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科分享 | PCAN工具:强大的CAN通讯解决方案,你了解多少?

描述

来源:虹科工业智能互联虹科分享| PCAN工具:强大的CAN通讯解决方案,你了解多少?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i-2wTR_ZUoJHkuqp6Qy0A

欢迎关注虹科,为您提供最新资讯!

#PACN #CAN #通讯系统

导读

在当今的汽车和工业自动化领域,可靠的通讯系统至关重要,虹科PCAN工具为这些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本文将介绍虹科PCAN工具的功能、应用和优势,帮助您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配件。

虹科PCAN 网络允许 PCAN 应用程序(客户端)连接到 PCAN 硬件,还可以定义其他网络,以便安装的硬件以不同的波特率运行,这些网络的定义和配置可通过 PCAN 网络配置工具完成(例如PCAN View或PE6)。

01****虹科PCAN-System

l 一个客户端可连接多个网络。

l 一个网络提供多个客户端。

l 一个硬件属于一个网络。

l 一个网络可以不包含任何硬件,也可以包含一个硬件。

l 从发送客户端发出的报文会传送到其他每个已连接的客户端,并通过已连接的CAN 硬件传送到外部总线。

l CAN 硬件收到的报文会被每个已连接的客户端收到。但是,客户端只对通过其接受过滤器的报文作出反应。

02****虹科PCAN View

l 接收到的CAN 报文在列表中显示 ID、数据长度和数据字节。此外,还显示具有相同 ID 的报文数量以及最后两条报文之间的时间延迟。

l 收到的远程请求帧也会显示出来(如下图为不同报文类型)。

CAN

l 传输列表中可添加任意数量的数据报文或远程请求帧。这些报文可以手动发送,也可以按固定时间间隔自动发送,或者作为对接收到的远程请求帧的应答。

l CAN 总线上的错误帧也会显示出来。

l 发送列表可以保存在文件中,也可以从文件中加载。

l 在环形缓冲区或线性缓冲区模式下,最多可记录100万条 CAN 报文。(如下图,在这里可以设置一些记录的模式,其中Linear Buffer记录模式表示记录的数据达到100000条就停止记录,Ring Buffer表示记录的数据达到100000条就去掉最开始的数据,而保存最新的数据)

CAN

l 如使用的是PCAN-USB Pro FD或CAN-FD 兼容 PCAN 硬件,在条形图和历史图中可以显示所连接 CAN 通道上的总线负载,并且可生成错误帧。

CAN

l FD类型的CAN卡所具有的CAN以及CAN FD标准十分规范, CAN FD标准(CAN with Flexible Data Rate) 拥有更高数据传输带宽,每个CAN FD帧最大64个数据位(代替目前的8位)可用最快12Mbit/s波特率进行传输。

03****虹科PCAN Explorer6

CAN

l 集成了语法高亮显示的文本编辑器,可用于创建和编辑symbol文件、宏以及VBS脚本。

l 可选择同时记录CAN数据流和已经发生的错误,可回放trace文件,可同时操作多个trace,循环功能可选。

l Plotter(绘图仪)插件允许记录和以图形表示任何数量的信号序列。信号源可以是接收和发出的CAN报文,也可以是虚拟变量和从宏计算得出的结果。

l 图形面板插件允许使用不同的显示仪表对数字和模拟信号的进行图形化表达。集成的输入选项和控制器意味着信号可以从CAN总线上产生,从而使复杂的CAN应用容易模拟。

l PCAN-Explorer中的J1939插件支持所有根据标准参数组生成的定义,并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访问这些参数。同时,还提供了一个包括所有定义和参数的完整的数据库。

04****虹科 PEAK CAN

PEAK还提供了多款不同规格和特点的CAN卡,以满足各种接口和功能需求。这些CAN卡可以与PCAN工具系列配合使用,以实现更加高效和可靠的通讯。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分享PEAK的CAN卡型号。

CAN

以上所有型号的CAN卡,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接口和功能需求进行选择,如需要PCI接口或USB接口、支持CAN FD协议、支持J1939协议等。同时,我们还提供所有型号CAN卡的各种详细资料和配件,以便客户可以实现更多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测试需求。

结语

PCAN工具以其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已经成为CAN通讯领域的领先解决方案。无论是免费工具PCAN View还是收费工具PCAN Explorer6,它们都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灵活的配置选项,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需求。同时,PEAK的CAN卡型号也提供了多种规格和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如果您有任何特殊的应用场景或测试需求,我们还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让我们一起探索PCAN工具的无限可能,为您的项目带来更加高效和可靠的通讯体验。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