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知声出席2024 AI科技峰会

描述

2024年1月16日,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指导,由光锥智能、Scale Partners 势乘资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中关村会展与服务产业联盟主办的 2024 AI科技峰会在京举行。

本次峰会以“更智能的世界”为主题,汇聚科技公司创始人、产业高管、行业资深投资人、产业高管等,总结分享这一年来的里程碑与行业变量,梳理科技落地产业的发展,共同探讨未来科技与产业加速融合的新思路。作为人工智能企业代表,云知声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李霄寒出席活动。

分享真知灼见,共话国产大模型

过去一年,中国大模型历经日夜星驰,如今来到了大规模在行业落地的奇点。在中国速度之下,围绕大模型的开发、应用、行业Know-how上究竟经历了哪些阶段?

在“国产大模型的365天”圆桌对话现场,李霄寒与各行业大咖一道,从技术一线、投资和行业融合等不同角度,展开一场大模型从前沿发展到行业落地的思想碰撞。

李霄寒指出,2023年,国产大模型发展主要沿着两条主线进行:一是大模型技术边界的不断探索,二是大模型应用的不断落地。

针对通用大模型与行业大模型的竞争问题,李霄寒认为,从技术角度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通用大模型与行业大模型的差别可能会越来越小。比起技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具体的用户需求。

回溯人工智能过去二三十年的发展,李霄寒表示,当前AI的使用门槛越来越低,曾经那些复杂的产品开发逻辑、过程步骤正逐渐消失,这对各个公司、各个生态位都有很大影响。

他指出,目前,以大模型为核心的AIGC应用场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决策型,另一类是效率型。决策型应用可能面临幻觉问题,在落地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试错成本;效率型应用落地过程短,在价值的体现上更直观。

关于未来大模型的落地场景和方向上,李霄寒提出了三个准则:一是搞清楚大模型究竟是效率工具还是决策工具,效率工具落地更快;二是场景要足够大,场景越大收益越大;三是落地途径要足够短,有什么技术就去做什么场景,不能因为喜欢而去做一个不擅长的场景。

聚焦大模型创新应用,云知声展开多领域探索

当前,各方对大模型的技术热情,正逐步转变为对商业化落地的冷静思考。提升产业效率、拓展产业边界,已成为大模型更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大模型浪潮下,云知声落地实际场景的探索方向始终未变。目前,云知声山海大模型已在智慧医疗、智慧政务、智慧车载、智慧轨交等场景成功落地应用——

在智慧医疗领域,云知声基于山海大模型打造的门诊病历生成系统已落地北京友谊医院,有效提升了病历撰写效率与质量;

在智慧政务领域,云知声携手深圳市龙华数据有限公司,以山海大模型为底座,率先开发出深圳首个政务大模型“龙知政”,全场景赋能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在智慧车载领域,睿蓝汽车在山海大模型的赋能下,打造睿蓝AI大模型,能够深度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带来全车全场景的情感化智能交互体验;

在智慧轨交场景,云知声山海大模型“入驻”南宁火车东站,打造更具人性化的智能客服,助力实现换乘节点无缝高效换乘,为乘客带来更快捷、更便利的出行体验……

从IT基础设施,到千行百业,都值得用大模型去重构一遍。我们期待,随着云知声山海大模型的不断演进和场景边界的持续探索,“山海之力”能够落地更多场景,让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碰撞出更多火花。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