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传感器越做越Mini?

描述

 

 

从模拟量到数字量、大体积到小型化以及随之而来的高度集成化,产品集成化、小型化是所有近现代化产业发展前进的永恒追求。

展望未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市场对“小而智能”的传感器需求越来越大;从模拟量到数字化、设备小型化、低能耗化;不断缩小产品尺寸、降低产品成本是传感器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器件结构

身材越来越小的光电传感器

 

想知道工程师们是如何实现把传感器做得越来越薄的吗?

本期小明就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在传感器开发方面,高性能材料的制备、器件结构的优化以及最终产品的多功能化、集成化和小型化仍然是主要的研究挑战。

近些年来,传感器越做越薄主要得益于材料科学和制造工艺的进步。以下是传感器越做越薄的几个关键因素:

 

①  集成化与智能化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越来越趋向于集成化和智能化。集成化可以减小传感器的尺寸,而智能化则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减小对传统材料的依赖,从而实现更薄的设计。

 

 

 

芯片集成技术以创新的方式,将复杂的电路设计精简,实现了高性能、多功能的融合。
 

芯片集成技术是指在半导体材料上,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将多个电子组件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的技术;它的工作原理依赖于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和微电子技术的实现。

这些电子组件通常包括晶体管、电容器、电阻器、二极管等。芯片上的电子组件通过互连线路连接,形成复杂的电路功能。芯片集成技术的出现使得电子器件的体积更小、功耗更低,同时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② 材料科学的发展

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柔性材料等的出现,为制造超薄传感器提供了可能。这些材料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耐用性,同时允许更薄的传感器设计。

由于出色的产品特性,目前柔性传感器引起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在众多应用领域已经展开了实质性的应用。

 

纳米材料独特的性能为柔性传感器的开发提供了无限可能性。比如,利用纳米陶瓷材料优异的柔性,我国研究人员就开发了具有7.2×106kPa–1超高灵敏度且超薄厚度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利用纳米材料高活性的表面韩国科学家构建了基于纳米银颗粒的金属/绝缘体复合纳米结构,利用该结构得到的柔性压力传感器也具有2.72×104kPa–1超高灵敏度。
 

 

 

③  制造工艺的进步

随着微纳加工技术、MEMS技术、直接打印技术、牺牲层技术、薄膜技术等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可以制造出更薄、更小型化的传感器。

 

比如微纳加工技术可以制造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如惯性传感器、加速度计、力传感器等。微纳加工技术的高分辨率、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可以保证传感器的灵敏度、精度和稳定性。此外,还可以利用微纳加工技术设计出更加微小的传感器,以满足更高的功能要求。

 

总之,传感器越做越薄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涉及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相信会有更多超薄、高性能的传感器问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