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
近日,SpaceX宣布,成功使用星链卫星发送短信,计划未来一年内将其手机直连卫星服务推向市场:24年提供D2D文本服务,2025年提供语音、数据和物联网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次突破,直连手机业务可与现有手机配合使用,无需更换支持卫星通信的终端或特殊应用程序,便能实现“无缝访问文本、语音和数据”,这与当前华为、iPhone、天翼铂顿等技术是有区别的。
- 01 -
有人就说,万一星链服务进入中国,那不分分钟就击倒中国移动吗?
事实上,先就这项“直连手机业务”而言,它能实现无需更换手机就能使用卫星通信功能,其实还是利用了T-Mobile的地面网络,用户手机连接的还是T-Mobile的网络,而T-Mobile网络实现了与星链的互联而已。
而退一步说,哪怕星链可以实现无限制的直连,哪怕星链能够进入中国市场,它会不会击倒中国移动呢?
我认为从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很难。
星链当前在美国市场对当地运营商也没有实现颠覆式的击倒,因为它的能力和价格都不占优,有同学总结过,跟美国的有线运营商比,星链就是光纤的价格、电话线的速度。
星链的目标用户是那些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人,那里没有移动基站,没有电话线,也没有光纤,这时候星链是有市场的,因为那里的用户没有其他选择。
另外,如果你住在车上或者海上,到处漂泊,星链也很有需求,因为海事卫星的带宽很窄、网速很慢,价格更贵,星链明显是更优选择。
但对于市区和市郊居民来说,星链基本没有市场,一是没有需求,二是价格太贵,还要买硬终端。
星链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有那么多用户追捧,主要原因是海外大部分运营商都是资本主导的,它们没有社会责任的概念,基本上是在大城市人口多的地方做好覆盖,努力赚钱,在人少的地方做些基本覆盖就算了,没人的地方根本不可能有网络,资本家可不傻!
但中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中国三大运营商可能是全球社会责任感最强的企业,它们联手几乎把中国每一寸土地都实现了良好的网络覆盖。当前,国内移动基站数量高达1152万个,平均每平方公里上有1.2个移动基站。
以中国移动为例,档期那,中国移动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精品网络,累计开通5G基站超170万个、全球占比超30%。建设千兆全光网络,光缆规模约2600万皮长公里,家庭宽带覆盖住户6.3亿户,其中千兆宽带覆盖住户3.7亿户。
这么强大的网络能力,同时经过多年的提速降费,国内通信资费水平已经非常低,我记得在全球资费排名是排在第四低。
就这样的实力,星链能轻松击倒中国移动?我认为以当前的星链,击倒中国广电都尚且力有不逮。
此外,星链还有明显的缺点,国内城市人口密集、建筑也密集,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星链的信号和带宽,据海外用户反馈,星链的城市用户体验很差。
从与四大运营商直面PK的角度看,中国政府不让星链进入中国市场,完全是在保护星链啊!
- 02 -
当然,星链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它是有巨大价值的,比如,在全球跨地域的高速传输上,星链的价值很高,简直是不可估量。
比如,中国移动要出海提供云服务、数据中心服务,要实现海外企业数据跟国内的数据中心的交互,自然是要拉通网络的,怎么拉呢?海底光缆!近年来,中国移动砸了很多钱去增加出口的带宽,包括直接建设海底光缆,花了多少钱,我没查到数据,反正就是很多。
以“跨太平洋快线”为例吧,这是国内当前主要的跨太平洋海底光缆系统之一,这是为了连接中国大陆、***、日本和美国的一条海底通信电缆。由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华电信、韩国通信和威讯六家通信运营商共同出资建设,之后AT&T和NTT于2008年3月加入建设,于2008年9月建成。
这条光缆建成时的带宽是每波10Gbps,是不是很窄?那这条光缆花了多少钱呢?50亿美元,这还是在15年前的50亿美元。据说2016年刚刚升级到每波100Gbps,估计也花了不少银子。
按一波100Gbps算,一共256波,总容量就是52Tbps。为了这点容量的跨太平洋连接,连带建设和运维成本,花出去的钱应该超过200亿美元。
那如果通过星链来实现,需要多少钱呢?
当前,新式的搭载了激光通信器的星链两颗卫星之间的数据链路带宽的合理估计应该在10Tbps以上。也就是说,星链用20多颗卫星就可以实现一个横跨太平洋的,10Tbps以上的数据链路,100多颗这样的卫星就足以媲美“跨太平洋快线”的容量,而且星链的延迟还低得多。
而据了解,星链每颗卫星的成本为150万美元,而发射成本方面,此前公布过,一次性发射49颗卫星的总成本为7350万美元。综合计算,要发射100颗星链卫星的总成本不到3亿美元。
一个要200亿美元,费时费力,还要多国配合,一个只要3亿美元,星链一家搞定,可能只需要几个月,这才是星链最大的价值所在。
所以,星链不会击倒中国移动,因为双方不在同一个竞赛赛道上。
审核编辑:黄飞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