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被动元器件高峰论坛成功召开!行业大咖齐聚,探讨国产替代和市场走向

物联网

767人已加入

描述

2023年市场的低迷,覆盖到电子行业的方方面面。在过去一整年时间中,产业链上下游都在通过各种手段去降低库存水位,被动器件价格甚至已经“跌穿”。但无论如何,市场是永远具备周期性的,在电子行业寒冬中,市场春天何时才能到来?2024年被动器件市场走势将会如何?国产替代能带来哪些价值?
MLCC
1月19日,由明利威科技主办的2024中国被动元器件高峰论坛在深圳成功召开。本次论坛口号为“国光已现,何惧远航”,论坛邀请到三环集团、奇力新集团、晶导微电子等原厂专家和领导带来了精彩分享,令广大客户和相关从业者了解国产被动器件厂商目前的产品实力,并共同探讨国产替代以及电子元器件市场未来方向。
 
国内MLCC市场本土供应商占比仅5%,国产替代仍需高端突破
 
潮州三环事业部副总经理孙鹏在这次论坛上带来了MLCC产品本地化供应趋势以及高容MLCC发展瓶颈的分享。MLCC市场在近六年时间中经历了跌宕起伏,在疫情爆发的2020年,MLCC市场达到了一个低谷,市场规模不到900亿元人民币。但从2021年开始,MLCC市场迎来了明显的反弹,特别是2023年迎来了高速增长,这得益于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应用的用量提升。
MLCC
在全球千亿元规模的MLCC市场中,中国市场就已经占据50%,实际上国内MLCC需求量非常大。但目前国内的MLCC主要来源于进口,真正中国的中国制造仅仅占到5%,这也是国产替代的机会所在。孙鹏表示,MLCC高端产品的生产对于工艺、设备要求非常高,而国内在这方面产品上较为落后,突破这种高端产品对整个本土MLCC市场都是非常关键的。
 
孙鹏从多层MLCC以及原材料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国内高端产品的制造的挑战和瓶颈,比如目前国际上领先的村田已经可以做到1600层MLCC,而韩系产品目前的量产水平在1200层左右,但国内目前的加工能力只是接近1000层的水平。不过,近年来国内MLCC制造,包括设备开发等,进度非常迅速,并取得了整体突破。
 
据介绍,目前三环在高端MLCC产品线上已经有多款产品量产,而未来三环的MLCC产品将会继续往高压、高容、高可靠性、高频化这几个方向发展。
 
IDM模式优势凸显,2024半导体市场将恢复至80%
 
晶导微从2013年成立,经过10年发展,收入从0发展到13亿,从起跑线到行业前三,作为一家新兴企业,晶导微是如何从市场“小白”迅速跻身行业前列?晶导微集团高管在本次论坛上,分享了公司发展的秘诀以及对国产半导体产业发展方向的看法。
MLCC
晶导微首先分享了去年公司的业绩情况,整体营收来看,公司增长约10%,但销售数量增长了约40%,这意味着去年市场整体价格下跌较为明显。但在2023年下半年,行情下跌的趋势得到很大缓解,在第四季度公司的订单量和需求量都明显得到了回升。
 
晶导微产品覆盖二极管、集成电路、小信号、功率器件等领域,并且选择了IDM垂直整合制造的模式,彭杰认为,这对于一个中小企业而言很重要。首先是可以自己设计差异化的封装,另外晶导微的芯片,尤其是二极管几乎都是自己设计的,包括封装、框架都是自己设计制造。
 
同时,得益于IDM路线,晶导微推出了多种类型的方案,能够将电源IC、二极管、MOS等在封装的层面上集成。这样集成的好处包括降低成本、设备小型化,以及在缺货的时期便于客户做供应链管理。
 
对于2024年的市场行情,晶导微从库存状况的角度出发,认为总体需求预计会比2023年更好。而作为供应链或代理商,在2024年可以通过换新品牌和渠道进行降本,同时规模化和差异化的方案将会是行业的生存之道。
 
2024年电感行业五大应用增长方向
 
奇力新在2021年被被动器件巨头国巨集团并购,并在2022年将奇力新与普思集团合并,整合为集团磁性元件事业群。奇力新和普思合并后,产品线主要包括电感、客制化器件、有限通信、无线通信四大类。
MLCC
据国巨磁性元件事业群顾问、奇力新集团项目负责人顾文涛介绍,2023年全球电感市场中,奇力新占有11%的市场份额,与顺络、胜美达并列第四。奇力新的特点在于全面且拥有核心技术,其中最核心的技术在于成型技术和粉末的配方,包括一体成型、绕线、叠层、薄膜的电感都能够全面提供,其产业链实现了垂直整合。
 
在对功率电感产品分类及应用产品进行介绍,并详细讨论了不同品类的特点和优势后,对于2024年电感行业的市场增长点,顾文涛认为主要有五大方向,包括MR终端设备、新能源汽车、PD3.1快充迭代、液冷散热设备和AI计算。
MLCC
在论坛最后,潮州三环事业部副总经理孙鹏、晶导微高管、国巨磁性元件事业群顾问/奇力新集团项目负责人顾文涛以及主办方明利威科技总经理钟源辉共同讨论与解答了观众的问题,包括客户选择品牌考虑的方面、MLCC价格倒挂后代理商的应对策略,以及行情低迷下企业如何生存发展等议题。
 
MLCC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产元器件已经用实力摆脱“低价低质”的标签,国产供应链所带来的早已不仅仅是低价,同时还有媲美海外老牌玩家的品质。与此同时,国产元器件还承载着供应链安全的意义。正如钟源辉在会上所说:“我们推进国产替代,不仅仅是为了降本,我们还要肩负整个国家的利益和责任。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个不仅是我们,也是我们所有的研发工程必须要做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