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波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谐波减速器和RV减速器的区别

描述

谐波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谐波减速器是一种高精度、大扭矩、小体积的传动装置。它的工作原理基于谐波效应,通过谐波发生器和柔齿振动器的作用,将输入轴的转动速度和力矩通过弹性变形传递给输出轴,从而实现速度减小和扭矩增大的效果。

谐波发生器是谐波减速器的核心组件,它通常由一个驱动轮、一个连接杆和一个拐弯套组成。驱动轮通过输入轴和输入动力源相连,当输入轴旋转时,驱动轮也会旋转。连接杆与驱动轮通过针轴连接,在驱动轮旋转时,连接杆会进行内外自由弯曲运动。拐弯套固定在连接杆的一端,它的作用是改变连接杆的运动方向。

柔齿振动器是谐波减速器的另一核心组件,它由一对柔性齿轮和一对硬性齿轮组成。柔性齿轮与连接杆的另一端相连,硬性齿轮与输出轴相连。柔性齿轮和硬性齿轮的齿数与模数都是相等的,但是齿顶间距略大于齿根间距,这样当柔性齿轮进行弯曲运动时,柔齿的齿根向硬齿的齿根方向滑动,从而让齿根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形成相对运动。

当输入轴旋转时,经过谐波发生器的驱动,连接杆发生内外弯曲运动,柔性齿轮也会进行扭曲和滑动。由于柔性齿轮的齿根滑动与硬齿轮的齿根滑动存在差异,柔齿和硬齿之间的相对滑动会产生摩擦力矩,并通过硬齿轮传递到输出轴上,从而减小了输入轴的转动速度,同时增加了输出轴的扭矩。

谐波减速器和RV减速器的区别

  1. 结构形式:谐波减速器采用柔性齿轮和硬性齿轮的组合,通过柔性齿轮的弯曲和滑动产生减速效果。而RV减速器则是一种行星齿轮减速器,通过行星轮和太阳轮的相互啮合实现减速。
  2. 动力传递方式:谐波减速器的动力传递方式是通过柔性齿轮与硬性齿轮的摩擦力矩传递,因此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而RV减速器的动力传递方式是通过行星轮和太阳轮的啮合传递,通常会有传动损耗。
  3. 精度和扭矩:谐波减速器具有高精度、大扭矩的特点,可以实现很高的减速比,并且输出轴的扭矩相对于输入轴较大。而RV减速器的减速比和扭矩都相对较小。
  4. 体积和重量:谐波减速器相对于其输出扭矩而言具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特别适用于有限的安装空间。而RV减速器相对较大且重量较重。
  5. 自锁性能:谐波减速器具有较好的自锁性能,即当外力作用于输出轴时,输入轴很难由输出轴逆转。而RV减速器的自锁性能较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