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正在将其重心倾向Chiplet小芯片

描述

近日,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指出公司正按计划在四年内完成五个节点,最终将在 2025 年达到顶峰,包括 Intel 7、Intel 4、Intel 3、Intel 20A 和 Intel 18A 工艺。英特尔表示,这有助于其通过同时销售多代芯片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满足定制产品的需求。

据悉,Pat Gelsinger在接受 HPCwire 采访时表示:定制芯片将在 2025 年之后成为潮流,服务器和 PC芯片的定时发布届时可能就会变得不那么重要。

“当你转向小芯片时,你就不再需要制作那么大的晶圆,而是有更多的选择。实际上,当我们进入 18A,完成我们四年五个节点的目标时,我们几乎是同时停止客户端和服务器部件的生产。这是我们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

看得出来,英特尔正在将其重心倾向于新兴集成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以及 Chiplet 小芯片等领域。

基辛格认为,Chiplet 技术将模糊服务器产品和客户端产品之间的界限,而芯片制造将是“根据客户需求将正确的部件拼凑在一起”的问题,从而使英特尔能够为某一垂直行业快速生产定制芯片。基辛格表示,如果能够定制并将各种小芯片都置于同一封装中,创新就会变得更快。“我们着眼于 Core Ultra 封装 —— 我们正在 Foveros 封装方面进行创新 —— 我们会在下一代服务器产品中使用这种小芯片架构,有很多方法可以模糊我们许多设计之间的界限。”

他还举了一些例子,例如“拼凑 AI 或电信加速器芯片”,可以在其中加入安全芯片和其他特定功能芯片,而无需从头开发一款单一的大型芯片。

“一些 AI 工具确实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快。所有这些都将在我们将第一块硅片送入晶圆厂之前得到正式验证”,基辛格说道。

据了解,芯粒英文是Chiplet,是指预先制造好、具有特定功能、可组合集成的晶片(Die),Chiplet也有翻译为“小芯片”,中科院计算所韩银和等2020年时建议将Chiplet翻译为“芯粒” 。Chiplet(直译为小芯片是一类满足特定功能的die,我们称它为模块芯片。Chiplet模式是通过die-to-die内部互联技术将多个模块芯片与底层基础芯片封装在一起,构成多功能的异构System in Packages(SiPs)芯片的模式。理论上讲,这种技术是一种短周期、低成本的集成第三方芯片(例如I/O、存储芯片、NPU等)的技术。

2010年,蒋尚义先生提出通过半导体公司连接两颗芯片的方法,区别于传统封装,定义为先进封装 。2015年Marvell创始人之一周秀文(Sehat Sutardja)博士曾提出Mochi(Modular Chip,模块化芯片)架构的概念,这是芯粒早期雏形。AMD率先将芯粒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商业产品。2019年,国内华为等公司也在产品中使用芯粒技术。2022年基金委双清论坛上,孙凝晖院士、刘明院士、蒋尚义先生等讨论提出了“集成芯片”概念,也是对芯粒集成芯片的概括和定义 。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