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

机器人

533人已加入

描述

复盘人形机器人发展:从技术验证期到商业试水期,特斯拉引领 商业化探索

由技术验证期向商业试水期过渡,产业化呈现冰火两重天

人形机器人诞生已有30 余年,由技术验证期向初步商业化过渡,产品行动能力随技术突 破不断提高。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3-2000 年)技术 起步期:以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团队仿人机器人为代表的早期发展阶段,机器人实现双足 行走,但动作缓慢;第二阶段(2001-2015 年)技术突破期:以本田仿人机器人 ASIMO 为代表的系统高度集成发展阶段,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大幅突破,具有初步的行动能力, 期间 NAO 机器人实现在高校教育场景的商业化落地;第三阶段(2016 年至今)产业化尝 试期:以波士顿动力 Atlas 为代表的高动态运动发展阶段,机器人技术具备一定基础,能 完成“跑酷”等动作,并开启探索人机交互、运输等落地场景。

2023 年特斯拉已从概念进化到可完成复杂动作的实体,或引领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从 2021 年 8 月到 2023 年 5 月不到两年时间,Optimus 实现了从概念提出到原型机落地,产 品已从需要人搀扶且无法工作,发展到可以灵活行走、抓取物体、腿部末端关节落地的同 时不打碎鸡蛋,力矩控制能力和与人协作的安全性大幅提高,特斯拉从行业新进入者快速 成长为行业产品翘楚。同时特斯拉机器人移植了汽车国产供应链的经验,为产业量产提供 了新思路,我们看好特斯拉引领行业进入下一发展新阶段。

市场参与者以科技公司为主,技术有初步基础但方案尚未统一,商业化呈现冰火两重天状 态。自 21 世纪初本田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 AISMO 起,全球多家科技公司和高校均开始人 形机器人的研发。从全球产品来看,各方落地场景和技术路径的差异较大,商业化方差也 较大,目前商业化推进较快的有特斯拉 Optimus、优必选 Walker 等,成功实现商业化的 产品有软银用于儿童教学的 NAO、波士顿动力用于搬运和拍摄的 Spot、1X Technologies 用于夜间巡逻的 EVE 机器人,而行业部分“元老级”产品如本田 ASIMO 和软银 Pepper 等已停售。经梳理,我们发现产品商业化的成功和失败有一定共性:商业化失败的产品具有以下共性:(1)产品行动能力较差或实用性较差,停留在展览的 “橱窗”阶段,并未找到合适的商业化场景,如软银的 Pepper,其售价与另一款机器人 产品 NAO 相近,但 Pepper 硬件条件弱且可靠性较差,仅用于展览,商用化失败,而面向 教育场景的 NAO 成功实现商业化;(2)成本居高不下。本田原意希望 ASIMO 在老年人照 顾场景实现商业化,但其造价高达 300-400 万美元,ASIMO 终在 2022 年 3 月退役。

机器人自由度与量产成本为正相关关系,商业化进展较快机器人的共性在于,面向垂直化 场景且匹配了相应的自由度,成本适中能为市场接受。如 EVE 机器人专门用于安防和夜 间巡逻,其腿部为双轮结构,虽无法跨越障碍,但可满足夜间巡逻的基本需求,售价仅 32 万元。而特斯拉 Optimus 则依托汽车产业链优势平衡了机器人自由度与量产成本的矛盾, 能完成行走、上下落体、拿物体等商业化目标明确的动作,而量产后价格仅 2 万美元(目 标),是能完成行走、搬运物体同类机器人产品价格的 1/10。

从主流的人形机器人厂商的具体产品方案来看,除了波士顿动力 Atlas 以液压驱动方案为 主,在 80kg 的体重下实现了 5km/h 以上的行驶速度,其他厂商大多采用伺服电机+谐波减 速器或旋转电机的方案,体重在 50-70kg 左右,行驶速度在 3km/h 左右:

(1)波士顿动力的 Atlas:以液压驱动实现高阶运动性能,对应是高昂的制造成本难以商 业化,目前在实验室阶段:(a)驱动:采用液压驱动方案,并用定制电池+阀门+液压动力 单元为全身 28 个自由度提供高功率,以完成高负载且更灵活的动作。(b)运控:从行为 库中自主选择执行动作,执行中通过模型预测控制器 MPC 调整细节,目前能自主规划路 径。(c)感知:由“激光雷达+立体传感器”方案转向“RGB 摄像头+ToF 传感器”方案 来构建 3D 地图。(d)不足:液压系统的制造成本较高,Atlas 落地成本高达 200 万美元, 高昂成本制约商业化落地。

(2)Engineered Arts 的 Ameca: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逼近真人,人机交互表现出色, 但实际商业用途不突出。Ameca 立足在人机交互,能实现逼真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接 入 GPT3/3.5/4 后进一步优化了人机交互效果。Ameca 的底层系统使用机器人操作系统 Tritium 和工程艺术系统 Mesmer,前者负责机械结构的联动,后者负责提供丰富的面部表 情和肢体动作,其定价在 13 万美元左右,缺点在于无法行走,只面向娱乐和表演场景。

(3)Agility Robotics 的 Digit:没有头部,主要用于物流和执法部门,价格昂贵,商业 化规模小。Digit 拥有 16 个自由度,可实现膝盖关节向后弯曲且支持大多软件 API 用于用 户开发,有更高的机器平衡性和更灵活的应用场景。该项目由亚马逊参投,主要用于物流 仓库的配送场景以及军事部门的非武器场景,20 年已向福特交付 2 台,21 年出货 40-60 万台,售价 25 万美元。

(4)优必选的 Walker:主攻娱乐场景的国产机器人。(a)运动控制:采用纯电机驱动方 案(旋转电机、伺服电机+谐波减速器),或采用 1200kg·cm 关节的高性能伺服驱动器, (b)环境感知:U-SLAM 视觉导航+手部力矩传感器+膝盖高精惯导+脐部超声波传感器, (c)能实现多模态的情感交互,娱乐性能突出,搭配高性能伺服驱动器后可完成较多高 爆发性和精细化的工作,售价 60 万美元。

(5)宇树科技的 Unitree H1:国内第一款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a)运动控制:H1 人形机器人拥有 19 个自由度(10*腿部+1*腰部+8*手部),腿部使用了宇树自研的大扭 矩高功率 M107 关节电机、搭配中空轴线和双编码器,峰值扭矩达 360N·m,运动灵活 性、速度、续航、负载能力都有显著提升,(b)环境感知:配备 3D 激光雷达和一个深度 摄像头实现了 360°全景深度感知,(c)应用:H1 人形机器人身高 180cm,体重 47kg, 运动速度可达 5.4km/h(1.5m/s),售价或低于 9 万美元。

(6)小米的 Cyberone:实现人类情绪和三维空间的感知,打造高效人机交互。(a)运 动控制:身高 177cm,体重 52kg,运动速度 3.6km/h,拥有自由度 21 个,采用全机械关 节模组,上肢关节采用了额定输出扭矩达 30N·m 的高效电机,髋关节采用了瞬时峰值扭 矩达 300N·m 的电机,配合自研的人形双足控制算法,行走姿态更加平稳。(b)感知模 块:装载了 Mi-Sense 深度视觉模块,搭配 AI 算法,具备了感知 3D 空间并识别个体、手 势和表情的能力。(c)应用:Cyberone 实现了人机交互、情绪感知及三维空间的感知, 定价在 60-70 万元,暂未量产,其搭载了 MiAI 环境语义识别引擎和 MiAI 语音情感识别引 擎,可识别 85 种环境声音和 45 类人类情感,同时其面部的曲面 OLED 模块可以显示实时 交互信息。

(7)智元机器人的远征 A1:采用上下肢分体模块化设计,获比亚迪参股。(a)运动控制:身高 175cm,体重 55kg,单臂 5kg 负重,步速 7km/h,核心关节电机使用了准直驱关节 方案,准直驱驱动采用了径向磁通、低齿槽设计的外转子电机、10 速比以内、高力矩透明 度的行星传动减速器、共轭同轴的双编码器,扭矩超 350N·m,实现了 49 个自由度。灵 巧手具有 12 个主动自由度和 5 个被动自由度,可实现末端工具灵活更换。(b)感知模块:A1 搭载了智元自研的机器人运行时中间件系统 AgiROS 和语言任务模型 WorkGPT,实现 了复杂的语义多级推理能力,同时利用智元的具身智脑 EI-Brain 架构,具备了任务执行过 程中不断自我学习强化的能力。(c)应用:A1 或将产业化路径或为工业智造→家庭→科 研,其上下肢分体模块化设计有望拓展更多商业化场景,23 年 8 月智元新增比亚迪、蓝驰 创投、沃赋创投等多名股东,其中比亚迪认缴出资额约 191.5 万元,股权比例为 3.76%。

(8)傅利叶机器人的 GR-1:主打康复机器人,初步具有双足行走能力。GR-1 身高 1.65 米,体重 55 公斤,运动速度 5KM/h,全身自由度 40 个,采用了电驱方案和 40 个自研 FSA 高性能一体化执行器,其中一体化执行器集成了电机、驱动、减速器、编码器,最大 关节模组峰值扭矩可达 300N·m,同时在传动系统上运用连杆方式,拥有强大且灵活的 运动性能。目前 GR-1 应用在科研教育、AI 具身智能本体、安防巡检等场景。

发展底层逻辑:运动能力逼近人类为落地前提,成本合适且场景垂直为商 业化前提

纵观机器人产品迭代历程,我们认为产业遵循着“实现一定自由度→自由度提高→作业时 间长”的迭代路径,即从“能运动→运动表现好→运动时间长”,而卓越的产品力仅反映 机器人的自由度向人类靠拢,不意味着成功的产业化,我们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为“供给 决定需求”市场,商业化场景的拓宽依赖着市场玩家的供给能力边界,其中软件能力直接 影响机器人运控性能,或为产品力天花板的决定要素,而量产成本为市场接受的硬件方案 或为机器人成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锁定可行商业化场景的关键。综上我们认为人形机器 人产业化的底层逻辑可总结为:锁定深度/广度场景→匹配并提高自由度→量产成本能为市 场接受。

产品力:软件端能力决定产品力天花板,硬件端自由度保障类人运动功能的实现

软件端能力构成机器人的底层技术,决定产品力天花板的高低,硬件端类似大脑决策层的 执行机构,决定机器人类人运动能力的实现程度。人形机器人的设计思路为先动力学降维, 把人体结构简化成几十个自由度;再进行控制降维,通过运动控制算法、视觉感知算法、 语言模型等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行为,硬件上超配高精度关节,配合软件层的规划控制来实 现高性能运动能力;最后选择合适的电池、热管理、硬件损耗方案,来延长机器人的使用 时间。其中,我们认为机器人的底层技术在于软件能力的运控和感知算法以及语言模型, 类似人类的大脑区,而硬件端负责执行来自大脑决策层(软件端)的命令,是机器人实现 类人运动功能的保障。从技术进展上看,目前感知算法和语言模型发展较快,机器人产品 力下一步跃迁的关键或在于运控算法和关节能力。具体而言:

(1)“能动”:动力学降维。人体由约 630 块肌肉、230 个关节控制了 244 个自由度,而 人形机器人将人体结构简化为十几个部位以及几十个自由度,打造具有高自由度和强非线 性的动力学系统,不断逼近人类的运动能力,即进行动力学降维。一般而言自由度的数量 与机器人工作能力以及成本为正相关,目前能实现一定运动功能的机器人的自由度在 30- 60 个之间,对应价格也较高。以特斯拉 Optimus 为例,其实现了 28 个自由度,上半身为 肩部 6 个自由度+肘部 4 个自由度+腕部 2 个自由度+腰部 2 个自由度,下半身为髋关节 2 个自由度+大腿 2 个自由度+膝关节 2 个自由度+小腿 2 个自由度+踝部 2 个自由度,手部 一共 11 个自由度。

机器人

(2)“动得好”:控制降维。在解决能实现运动的基础上,机器人需进行人体运动的控制 降维,向人类的运动性能趋近,人形机器人一般以采取硬件超配(搭载精密的关节和执行 器)+软件集结(包括采用运控算法、视觉感知算法、语言模型等,目前 AI 技术引入了仿 真模拟方案来优化控制能力)的方案实现运动控制。我们认为该环节是各厂商的重点发力 点,软件端能力决定机器人的产品力天花板,而硬件对软件的匹配和响应程度决定产品的 落地程度。硬件一般的运控流程是:CPU 向控制器发送指令→控制器进行运动规划&向驱 动器发送信号→驱动器把控制信号发送给电机→执行电机完成相应指令,其中控制器需保 障算法输出输入的同步性,自身嵌入的控制算法也需缩短延迟。目前感知算法和语言模型 已取得一定技术突破,而手部和下肢的控制算法仍有进步空间。

(3)“动得时间长”:减少损耗、延长寿命。影响机器人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为热 管理和电池系统,主要系机器人关节模块集成了大量组件,正常作业中关节外壳内存在的 传动系统、电机绕组、制动线圈等热源会提高零件损耗、降低使用寿命,如谐波减速器发 热的总功率损耗高达 30%。同时,当前人形机器人的可运动时间在 2 小时左右,且一般将 电池内置,电池系统需要在有限空间和重量限制下使动力续航最大化。但考虑到当前产业 处于商业试水期,我们认为当前提高机器人运动能力的优先级更高。

商业化:场景深度广度决定商业化概率,突破深度为扩大广度的前提

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的终局是自由度趋近人类,但高自由度对应高制造成本,在当前产业 初级发展阶段,厂家实现商业化需平衡场景广度(商业化空间)以及场景深度(商业化难 度,包括产品力和量产成本),同时我们认为机器人突破场景深度是扩大场景广度的前提, 机器人或将先锁定垂直化应用场景,不断提高技术力和降低量产成本,进而覆盖更更广泛 的场景来扩大市场。按照场景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将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划分为四个象限:(a)商业空间大+ 商业化难度低:以扫地机器人等生活服务机器人为代表,产品力天花板低于人形机器人, 目前已实现商业化;(b)商业空间小+商业化难度低:如人机交互、教育、展览送宾、商 场导购等机器人;(c)商业空间大+商业化难度高:如物流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协作, 看护照料等机器人;(d)商业空间小+商业化难度较高:一般为特种需求机器人,如核设 施维护、消防救援等。我们认为当前较有发展潜力、有望加快商业化的为广度和深度均较 大的场景,如物流运输、工厂协作、安保服务等,有望在供给端和技术端齐发力下,实现 量产突破。

通用场景商业化桎梏在于软硬耦合导致产品迭代慢+硬件超配导致量产成本高

我们以波士顿动力 Atlas 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来看,其实际迭代速度较慢,2017-2020 年 三年内先完成了稳定快速翻越障碍物、空中转体、后空翻等动作,再通过模型预测控制器 技术平滑动作交接,后才引入了算法实现自主导航。Atlas 采用液压驱动方案和高集成度 高精度的液压执行器,开发成本高昂,且缺乏切实的商业化场景,因此长期处于实验室阶 段。我们认为 Atlas 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难的缩影,表象是运控能力不达标以及下游缺乏 大规模应用场景,实质在于:

(1)软硬能力均存在短板,软硬耦合导致产品性能迭代慢:技术能力上,机器人的软件 技术鲁棒性较差,且在动力学和控制学降维下往往采取硬件超配策略,而高精度硬件更易 损坏。在软硬件皆存在短板情况、人形机器人尚处于初步智能、运动控制能力不达标下, 人形机器人开发工程需要不断地调试,而传统的软硬件耦合形式大大拖慢了整体开发进度, 导致产品性能迭代较慢。

(2)硬件超配导致量产成本居高不下。人形机器人的动力学降维和控制降维驱动产品超 配硬件以强化运控能力,高精尖且易耗损的硬件导致量产成本高居不下。工业机器人中, 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构成 61%的硬件成本,而人形机器人在执行器外又增加了外部传 感器和其他系统集成,硬件成本总额再上台阶,制约了量产。如 ASIMO 和 Atlas 此类较大 型的机器人单台成本分别为 250/200 万美元;较小型的产品如 NAO,量产成本在 1 万美 元以内,但实现的能力有限。

机器人

遵循第一性原理:软硬件解耦+国产供应链降本+场景深挖,或 为商业化有效路径

技术模式:参考固化硬件预埋+软件 OTA 的自动驾驶模式,机器人或采取 软硬解耦方案

硬件定义机器人下,机器人功能的实现=N*软硬件解决方案;软件定义机器人下,机器人 或为 N*硬件预埋+软件升级的开发模式。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技术方案的演进路线与智 能驾驶有异曲同工之处,机器人与智能车的智能功能实现均遵从感知→规划→运动的路径, 智能驾驶在软件定义汽车与软硬解耦上的产业经验有望从四个轮子的汽车向两个轮子的机 器人移植。从智能汽车的产业化经验来看,软硬件耦合导致主机厂无法单独升级硬件或软 件,任何功能的迭代和变更都需要和硬件协调开发,动力性能的升级较为缓慢。而软硬解 耦+软件定义机器人下,机器人可采取硬件先行,利用 AI、大模型、仿真技术等协调算法 优化和硬件运动能力匹配,从而加速动力性能升级。同时,采用固化、标准化的硬件也利 于通用机器人的落地。往后看人形机器人技术模式或从“N*软硬件耦合方案”向“N*固化 硬件+软件升级”发展。

降本路径:特斯拉或用新工艺+汽车国产供应链降本,其他厂商或用 AI+再 造产业链缩短回报期

核心软件自研+运控模块硬件外购或为机器人主要生产模式。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可分为 电池系统、执行机构、传感器、智能 AI 系统以及其他结构单元,涉及技术可简单分为算法 AI 等软件类和运控模块等硬件类,我们认为,软件能力为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核心,其包括 视觉算法、NLP、运动规划算法等,主机厂或以自研为主;而运控模块中涉及机械传动技 术、高性能伺服系统技术等硬件设计技术,重要性相对软件偏弱,主机厂或以外购为主。关节硬件价值量较高,或催生强降本需求。从硬件价值量来看,关节执行部位(减速器+ 控制器+伺服系统)占硬件总成本的 49%,以特斯拉 Optimus 的未量产硬件方案为例,我 们预估早期未量产阶段的关节总成本约 33 万元,旋转关节/线性关节/手指关节在关节的成 本占比为 37%/51%/12%,从单机价值量看,电机环节(单机总价 6 万元+)>传感器(单 机总价 5.6 万元,六维力矩传感器的价格上万元)>减速器(单机 2.1 万元)>丝杠(滚珠 丝杠单机 1.7 万元,而行星滚柱丝杠单机价格高达 4.2 万元)>谐波减速器(1.7 万元/个机 器人)>空心杯电机(单机 6000 元)>各类轴承(单机均价在小几千的产品)。我们认为, 关节部位的单机价值量较高,主机厂在谋求量产加速下,对高价值量的硬件或有更大的降 本诉求。

特斯拉或以复用汽车供应链+高性价比国产供应链+规模效应来降本,实现 2 万美元售价的 终局目标。据我们上文测算,特斯拉机器人关节的硬件成本近 33 万元,距离实现 2 万美 元的售价有约 58%的降本空间。我们认为特斯拉实现降本的关键在于复用汽车供应链以及 高性价比国产供应链,或先实现部分高价值量零部件的降本,再通过产品上量释放规模效 应,进一步降低综合制造成本。关节环节占硬件总成本的 49%,单机价值量较高,我们认 为其可能是较早降本的环节,经我们测算,BOM 终局看,关节环节或有 84%的降本空间:(1)旋转关节:核心部件的无框力矩电机+谐波减速器+力矩传感器预估构成 57%的成本, 往 BOM 的终局展望,我们预估单机价格分别存在 50%/25%/100%的降价空间,旋转关节 单机价格存在 64%的降价空间。(2)线性关节:核心部件电机+行星滚柱丝杠+滚珠丝杆构成线性关节 60%的成本,往 BOM 的终局展望,我们预估单机价格分别存在 50%/150%/200%的降价空间,线性关节单 机价格有 95%的降价空间。(3)手指关节:由微型线性执行器构成,目前空心杯电机、涡轮等部件处于量产前期, 量产后单机价格有望实现 67%的降价,整体单机价格有 88%的降价空间。

机器人

特斯拉实现了软件-硬件-场景的闭环,有望率先落地商业化

根据前文分析,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核心桎梏在于成本,而特斯拉的 FSD 产业 资源优势大概率会为 Optimus 商业化赋能:人形机器人与 FSD 在数据调度、数据处理、 算法模型等关键能力上具有较高共用性,如 Optimus 的硬件生产可共享特斯拉汽车的供应 链;Optimus 软件架构中可应用 FSD 的感知算法、规划控制模型(机器人的规控场景更复 杂),同时机器人涉及室内环境建模,可借鉴 FSD 的 3D 地图构建经验,综上我们认为 FSD 可迁移的成熟的软硬件能力或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1)车端算法迁移:Optimus 搭载特斯拉自研芯片(单芯片算力可达 362TFLOPs),也 共享特斯拉汽车自动驾驶软件平台,我们看好特斯拉自身的自动驾驶技术赋能机器人的机 器视觉算法、FSD 和 Dojo 的数据积累和训练模型加快机器人功能优化,从而实现降本增 效。具体而言,算法上,2022 年 AP 团队在原感知算法模型加入了占用网络 Occupancy Network 和矢量地图 Lane Network,进一步提升了感知模型的精度和对 Corner Case 的 覆盖度,Optimus 将会使用和 FSD 同样的 Occupancy Network 来识别可行动区域,或能 生成效果更好的 3D 地图,以弥补特斯拉未使用高精地图和雷达在长尾问题的感知不足。基础设施上,Dojo 超算中心为 FSD 大数据训练的关键,具有高稳定、高并行算力的特征, 可提供更高效的数据标注和算法迭代,有望加强机器人的算法优势。(2)供应链迁移:人形机器人由于硬件超配且关节数目多,量产成本较高,但机器人供 应链与电车供应链有较大重合度,如人形机器人能共用汽车的芯片、电池等,并能够对电 机电器、热管理等做适应性更改再使用。我们看好 Optimus 与 FSD 供应链接轨、共享特 斯拉国产供应链优势,实现规模化降低成本。

技术路线尚未确定:软件决定产品力上限,硬件方案百花齐放

以特斯拉 Optimus 为例,人形机器人技术方案包括软件层和硬件层,后者可分为控制模 块、感知模块、运动模块、动力模块、散热总装模块。我们认为软件能力决定机器人产品 力的上限,硬件能力决定机器人的落地程度。目前 ChatGPT 预训练语言模型、PaLM-E 模型等 AI 技术和大模型的发展助力机器人向具身智能逼近,硬件技术方案实际类似搭积木 的过程,核心在于主机厂对成本和性能的权衡。其中控制模块类似人类的“大脑”;感知 模块上特斯拉的纯视觉路线和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路线为机器人厂商明晰了技术路线,终极 方案的落地或取决于视觉 AI 技术的发展进度以及激光雷达的降本曲线斜率;动力模块和散 热总装模块的技术路径参考汽车产业经验的可能性较大。技术变数较大的环节为运动模块,具体包括线性关节的丝杠、下肢旋转关节的减速器和连 杆等。运动模块包括驱动/执行装置和传动装置,特斯拉 Optimus 将运动模块和部分感知 模块整合为一体化关节,共 40 个执行器,实现了 57 个自由度(身体应用了旋转关节 14 个执行器+线性关节 14 个执行器,双手应用了 12 个执行器)。

软件能力革新助力产业跨越技术痛点,2023 年或为人形机器人的当打之年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已初步突破了软件领域的部分技术桎梏,2023 年或 为产业化的当打之年:AI、大模型深度赋能机器人感知层和规划层,助力机器人更贴近具身智能。以微软 ChatGPT 预训练语言模型、谷歌 PaLM-E 模型、英伟达多模态具身智能系统 NVIDIA VIMA 为代表的 AI 技术突破,进一步助力机器人突破产品力上限,具体而言:22 年 11 月 Open AI 发布 ChatGPT,并计划赋能机器人的零次任务规划、人机交互、视觉辅助、逻辑 判断功能,实现用语言文字控制机器人;23 年 3 月谷歌 PaLM-E 模型推出,融合了 ViT Vision Transformer 的 220 亿参数和 PaLM 的 5400 亿参数能力,集成了可控制机器人视 觉和语言的能力;23 年 5 月英伟达发布多模态具身智能系统 NVIDIA VIMA,标志 AI 能力 的又一显著进步,有望显著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人机交互能力、自编译能力。

硬件方案百花齐放,特斯拉方案讨论较多的环节在于关节

运动模块的关节能力或决定机器人的产业化程度。具有高阶运动能力的机器人需要硬件层 的关节和软件层的动作轨迹规划实现高度匹配,当前 AI 算法技术突破带动运动规划层发展, 对关节的运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当前技术方案较多,终局方案尚未落地,需要持续 跟踪最新情况。

特斯拉关节方案:运动模块和部分感知模块整合为一体化关节,结构紧凑且高效负载

以特斯拉机器人 Optimus 运动模块的技术方案为例,从其发布会来看,Optimus 将运动模 块和部分感知模块整合为一体,身体应用了旋转关节 14 个执行器+线性关节 14 个执行器, 手部应用了 12 个驱动器。我们根据其发布会,对现有关节的硬件方案猜测如下:(1)旋转关节(采用旋转式驱动器)=永磁无刷电机+谐波减速器+力矩传感器+位置传感 器+交叉滚子轴承+向心止推滚珠轴承+结构件。后续可能变化的零件为减速器,可能有增 量部件 IMU。(2)线性关节(采用线性驱动器)=永磁无刷电机+滚珠 or 行星滚柱丝杠+力矩传感器+ 位置传感器+深沟球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结构件。后续可能变化的零件为丝杠,力矩传 感器可能用六维力矩传感器,此外可能有增量部件 IMU。(3)灵巧手关节=空心杯电机+精密行星齿轮箱+位置传感器+力矩传感器。

减速器:学界提出高负载+低成本的行星减速器方案,业内创新性采用连杆方式替代行星 滚柱丝杠

减速器为动力源和执行机构的传动装置,依照负载和体积要求应用不同类型产品。减速器 为纯机加工零件,技术壁垒较高,人形机器人主要应用精密减速器,灵活度越高、关节越 多应用的减速器越多,同时不同部位的负载要求应用不同的产品:(a)手部、小臂等低负 载部分:谐波减速器,体积小且负载低,减速比决定输出力,手指或用直径 20mm,肘部 用 30-40mm,肩部用 50-60mm。特斯拉 Optimus 在旋转关节用谐波减速器。(b)髋部、 肩部等重负载部位:RV 减速器,体积大且负载重。(c)末端:部分末端对力的要求有限, 厂商可能使用行星减速器替代。

特斯拉当前关节方案在降本和运动性能上存在不足,或催生替代技术方案。其不足在于:(1)直线驱动、电机、力矩传感器、关节扭矩传感器等核心硬件的价值量占比较高,需 大幅降本才可实现售价 2 万美元的目标。(2)谐波减速器+力矩传感器的方案只能实现相 对缓慢和静止的运动,且易受到冲击,难以适应高性能的运动能力。(3)腿部和小腿所用 的行星滚柱丝杠的加工难度超预期。学界最新研究结果提供边际技术增量,或为产业提供新商业化思路。即近期 UCLA Zhu.Taoyuanmin 的博士论文 Design of a Highly Dynamic Humanoid Robot,提出机器人 的腿部应用气隙半径电机+普通行星减速机+四连杆方案,为业界提供了商业化方案的边际 增量。从方案设计来看,当前机器人关节方案可分为刚性/弹性/准直驱关节,采用“外转 子力矩电机+一级/二级行星减速器+力编码器”的准直驱关节方案,较其他方案相比,兼 具着性能和成本优势,具体而言:

1、刚性关节:力矩无框电机+高传动比减速器(多用谐波减速器、很少用摆线针轮)+力 传感器,可选刹车+力矩传感器(特斯拉的旋转关节包括了刹车和力矩传感器)。传统机器 人的执行器一般为高齿轮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力矩传感器,该方案的测量和控制力矩 灵敏度高且准确性强,但其限制在于:(1)具有高减速比,只能实现缓慢且相对静止的运 动,(2)性能较为脆弱且易受到冲击,(3)齿轮箱的高惯性和低效率导致其无法吸收机器 人落脚时的冲击载荷。

2、弹性关节:串联式是力矩无框电机+谐波减速器+弹性编码器;并联式是在刚性关节基 础上增加储能单元,形式比较多样。学界提出的其他方案有串联弹性执行器(即在齿轮箱 和载荷间放置一个弹性元件,即弹簧),该方案潜力较大,因弹簧可缓冲外部的冲击力。其次为本体执行机构(由高扭矩电机和高效低减速比齿轮箱构成),利用机器人电机的电 流测量控制力矩,但灵敏度较低。第三为采用液压驱动,但液压泵和阀门软管的系统复杂 性较高。实业界中,一般在机器人的下肢采用线性执行器,其中滚珠丝杠由于高效+易使 用+封装选项,在某些情况为首选方案。但同时我们发现,近期傅里叶机器人在传动系统 上运用了连杆系统,说明行星滚柱丝杠并非唯一解,后续技术方案仍需持续跟踪。

机器人

3、准直驱关节:外转子力矩电机+一级/二级行星减速器+力编码器,无力矩传感器,结构 比较简单,兼顾性能和成本优势。UCLA 论文提出在机器人下半身使用气隙电机+行星减 速器方案,行星减速器的低减速比设计可以将承载冲击力并将其传回电机,齿轮系不易因 冲击负载而受到损坏。根据实验结果,采用气隙电机+行星减速器方案为低减速比, 扭矩上升曲线表现更好,此外由于摩擦和反射惯性,传统的执行器很容易因冲击负载而损 坏,而低减速比设计可以承受冲击力并将其传递回电机,而不会损坏齿轮系。综上我们认 为气隙电机+行星减速器的重要优势为:可避免因冲击负载而损坏;难度不大容易上量;具备成本优势(行星减速器批产价约 200 元/个,目前谐波减速器未批产价约 1000 元/个)。

传感器:学界提出 IMU 新思路,完善机器人行走稳定性

IMU 为惯性测量单元,可优化机器人行走的稳定性和平衡性。IMU 由加速度计、陀螺仪、 磁力计构成,可以提供机器人的姿态、方向、位置、速度、加速度、旋转速度的信息,其 可以不依赖外部信息提供连续的导航数据以及高频和稳定的测量数据。对于需实现自主导 航的机器人,其必须实时构建自身的位置,IMU 可助力机器人实现即时定位和地图构建, 一般将 IMU 作为机器人 SLAM 方案和激光 SLAM 方案对导航系统的补充。目前 IMU 集成 了加速度计、陀螺仪、磁传感器等 MEMS 器件,实现了更小的体积和更低的成本。UCLA 论文提出在脚部传感器增加 6 轴 IMU 的方案。传统的脚部传感器使用六轴力矩传感 器来反馈机器人与抵免反作用力和接触状态,但六轴力传感器较为脆弱,无法承受脚部受 到的大冲击力,而增加 IMU 可以进一步增强对脚部的状态估计,助力提高着陆感测。

丝杠:行星滚柱丝杠对滚珠丝杠和液压驱动路线的替代加速

丝杠负责将关节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线性运动,构成线性驱动器 70%的成本。丝杠方案包括 滑动丝杠、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等,其中行星滚柱丝杠将滚珠丝杠的载荷传递元件变 为螺纹滚珠,能在恶劣工作环境下载重上千小时,承受静载是滚珠丝杠的 3 倍、寿命是滚 珠丝杠的 15 倍,成为有效替代方案,特斯拉 Optimus 的线性关节采用行星滚柱丝杠。而 反式滚柱丝杠实现了电机和丝杠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尺寸更小,主要用于中小负载、 高速行程的场景,在人形机器人的直线执行器上应用,凭借强性能和一体化结构有望加速 替代滚珠丝杠。

感知+交互+驱动+控制+热管理的技术路线比较清晰 

感知模块:多模态感知或为视觉感知主流,视觉 AI 技术助力摄像头方案加快应用

我们认为机器人大概率会外部使用嵌入自研算法的视觉传感器、内部使用编码器,变量在 于线性关节的六维力矩传感器方案,以及增量部件 IMU。经我们上文梳理,机器人关节环 节中,传感器单机价值量仅次于电机环节,单机总价 5.6 万元,六维力矩传感器的价格上 万元,而考虑到通用机器人或会标配视觉、听觉、力控传感器,以覆盖多数工作场景,传 感器也为机会重要的赛道。其可分为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包括外部和内部传感器)。

(1)软件:避障→识别→辅助精密执行,视觉感知技术经三代升级以辅助完成更精密执 行

当前视觉感知技术已实现三代升级,从最初满足机器人避障、基础物体识别的感知需求, 到更准确识别和测量物体,再到现阶段的结合多传感器实现避障、目标识别、路径规划等 功能,能够配合运动系统完成精密执行操作。

(2)外部传感器:激光雷达方案与摄像头方案或并存,终极方案落地取决于视觉感知 AI 技术进展

人形机器人的传感器可分为检测本身状态的内部传感器,以及检测环境状况的外部传感器, 实现类似人类的听觉、视觉、触觉、力觉等。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感知模块硬件路线或呈 现激光雷达与摄像头方案并存,终极方案花落谁家或取决于视觉感知 AI 技术进展:(1) 在当前视觉感知 AI 技术发展较快、机器视觉和 AI 第三方公司有望进入市场下,软件能力 的进步弥补了视觉 SLAM 的不足,进而提高了摄像头方案量产落地的可能性。(2)激光雷 达能助力高精地图构建和实现高阶环境感知,在自动驾驶领域中,激光雷达作为性能较高 的感知硬件弥补了视觉感知算法的不足,目前其已是扫地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优选感知 硬件,在人形机器人 Atlas 的早期版本和 Pepper 上均有配置。我们认为,激光雷达或成为 部分在 AI 技术积累不多、软件能力较差的厂商的首选方案。

机器人

(3)内部传感器:特斯拉创新性集成位置+力矩+力量等传感器于一体化关节中

力控传感器提供触觉,机器人一般在关节部位应用单轴力矩传感器,执行器末端用六维力 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的技术壁垒更高,可以感受六维的力和力矩),特斯拉在躯干的关 节配置了单轴力矩传感器,足部配置了六维力传感器;其他力控传感器有电流环力控,其 虽然无需有额外的传感设备,有较低的成本,但精度低响应慢,应用场景有限。位置传感 器(编码器)负责将伺服电机的运动参数反馈给伺服驱动器,可分为光电编码器和磁电编 码器,目前前者应用较多。

交互模块:ChatGPT 引领 NLP 技术突破,看好语音语义分析的核心交互模块优化

语音语义分析是人形机器人的核心交互模块,包括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两部分,完整的对 话交互需要语音识别(ASR)技术、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语音合成(TTS)技术。目前, OpenAl 发布的新模型 ChatGPT 是 NLP 技术的革命性进展,我们看好其未来助力人形机 器人的交互模块优化。目前人工智能公司 Levatas 已与波士顿动力合作,将 ChatGPT 和 谷歌语音合成技术接入 Spot 机器狗;机器人公司 Engineered Ats 制造的 Ameca 通过接入 GPT-3 从而实现了语言能力。

驱动装置:躯干用无框力矩电机+手部用无刷空心杯电机+电机驱动或为主流方案

运动模块构成主要的硬件成本,伺服系统为运动模块的核心。伺服系统=伺服电机+伺服驱 动器+编码器(编码器一般嵌入伺服电机中),其中伺服电机的壁垒在于小型化能力,伺服 驱动器的壁垒在于算法。一般伺服系统根据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而设计,具体而言,电机根 据电力系统的功率输出设计电流、驱动器根据关节所需要的力设计。

控制模块:特斯拉迁移 FSD 全栈自研能力优化控制器,其他厂商或采用开源+二次开发

控制器的作用是处理伺服回路中的反馈信息,把特定命令应用在驱动器元件,伺服驱动器 根据控制器的命令为电机提供电压和电流。工业机器人一般为驱动控制一体方案,厂商自 主开发控制器。人形机器人有高达数十个的伺服驱动器,一般有一个单独的控制器独立于 伺服电机和伺服控制器,置于头部,同时由于传感器多、数据来源口径多,需要处理庞杂 的数据量,单一厂商很难做各场景通用的人形机器人,我们认为未来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厂 商生产本体,控制部分采用开源方案,针对不同场景做二次开发。

热管理模块:特斯拉机器人或参考汽车产业链的成熟方案,不排除出现技术革新

热管理为机器人的重要运行模块,保证机器人正常作业。2011 年日本福岛核事故救援行动 中,机器人 Quince 由于电机驱动器过热而自动报停。机器人的机械器件一般通过采用合 适的耐高温材料和结构设计,进行耐热和隔热处理,人形机器人的热管理主要集中在对温 度敏感的电池、电机和电子器件上,理论上,热控技术包括冷却技术(含风冷、液冷、相 变冷却技术)、产热控制与优化、热防护结构设计(含隔热式结构、吸热式结构、一体化 结构)。考虑到特斯拉汽车产业链的热管理系统已迭代 4 代,技术较为成熟,且人形机器 人与汽车产业链有强共通性,我们认为特斯拉机器人的热管理方案或参考已有的成熟方案。特斯拉的热管理系统经历 4 代:(1)Roadster 搭载最早一代热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较传统, 各热管理回路相对独立;(2)Model S/X 引入了四通换向阀。(3)Model 3 引入了电机堵 转加热,取消了电池回路高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PTC 以降低成本。(4)Model Y 为最新 一代的热管理系统,采用了热泵空调系统+电机低效制热模式技术,取消了乘员舱高压风 暖 PTC 以节约成本,结构上使用了高度集成八通阀模块,并集成了多个热管理系统。

把握投资主线:紧跟特斯拉产业化进程,看好核心价值链条上的 国产替代机遇

市场规模展望:特斯拉机器人的市场空间上限或为 245 亿美元

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的产业空间主要锚定对现有劳动力的替代情况。根据特斯拉机器人的 目标是在工厂和生活服务中应用,我们分别从特斯拉工厂场景、非特斯拉的工厂场景(如 可能应用机器人的下井采矿和核设施场地等特种工地)、生活服务场景(机器人或在仓库 物流、送餐服务、城际物流、导购服务、看护服务、消防服务场景替代人类劳动力),假 设机器人替代人类劳动力的比率的上限下限,最后我们测算机器人的市场下限为 115 亿美 元、上限为 245 亿美元。从零部件成本构成出发,FSD 为特斯拉自制,假设成本占比为 40%,其余零部件均为外 购,经我们测算,伺服电机、直线执行器、减速器的市场空间上限为 46/37/34 亿美元,以 上细分赛道值得关注。

把握景气度与天花板为重中之重,看好电动车时代国产替代路径的复制性

软件端技术奇点不断突破,有望加快硬件端方案的收敛,量产节点和硬件业绩放量值得期 待。我们认为大模型迭代将加快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其中控制算法的迭代升级或将 弱化部分硬件的装配。如从特斯拉机器人近一年的展示成果来看,其控制功能不断迭代而 硬件方案基本变化不大,在 9 月 24 日展示视频中,Optimus 在定位中仅使用了视觉传感 器和位置编码器,我们认为其反映了特斯拉端到端算法能力迁移对控制功能的优化。

往后看,随着技术奇点不断突破,我们认为硬件投资主线有望从点状分散式投资集中到核 心硬件为主的主线投资,站在当前时点把握人形机器人投资机会的要点在于:首要确定产 业化从 0 到 1 突破的确定性,即供应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商业化落地的概率,其次是挖 掘细分赛道中技术领先、把握量价均升、天花板高、有机会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零部件 厂商。此外,特斯拉开启的电动车时代涌现了大批优质国产零部件厂商,核心零部件产业 上国产替代加速,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逻辑与电动车具有共通性,我们看好人形机 械人核心零部件上的国产替代机遇。

贝斯特

贝斯特:国产头部涡轮增压器零件厂,多元布局开辟成长潜力

国产涡轮增压器零件头部企业,轻量化+工业母机开启多级增长

工装夹具起家,核心技术迁移扩大市场。公司于 1997 年成立,以工装夹具起家,1999 年 进入铝合金精密零部件制造,2002 年进入增压器精密件制造,目前主营涡轮增压器零件 和工装夹具,业务纵深发展拓展应用领域,工装夹具从摩托车向智能制造装备拓展,涡轮 增压器从燃油车和商用车向新能源车拓展,近年来公司依托工装夹具的 know-how 向直线 滚动功能部件拓展,22 年成立子公司宇华精机生产高精度滚珠/滚柱丝杠副和高精度滚动 导轨副,向高端机床、半导体装备、自动化产业和机器人领域发展。此外公司通过并购横 向拓展能力范围,18 年公司收购旭电科技 20%的股权以进军半导体装备领域,19 年收购 苏州赫贝斯 51%的股权得以控股易通轻量化从而进军新能源车轻量化领域,开拓了新能源 车电载充电模组结构件、汽车安全扣件压铸件等业务,并在 22 年成立安徽贝斯特进一步 扩大新能源车零件业务布局。

收入端:汽零部件为增长压舱石,总体收入增速稳健。公司 23H1 公司汽车零部件/工装夹 具/其他零部件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91.80%/4.60%/2.03%,其中汽车零部件业务为公司主要 收入来源,2013-23H1 该部分营收占比从 76.24%提升 91.80%,23H1 收入为 5.82 亿元。具体到汽车业务来看,2022 年汽车零部件业务中 96.19%来自于涡轮增压器零部件和新能 源汽车零部件,新能源车零部件实现营收 9153.45 万元,占汽车零部件业务的 9.09% (2021 年在汽零的占比为 4.6%),涡轮增压器零部件实现营收 8.77 亿元,占汽车零部件 业务的 87.10%。客户资源上,公司客户以国内外头部 Tier1 为主,包括盖瑞特、康明斯、 三菱重工、皮尔博格、博格华纳、博马科技等,公司一般先打入客户的国内供应链再延伸 至全球供应链,进一步扩大某一客户的供应份额。

公司为进一步扩大新能源业务规模,加大募投,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拓展新客户, 2013-2022 年公司收入由 3.76 亿元增至 10.97 亿元,CAGR 为 14.3%。22 年增速较弱主 要系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等原因。2013-2022 年归母净利润由 0.65 亿元增至 2.29 亿 元,CAGR 为 17%。23H1 海外需求向好叠加美元升值,公司营收同比+29.42%至 6.34 亿 元,归母净利润同比+62.08%至 1.30 亿元。23Q3 公司一方面继续深耕传统涡轮增压器零 部件业务,另一方面重点布局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件、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 等业务取得较好增长,新老业务的共同驱动下,公司 2023Q3 实现营收 3.73 亿元,同比+22.45%,环比+14.81%;实现归母净利润 8030.55 万元,同比+9.2%,环比+5.46。公 司 2023Q1-3 共实现营收 10.07 亿元,同比+26.7%,归母净利润 2.10 亿元,同比 +36.73%。

利润端:公司近年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主要系原材料涨价、市场竞争加剧、新品毛利较低, 22/23H1 公司毛利率下行至 34.27%/33.37%。面对外部不利因素,公司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严控各项成本,如刀耗及刀具库存、外协工序的数量、各项能源消耗等,持续降本控费, 23Q3 毛利率为 34.53%,同比+0.53pct;期间费用率 13.07%,同比-0.72pct,同时公司 净利率在毛利率承压的背景下从 21 年的 18.6%提升至 22 年的 20.9%,23 年前三季度为 20.9%,23Q3 进一步改善。公司期间费率自 2017 年来稳定控制在 15-16%,23 年前三季 度进一步控制在 13%。公司管理费用率自 2014 年起逐年下降,从 2014 年的 18.10%下降 至 2020 年的 7.44%。2022 年公司管理费用率上涨系公司将股权激励计划的股份支付费用 计入管理费用。随着上游材料价格等不利因素解除,叠加自身良好成本管控能力,我们认 为公司利润端有进一步改善空间。公司 23Q3 研发费用 1270.49 万元,同比+34.32%,加大了研发投入和力度,夯实新能源 汽车零部件业务和直线滚动功能部件业务。公司精密滚珠丝杠副、直线导轨副等产品的首 台套已成功下线,目前已送样验证,滚动功能部件应用广泛,公司产品在完成验证后有望 放量,瞄准高端机床领域、半导体装备产业、自动化产业、机器人领域等市场进行大力开 拓,快速切入“工业母机”新赛道。

机器人

涡轮增压器:稳健增长的基本盘业务,深度配套国内外头部企业有望跑赢行业

排放政策驱严促使燃油车涡轮增压器配比稳定上升,混动车快速上量贡献市场主要增量, 商用车景气基本确立回暖态势,看好汽车涡轮增压器市场稳定扩容。涡轮增压器的作用在 于利用废气能量驱动涡轮旋转,为气缸提供充气量以提高燃油效率,如其可提高汽油发动 机 20%的燃油效率,柴油发动机 40%的燃油效率,同时可降低碳排放,往后看,我们认 为涡轮增压器市场或保持稳健向上态势,主要系:

(1)乘用车排放政策趋于严格,推动高燃油效率+低排放的涡轮增压器在燃油车的广泛使 用,根据盖世汽车,17-22 年燃油车的涡轮增压器配比率从 40%+提升到 68%+,往后看, 虽当前涡轮增压器渗透率较高,但考虑到国六 B 排放政策要求更为严格(国六 B 的一氧化 碳、非甲烷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及其 PM 细颗粒物等排放标准限值较国六 a 降低了 30%-50%左右,是目前较为严格的排放标准),随着未来排放法规趋严且执行力度加强, 我们预计涡轮增压器在燃油车的配比率将稳定上升到 100%,参考盖世汽车数据,我们假 设 2025 年燃油车涡轮增压器配比率提升到 71%以上,配比率的稳定上升有望一定程度上 对冲燃油车大盘疲软的负面影响,假设 23-25 年燃油车销量 CAGR 为-7.5%,涡轮增压器 单车价值为 1500 元,年降 1%左右,对应 23-25 市场规模 CAGR 为-7.8%。

(2)插混车渗透率快速向上,中汽协口径 20-22 年销量 CAGR 高达 148%,贡献了涡轮 增压器市场的主要增量。根据盖世汽车,17-22 年混动车的涡轮增压器配比率从 40%+提 升到 71%+。考虑到插混车所需发动机较燃油车更小,对燃油效率要求更高,而涡轮增压 器能够有效提高内燃机燃油效率,我们认为其有望加速在混动车的应用,我们假设 2025 年混动车涡轮增压器配比率提升到 88%,涡轮增压器单车价值约 2260 元,年降压力或较 燃油车小,预计 23-25 年该领域市场空间 CAGR 为 35%。

(3)商用车基本标配涡轮增压器,该细分赛道空间主要取决于商用车景气度。考虑到以 重卡为代表的商用车已走出行业周期底部、23 年以来销量稳定向上,景气复苏态势已基本 确立,往后看,随着排放政策加快并加大执行力度、经济持续稳增长、出口高景气延续, 以及根据重卡 7-9 年生命周期计算,行业下一轮置换周期或在 24-25 年,我们认为 24-25 年重卡销量有望保持稳定上升态势,假设涡轮增压器单车价值为 2300 元,年降 1%左右, 我们预计 23-25 年重卡涡轮增压器空间 CAGR 为 11%。

新能源车轻量化:内生外购并行切入轻量化部件,可转债募资有效补充产能

轻量化大势所趋,公司兼顾内生外购开辟第二增长曲线。轻量化为确定性较强的汽车发展 趋势之一,根据国际铝业协会和华经产业研究院,2018 年我国汽车单车铝铸件需求为 90kg,2022 年已上升为 101kg,23-25 年单车铝铸件需求 CAGR 或可达 3.3%。公司通过 内生布局和外延并购把握新能源车的轻量化机遇:内生路径上,公司 19 年在其五期工厂 切入新能源车铝合金结构件生产,20 年发布可转债募资 5.3 亿元进一步扩产产能,22 年 3 月完成 140 万新能源车轻量化功能件和 560 件涡轮增压器的产能建设,其中新能源车轻量 化功能件包括 60 万件的车载充电机组件+10 万件的直流变换器组件+60 万件的转向节+10 万件的氢燃料压缩机组件,后公司通过 22 年设立全资子公司安徽贝斯特、23 年增资子公 司易通轻量化进一步夯实新能源布局。外购路径上,19 年公司通过收购特斯拉铝合金压铸 件供应商苏州赫贝斯从而切入了 T 产业链。

凭借较完善的产品布局、充足的产能准备以及精密零部件积累的 know-how 经验,当前公 司轻量化客户已开辟了美达、北极星等,其新能源汽车产品最终销往 PSA(标致雪铁龙集 团)、DFM(东风汽车集团)和通用汽车等,产品已覆盖车载充电机模组、驱动电机零件、 控制器零件、底盘安全件等,同时根据公司 20 年可转债募集说明书,25 年满产后轻量化 业务或释放 3.5 亿收入,我们看好产能爬坡进一步释放公司订单业绩,同时公司有望继续 发挥在精密零件领域积累的经验,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方面开拓客户,实现放量。

机器人

滚动功能件:发挥业务协同突破外资垄断,工业母机+机器人或开启第三增长极

机床适用滚珠丝杠、机器人适用行星滚柱丝杠、梯形丝杠。丝杠是一种机械装置,可将旋 转运动转化为线性运动,通过螺纹副的传动原理,实现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线性位移。其可 分为梯形丝杠、滚珠丝杠和行星滚柱丝杠。梯形丝杠常见于传统行业中。滚珠丝杠具有高 传动效率和高精度,适用机床和医疗设备等。而行星滚柱丝杠因其高承载能力、小体积和 高精度等特点,主要应用于机器人等高精度、高速度和大负载环境中。

技术壁垒高企,海外企业具有先发优势,国产品牌市占率较低。滚珠丝杠副包括 1 根丝杠 +1 颗螺母+多个钢球构成的旋转体,是机床的核心部件,近年来航空/汽车/光学仪器等行 业对产品制造的质量和精度有更高的要求,进而驱动了中高端滚珠丝杠的市场需求。从全 球范围看,中高端滚珠丝杠主要为外资垄断,根据金属加工,中国大陆厂商在中端滚珠丝 杠的份额为 30%左右,高端市场份额约 5%,国产率较低主要系丝杠对精度、润滑度、刚 性、热稳定性均有较高制造要求,外资工艺积累和生产经验上有先发优势,而我国本土厂 商优势多集中在生产环节,加工环节所需的专用高精度的磨床和母机多为外资垄断,导致 目前国产产品在精度保持性和可靠性上仍与外资有较大差距,中低端产品居多而高端产品 带空缺。根据立鼎研究院,国产滚动部件水平基本保持在 P2 级以下水平,大部分竞品在 P3-P5 级。

客户资源领先行业,看好公司卡位国产替代风口。一方面滚珠丝杠作为机床的核心零部件, 公司原有的机床供应商未来可以转为公司下游客户。一方面由于工装夹具和工业母机在生 产过程中具有协同性、客户群体重合,公司与原有工装夹具客户的合作也使得公司更容易 进入工业母机市场。从国内行业情况来看,滚珠丝杆供不应求,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 2021 年中国滚珠丝杆(滚珠丝杆副)产量达到 983 万套,需求量为 1406 万套,公司切入 空间充足。我们看好公司提前布局、领先验证、产业化较快铸就的竞争优势,率先享受滚 动功能件国产替代下的发展红利。

滚动功能件下游应用广泛+政策引导国产替代加速,公司远期成长空间可期。工业母机与滚 珠丝杠等技术行业壁垒高,国产化程度严重不足。根据《第三届滚动功能部件用户调查分 析报告》的数据,2020 年选用国产滚珠丝杠副比例在 60%以上的被调查企业仅占 21.5%。我国滚珠丝杠产需量缺口在 2014 年至 2021 年间由 307 万套上升至 423 万套,预估 2022 年产需缺口为 455 万套。我国工业母机领域大部分高档数控机床依赖进口,如在金属切削 机床领域,2021 年进口额约 312 亿人民币,进口依赖度约 35.3%;我国中低端机床产品超 过 65%,但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仅约 6%。工业母机进口周期漫长、供不应求,公司可 以利用就近优势与服务优势切入工业母机赛道,率先获得客户群体。同时,工业母机与中 高端滚珠丝杠等均为国产“卡脖子”技术,专项进行多年攻关已有一套完整的测评标准体 系,且滚珠丝杠作为工业耗材存在大量存量需求。政策利好持续加快国产替代进程,根据 《第三届滚动功能部件用户调查分析报告》的数据,有 85%的企业在政策引导下愿意用国 产的中高端滚动部件,我们看好公司紧握机遇,获得市场存量替换和增量空间。

滚珠丝杠下游应用广泛,看好公司突破高精度工业母机领域后降维打击其他赛道。滚珠丝 杠在汽车、锂电设备、机器人等赛道也有广泛应用,如人形机器人领域。滚珠丝杠在机器 人夹持器和机械臂中都至关重要,它可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和姿态,确保机器人工作 精度,提高质量和效率,从而降低机器人能耗,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例如直径仅 3.5 毫米的滚珠丝杠,可以推动高达 500 磅的负载并执行微米和亚微米范围内的运动,以 更好地模拟人体关节和手指,同时其极高的力尺寸比和力重量比也使滚珠丝杠成为机器人 理想的解决方案。特斯拉 Optimus 下肢腿部用无框电机+行星滚柱丝杠的线性执行器,汽 车领域上滚珠丝杠可用在转向机构、电助力转向系统、电子驻车系统、刹车系统等。我们 看好公司突围工业母机领域、滚珠丝杠实现 0-1 成功出货后,以高精度产品的生产能力降 维切入其他赛道,获得更广阔的放量空间。尤其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滚珠丝杆为人型机 器人关节核心零件,叠加其耗材属性,未来市场需求较大,公司前期已进入特斯拉的供应 商体系,在开拓业务方面已存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一旦 Optimus 投产,公司有 望较快接入特斯拉机器人的重要部件的供给,卡位人形机器人发展红利。

蓝黛科技

蓝黛科技:乘电动智能化新风而起,业务多元化正逢其时

动力传动、触控显示双轮驱动,优质客户持续积累

公司成立于 1996 年,深耕汽车动力传动领域多年,近年又入局触控显示市场,目前已形 成双主业共同驱动的多元业务布局。在动力传动领域,公司拥有丰富的生产研发经验,产 品已由最初的摩托车传动零部件拓展至汽车传动零部件领域,主要包括手动变速器总成、 自动变速器总成、汽车平衡箱、配套传动齿轮及轴等核心传动部件,目前正发力新能源传 动领域,逐步拓展至新能源车电机及减速器等附加值较高的传动零部件,持续升级迭代。公司以头部厂商作为重点开拓客户,通过多年积累已与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丰田汽车、 长城汽车、北汽福田、比亚迪、广汽、蔚来、合众等主流传统及新能源主机厂,以及日电 产、法雷奥、博格华纳、卧龙电机等优质动力传动部件供应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客户基 础持续扩展。

入局触控显示,短期承压不改长期增长逻辑

出于对传统传动业务收缩及智能化浪潮的考量,公司近年积极对业务进行拓展,2019 年 收购深圳台冠科技后,正式进入触控显示领域,为其注入反弹动能。进入触控显示市场后, 公司得益于业务整合完成、原客户资产减值损失影响消失、车载触摸屏等大尺寸触控显示 产品顺利推进等多重利好,20-22 年公司营收由 24.1 亿增长至 28.7 亿,归母净利润由约 520 万恢复至 1.86 亿,并表后触控显示业务收入占比快速提升,目前已成为公司第一大业 务,22 年贡献公司 57%的收入与 63%的毛利。同时,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改善,毛利率和 净利率分别由 20 年的 13%/0%恢复至 22 年的 18%/7%。

目前公司在触控显示领域拥有优质客户群体,已打下良好口碑,现已配套康宁、群创光电、 京东方、广达电脑、仁宝工业、富士康、华勤通讯、华阳电子等业内知名厂商,产品最终 应用于如亚马逊、联想、宏基、微软等国际知名品牌的中高端产品。综合来看公司产品线 丰富、客户基础稳固,我们认为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不改其长期增长逻辑,随着汽车智能化 及消费电子复苏、公司新客户矩阵不断拓展,叠加募投项目产能爬坡,触控显示业务在新 发展动能注入下有望重回业绩稳定增长通道。

产业升级转型机遇层出迭起,双主业协同推动业绩触底反弹 

我们认为双主业布局有望受益于汽车产业链变革及智能化浪潮,推动业绩触底反弹。一方 面,公司加速向高附加值传动件产品转型,充分受益于新能源浪潮下第三方厂商价值分配 重塑,产品升级拓展带动客户结构向一线品牌集中,传动件业务有望量价齐升;另一方面, 在触控显示领域,公司目前业绩受到下游消费电子行业低迷拖累,但其客户基本盘稳固, 有望伴随下游复苏实现反弹。在此基础之上,公司抓住新能源车智能化机遇,积极布局车 载端产品,下游需求逐步释放有望提升其业绩弹性,为公司业绩反弹注入新动力。

机器人

智能化浪潮创造触控显示新机遇,大屏化趋势带动产品价值提升

触控显示模组目前主要需求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而同时也可应用于行车导航、车载娱乐、 辅助驾驶等车载场景。伴随汽车座舱智能化、可视化需求日益凸显,OEM 愈发注重智能 车载终端的可视化操作及互动式体验,车载触控显示将成为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后的 第三大触控显示市场。根据群智咨询数据预测,22 年全球车载屏出货量达到 1.76 亿片, 平均单车搭载量为 2.2 片,预计到 25 年将增至 2.26 亿片,未来 5 年 CAGR 有望保持 6% 以上。

触控客户基本盘稳固,车载端积极布局

消费电子行业近年需求偏弱,公司调整触控显示产品发展重心,积极把握汽车及工业智能 化、可视化发展机遇,将业务向车载、工控领域延展,进一步加大盖板玻璃等较高附加值 的产品开发和推广力度,利用客户联动优势,陆续研发推出 3D 盖板玻璃、双联屏、三联 屏、曲面屏等车载触控产品,产品品类持续扩展,产品力不断提升。公司目前计划投资 1.93 亿于重庆扩产车载、工控触控屏盖板玻璃产能,伴随产能逐步释放,在丰富产品的同 时,也有望创造规模效应,降低其触控模组总成的生产成本,利用成本优势拓展客户资源。在触控显示领域,公司借助技术工艺积累、产品品质及交付能力等方面优势进入消费电子 及车载显示核心供应链,在笔记本、平板电脑面板领域已与电子玻璃盖板巨头康宁以及群 创光电、京东方、富士康、广达电脑等头部 ODM 及代工厂商达成长期合作,下游应用于 亚马逊平板、联想、宏基、华硕、微软等主流品牌的中高端产品。同时,公司在车载端也 已为华阳电子、创维等国内主要智能座舱厂商实现批量供应,终端应用于长城、吉利等一 线品牌。我们认为公司下游拥有优质整车厂、车机及智能座舱客户基础,有望以此为基础 反哺车载屏客户,持续拉动产品放量,形成正向循环。

新能源变革打开传动件新空间,平衡轴国产化替代趋势渐起

双电机、混动车型普及,传动件增量空间广阔。当前大部分中低价位纯电车型采用单电机 驱动,但由于动力性能强、功耗控制好、电机独立性、功率要求低,双驱动电机在特斯拉、 比亚迪、蔚来等主要主机厂的中高端车型及旗舰车型已得到广泛使用,根据汽车之家车型 配置数据我们测算出 22 年双电机渗透率已达到 32%。伴随电机成本下降、对动力性能要 求提升,双电机电驱将逐步下探至中端车型,未来配套减速器需求有望进一步放大。而在 混动车型(PHEV)中,由于其存在两个动力源且电机功率通常较小,除电机减速器外, 其同时也搭载变速箱及电驱桥等传动机构,以保证其经济性和动力性能,因而混动车型传 动件单车价值高于纯电车型。混动车型相较纯电车型在续航里程、性价比上具有一定优势, 近年来逐步普及,预计未来混动车型份额提升将带动电驱桥、变速器的配套增量需求,加 速打开新能源车传动件市场空间。

过去国内 2.0L 市场主要以合资品牌为主,合资车厂在国内基本复制沿用其海外供应链体系, 配套平衡轴/箱主要为具有成熟传动系统研发制造经验的美国车桥(AAM)、斯凯孚(SKF)、 利纳马(Linamar)、武藏精密等海外一级供应商供应,但其产品价格较高,而自主车企过去 以小排量产品为主,对平衡轴/箱需求较少,第三方自主供应商资源较为稀缺。公司作为国 内少数拥有平衡轴总成自主研发及制造能力的供应商,其平衡轴总成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吉 利、长城、一汽、长安等国内主流主机厂的 2.0T 发动机,对自主品牌的基本覆盖实现对 外资产商的破局。我们认为公司能够凭借过去成功合作研发的经验积累,抓住 2.0T 车型 份额提升、高端化趋势及混动车型普及的行业发展机遇,进一步拓展客户基础。

产业格局变动推动客户结构优化,总成能力构筑传动件核心优势

新能源浪潮推动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客户结构优化,产能扩张窗口期创造业绩高弹性。新 能源浪潮持续带动汽车产业变革,目前主机厂及一级供应商更注重电驱设计研发及系统解 决方案,专业化分工逐步深化。公司借助产业格局变动机遇于 2020 年开始推动产品战略 转型,积极开拓减速器总成、减速器齿轮、中间轴总成、电机轴、48V 混合动力电驱、二 合一电驱等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今年 6 月其为某国际知名客户开发的三合一电驱也成功 下线,成功实现产品转型升级,整体实力得到提升。

传动研发制造经验丰富,总成能力构筑核心优势。公司深耕发动机变速箱多年,齿轮加工 基础深厚,目前汽车变速器齿轮达 700 多种,技术经验丰富,生产合格率高。与仅从事齿 轮制造的企业相比,公司还具备变速器总成设计制造能力,实现总成和零部件研发制造并 行。两者在传动件生产中相辅相成,有助于公司更好理解生产制造要求,促进生产能力提 升。我们认为总成能力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独特优势,其来源于公司丰富的变速箱、平衡 轴总成配套经验。公司在传动总成领域已与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丰田汽车、北汽福田、 中国重汽、南京邦奇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建立稳定合作,以“零部件+ 总成”协同模式全面响应下游多元需求,总成能力将打开业绩增长广阔空间,相关业务将 持续得到催化。在此之上,公司不断优化扩展设备储备,通过非公开发行募资引进国际领先的高速数控滚 齿机、磨齿机、数控车床、真空淬火炉等自动化加工设备,提升齿轮精加工能力。此外, 公司传动件研发项目储备丰富,目前多个减速器、平衡箱、混动 DHT 齿轮及 AMT 变速器 总成项目已经入工装样机或批量生产。我们认为公司新购置设备及众多研发项目将进一步 夯实公司技术储备,为其产品品类拓展提供有力支持,未来业务加速发展可期。

新时达

新时达:国内工业机器人头部企业,运动控制领域专家 

聚焦运动控制技术,股权激励彰显信心

公司自于 1995 年成立以来,起步于电梯控制技术,基于控制算法,不断精进对控制的理 解,从电梯控制拓展至机器人控制及运动控制等多个领域。在工业机器人布局方面,2012 年推出了首款工业机器人,是国内第一家实现“机器人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完全自主化 设计、生产的机器人公司;2017 年机器人孙公司 1 万台套工业机器人新工厂奠基;2021 年 5 月第 2 万台机器人下线,累计出货量国产品牌第一。实控人持股 29.32%,股权激励稳固核心团队。公司前三大股东系一致行动人,截至 2023 年三季报,三人合计持有公司 29.32%的股份,比例较为集中。公司及旗下子公司共拥有 六个“专精特新”称号,其中子公司深圳众为兴技术、之山智控是国家级“专精特新”企 业。公司注重人才激励,继 21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后,今年公司发布 23 年股票期权激励 计划,拟授予 380 人 1505 万份股票期权。

机器人

公司基于对控制技术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发展三大主业。1)电梯控制业务:公司早期将控 制技术用于电梯行业,提供电梯控制产品、电梯控制系统,在全球电梯控制领域知名度高。2)机器人业务:公司通过控制器切入机器人本体行业,机器人业务包括机器人产品、机 器人系统,其中机器人产品包括关节型机器人与 SCARA 机器人两大品类;在机器人系统 方面,公司可以提供智能化柔性生产线,仿真设计、柔性化、模块化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丰 富。3)控制和驱动业务:该业务包括控制与驱动产品、控制与驱动系统,其中控制与驱 动产品包括控制产品、伺服驱动产品、变频驱动产品。

营收稳定增长,研发创新技术领先

营收稳增长,23Q1-3 收入同增 7%。公司 18-21 年营收稳步增长,22 年营收 30.97 亿元, 同比下降 27.37%,归母净利润亏损 10.57 亿元,营收与净利均下滑主要系公司所属地客 观因素影响下停工停产、部分行业需求收缩、子公司商誉减值。23Q1-3 公司实现营收 25.82 亿元,同比增长 7.41%,实现 0.79 亿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盈利能力修复,主要 系公司优化资产结构,同时通过研发、国产物料替代等方式降本,且工业自动化行业弱复 苏。

机器人与运动控制类产品营收占比高。18-22 年,机器人与运动控制类产品每年贡献公司 总营收达 60%以上。22 年机器人与运动控制、电梯控制成套系统、节能与工业传动类营 收分别为 20.06 亿元/5.23 亿元/3.01 亿元。目前公司工业机器人的年产能已经超过 2 万台。23 年以来,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多项支持机器人发展的方案和政策,在政策红利引导下, 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公司作为国内最早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的 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持续专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积极拓展机器人。公司长期坚持自主研发路线,持续加大科 技创新战略布局力度,实现了在中国上海、深圳、杭州、西安以及德国、日本等全球多个 研发中心布点。根据公司 2023 年中报,公司参与编制与修订国家技术标准共计 45 项,公 司参与编制与修订行业技术标准共计 8 项,授权专利共计 840 项,软件著作权共计 277 项。公司开发的机器人第四代控制系统,采用最新的驱控一体架构、以及最新版的运动学和动 力学算法的加持,大幅提升其性能与可靠性。今年以来股价呈现上涨趋势,截至 11 月 3 日为 11.13 元。2022 年公司股价总体较为稳定。23 年 4 月 28 日,公司发布 2022 年报,业绩预告中所提及的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利空 出尽,股价阶段性反弹。23 年 5 月 16 日,特斯拉股东大会更新人形机器人近况,公司股 价再一次显著爬升,23 年 7 月 7 日,股价达到历史新高 14.66 元,随后开始小幅度震荡下 跌。23 年 8 月 16 日北京举办 2023 世界机器人大会,多款机器人展出,机器人板块热度 走高,公司股价开始攀升。

鸣志电器

国内空心杯电机龙头,静待人形机器人放量 

控制电机龙头,空心杯电机迎来新增量

全球运动控制领域知名制造商,向系统级运动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目标迈进。公司成立 于 1994 年,依托设备状态管理系统技术积累,发展控制电机及其驱动系统及 LED 智能照 明控制与驱动产品。在控制电机领域,公司深耕 20 余年,混合式步进电机产品的市场份 额稳居全球前三,打破日企在该行业垄断的局面。市场定位方面,公司实施全球化布局, 积极推进移动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新兴和高附加值领域的新项目开拓,外延扩张有 序。实控人持股比例集中,股权激励稳固核心队伍。公司实控人为董事长常建鸣及其配偶傅磊, 截至 2023 年三季报,两人通过鸣志投资合计持有公司 56.08%的股份,比例较为集中。在 员工激励方面,2021 年公司制定股权激励计划,授予财务总监程建国、董秘温治中、业 务及技术骨干人员 99 人合计 427 万股。子公司中,海外子公司美国 Lin、美国 AMP 和瑞 士 T Motion 凭借各自在高端高精度控制电机和电机驱动控制系统领域的尖端技术,在欧美 医疗仪器、移动服务机器人等运动控制自动化尖端技术应用领域占有重要市场份额。

机器人

产品聚焦控制电机及其驱动系统。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四大类:1)控制电机及其驱动系统 类:运动控制领域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公司的步进电机、直流无刷电机、伺服电机、空 心杯电机及控制系统被国内外客户广泛使用,公司掌握核心的电机研发、驱动控制和尖端 制造技术。2)电源与照明系统控制业务: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商业照明、医疗照明等。3) 设备状态管理系统类:服务于工业互联网,通过数字化技术,为企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提 供设备状态管理服务。4)贸易代理业务:主要代理松下继电器产品。

加码高附加值应用市场,打开成长空间。公司积极拓展新兴高附加值应用领域。23 年上半 年,公司运动控制领域业务在光伏设备、工业和工厂自动化、智能驾驶汽车、移动机器人、 智能泵阀控制等应用领域取得较快速成长。其中,移动机器人方面,公司重点布局移动机 器人应用领域,包括商业服务机器人、移动服务机器人、AGV、AMR 等。公司的步进电 机、无刷电机、空心杯电机、无刷无齿槽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精密直线传动系统和减 速机产品广泛适用于移动机器人的移动控制模块、关节模组、手指模组等主要运动功能模 块。公司及子公司安浦鸣志、美国 AMP、美国 LIN、瑞士 T Motion、鸣志派博思均深度布 局移动机器人应用领域。23 年上半年公司移动机器人应用领域营收同比增长 33%。

空心杯电机为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关键部件,有望构造公司新增长曲线。公司的空心杯无齿 槽电机基于公司在控制电机领域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开发平台打造,布局工控自动化、移动 机器人、高端医疗仪器以及实验室装备、智能汽车电子及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等新兴高附加 值应用领域。公司持续提高产品的技术性能,优化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推进无刷无 齿槽电机的产能拓展,积极开拓新领域和新市场。23 年上半年,源于产能的稳步释放以及 相关产品在移动机器人、医疗器械及生化分析仪器应用领域的业务增长,公司控制电机业 务中空心杯无齿槽电机产品营收同比增长 67%。股价小幅回落,截至 11 月 3 日为 66.40 元。公司与下游合作交流紧密,从历史表现来看, 特斯拉更新机器人相关进展时利好公司股价上涨。22 年 7 月,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发布 时点临近,公司股价开始显著爬升,期间多次交易异动,22 年 7 月 26 日起,公司股价收 获 5 连板,股价最高达到 54.23 元。23 年 5 月 16 日,特斯拉股东大会更新人形机器人近 况,公司股价再一次显著爬升,23 年 6 月 21 日,股价达到历史新高 82.50 元,随后开始 小幅度震荡下跌。

江苏雷利

微特电机领先企业,机器人大有可为 

步进电机行业领头羊,看好机器人业务发展

公司成立于 1993 年,以步进电机起家,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以微型步进电机、同步 电机、直流电机、微型水泵等多种电机产品为主导,配套相关精密结构、驱动控制设计和 制造方案解决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综合业务能力。目前公司步进电机全球排名第 一,并主导起草国家标准《减速永磁式步进电机通用规范》。股权集中度高,股权激励调动员工积极性。董事长苏建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其子苏达为 一致行动人。截至 2023 年三季报,苏建国与苏达分别通过雷利投资/佰卓发展/利诺投资持 有公司股份,三家合计持股 66.61%。董事长退伍后加入创业大潮,带领企业成长为全球 减速永磁式步进电动机领域的领军型企业。2021 年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财务 总监殷成龙、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技术(业务)骨干人员共 248 人 800 万股, 其中首次授予价格为 10.25 元/股。

营收稳步增长,盈利水平优化。18-22 年公司业绩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3Q1-3 公司实现营 收 22.46 亿元,同比增长 2.27%,归母净利润 2.52 亿元,同比增长 18.12%,归母净利润 同比增幅高于营收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及汇率等因素影响。

机器人

构建新能源技术壁垒,步进电机产品营收占比高。分行业来看,公司多元化布局下游应用 领域,在已有板块深入发展的基础上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其中汽车零部件收入占比持续提 升,从 17 年的 6.21%提升至 23 年上半年的 12.24%。根据公司 23 年三季报业绩交流会, 今年 Q1-3 公司汽车零部件板块收入同比增长 24%,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 长 49%。根据公司 23 年中报,除了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还向储能板块延伸,开发的储 能用电子水泵已实现量产,同时也将同类产品拓展至数据中心冷却领域,目前处于客户样 机测试阶段。分产品来看,公司步进电机收入占比最大,20 年开始稳定在 40%以上,23 年上半年占比达 43.12%。

已获机器狗订单,静待人形机器人订单落地。客户方面,目前公司与多个机器人厂家有序 接洽中,部分产品在样品测试阶段已得到客户认可。产能方面,公司相关产品的产能充足, 可满足主机厂的需求。成本方面,公司在工艺、管理等方面实施多种降本措施,部分产品 已实现成本突破。订单方面,目前公司已收到南京某客户 6 万套订单,公司的行星执行器 批量生产中,预计今年交付。该客户机器狗为服务型机器狗,具有监控等功能,主要应用 领域在娱乐方面。今年以来股价呈现上涨趋势,截至 11 月 3 日为 29.86 元。2022 年 6 月,马斯克在推文中 写到人形机器人 Optimus 将在 2022 年 9 月 30 日的特斯拉 AI DAY 面世,公司股价跟随机 器人板块开始上涨。今年 5 月,特斯拉股东大会上更新 Optimus 进展,展示其在自然行走、 电机扭矩控制、力度控制、环境识别及记忆等方面的进步,板块热度再度提升。

审核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