正极材料占电池成本近四成,尤其是在碳酸锂价格位居高位的2022年下半年,曾一度影响电池企业的投产与出货,但随着碳酸锂价格在2023走下神坛,回归理性,加速了电池企业的扩产布局,叠加2023年储能市场整体供大于求,过剩也随之而来。

相关行业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12月中旬,储能产业链扩产项目规模将近2TWh,且主要集中在储能电池与系统集成方面,10GWh以上项目密集排布是2023年的一大特色,单个储能电池扩产项目甚至高达60GWh。

价格方面,2024年开年,电池级碳酸锂均价跌破10万/吨大关,相较之前60万元/吨的高位,已经跌去超过8成。国内储能电芯价格也从2023年初的1元/Wh跌至年末的将近0.4元/Wh,近乎腰斩。

随着碳酸锂价格回归理性,胆子更大、库存压力更大、成本压力更大的电池企业宣布“脱钩”碳酸锂价格勇闯市场,继续奉行低价策略。

然而,业内人士告诉高工储能,电池企业报价0.4元/Wh已接近“触底”,若上游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再次异动,往10万元/吨以上涨幅,电池企业将迎来十分惨重的亏损。

国内储能电池竞争格局越发集中,“马太效应”下,电池企业宁愿让利、甚至赔本也要抢占市场份额。相关业内人士告诉高工储能,脱钩碳酸锂报价只是“前戏”,2024年将迎来更加剧烈的价格战,3毛时代正加速到来,电池企业将迎来淘汰赛。

纵深布局直流侧集成产品,电池企业意图何在?

2023年, 几乎所有头部电池企业都在布局直流侧系统产品 ,包括宁德时代EnerD、瑞浦兰钧Y104液冷储能系统、海辰储能∞ Block CN、亿纬锂能Mr.Giant、远景动力5MWh储能系统、蜂巢能源6MWh集装箱、中创新5.016MWh液冷产品、比亚迪魔方、欣旺达NoahX 2.0等。

而电池企业下场做系统,一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利润,二是为了保持企业自身的出货量。

电池企业往下游布局集成产品的毛利,要比单纯卖电芯、卖模组的毛利高。对于电池企业而言,把控了电池成本,相当于把控了系统的核心成本,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更高,未来甚至还可以开拓ODM等业务形态,挖掘多元客户。

此外,电池企业切入集成环节,相当于一只脚踏入了3S、温控、消防等细分领域,对于研发集成产品来说更有“大局观”,可以使产品的设计更统一、协同性更好,同时还可赋能产品的整体降本。

不仅如此,据高工储能观察,电池企业在2023紧密发布直流侧系统产品的原因,还在于秀自家300Ah+电池“肌肉”。

以瑞浦兰钧Y104液冷储能系统为例,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20尺标准集装箱),通过配套问顶320Ah储能电池,对比搭载了280Ah电芯的上一代储能系统,Y104的容量从3.5MWh提升到了5MWh以上,可帮助客户减少设备采购以及15%的工程用地面积。

出海:欧美主战场、新兴市场机会“各异”

2023年11月底,国内某招标项目曾出现70家企业共同竞争单个标段的情况,卷出了新高度。面对国内大储项目“增收不增利”的现状,电池企业出海是增收即增利的出路之一。

一方面,海外大储产品单价高、市场成熟,部分海外市场叠加政策补贴,给到电池企业的利润空间更高;**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对电池的认证、安全合规要求等较高,拿下海外市场也可侧面彰显电池企业的技术实力。

而在海外市场中,尤以欧美市场体量最大,是国内电池企业争相布局的重要市场。然而, 在全球经济博弈以及碳足迹门槛下,中国电池企业在欧美地区建厂阻力较大 ,凭借高能量密度、长循环、高安全的电池产品切入当地储能产业供应体系亦是不错的选择。

据高工储能不完全统计,2023年已有宁德时代、瑞浦兰钧、远景动力、海辰储能、亿纬锂能、鹏辉能源、蜂巢能源、国轩高科等多家企业获海外多个头部储能集成商大单,多项订单已超10GWh规模。

2024年,美国、英国两大主要储能市场值得关注。美国方面,电网协调性差、新能源装机大幅提高依旧是储能需求提升的前提,叠加ITC补贴政策,将进一步刺激储能发展;英国则于近期大幅上调了储能装机的短期目标,且当地储能项目大规模放量、并网时间集中在2024年。

在东南亚、非洲、中东等新兴储能市场,基于各地再生能源的装机增长,将同步带动储能装机需求。

到2030年,东南亚国家每年必须部署约21GW的可再生能源,中东地区的光伏发电量将达到50GWh,都将带来较为广阔的储能装机市场空间。而在最缺电的非洲,目前仍有6亿公民无电可用,基于丰富的光照资源,配合光伏发电仍将激发配储需求。







审核编辑:刘清

值得一提的是,新兴储能市场属下沉市场,对产品的价格较为敏感,准入门槛低,竞争格局尚未定型,各类玩家均有机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