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偏置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的?

模拟技术

2329人已加入

描述

一般来说,输人信号是微弱的。因此,预先对基极流通一定大小的电流,在此基础上即使输入信号稍有变动,其变化也是与输入信号成比例的。我们称这种变化为线性动作。

使用晶体管进行放大,首先必须加载使之能进行线性动作的偏置电流。

加载合适的偏置电流,必须牢固地掌握晶体管的特性曲线,正确地读取偏置电流的大小,要能在尽可能广的范围内加载偏置电流。

偏置电流

我们来看看一个具体例子。假设放大电路如图所示,采用的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如图。

偏置电流

偏置电流

此时,假设基极偏置电流IB为30μA,则特性曲线的Q1点成为工作点。所谓工作点是指输入信号以此点为中心进行变化。

如果IB为10μA,则工作点为Q2.从放大功能的角度来看,他们有什么区别呢?假设信号的变动幅度为+5μA,两者都可以进行放大,但若信号的变动为+20μA,则在Q2点振幅会溢出。集电极电流Ic不会变到0以下,因此输入信号波形的下部就被截去了。

从此意义上来说,若工作点选择Q1,勉强可以使集电极电流Ic追随输入信号的变化。但输入信号更大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减小负载电阻或更换晶体管。

审核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