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火种AI|手机大模型开卷,但划时代的改变还没到来

描述

作者:一号

编辑:美美

拼屏幕、拼拍照之后,手机厂商开始拼AI了。

1月18日,随着三星新一代旗舰S24系列的正式发布,喊出“开启移动AI新时代”的口号,在新机中引入视频AI处理、AI聊天机器人、影像画面处理、通话实时翻译等多项AI功能,AI手机正式成为国内外手机厂商共同的“进化趋势”。

在此之前,1月8日和1月10日,国内手机的两场发布会,OPPO和荣耀,都非常默契地锁定了AI大模型这一个焦点。更早之前,小米自演大模型MiLM,VIVO的蓝心大模型以及华为的盘古大模型,都已经在AI相关的能力落地到了新手机和新系统上。国产手机在AI手机这条路上,已经领先了一步。

正如刘作虎所说:“再不布局大模型的手机企业,未来没戏。”

当前,主流手机厂商中,只剩智能手机的开创者苹果,还迟迟未迈入AI手机的圈子。不过也已经有消息称,苹果将在明年发布的iOS 18中引入AI大模型,让语音助手Siri具备更智能、更自然的对话能力。

智能手机行业迎来新拐点

将AI引入手机,有着更现实的“必须”。

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3%,而2023年出货量同样不容乐观。202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2.71亿台,同比下降5.0%,创近10年以来最低。智能手机出货量的低迷同样影响了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链,例如智能手机芯片供应商高通,2023财年其营收为358.20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9%。

AI

智能手机产业链上的企业期待迎来业绩增长,因此在2023年AI爆火之后,将AI引入手机便成为了这些企业追捧的对象。自2023年7月开始,国产手机就开始在手机上应用生成式AI。到了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迎来了好转,实现了10个季度以来的首次增长。

行业回暖就意味着新的竞争。过去几年,手机产品的迭代升级,往往集中在硬件上,如新芯片、高刷幕、影像还有快充等等,“卷”到最后,这些配置已经成为了各家旗舰机的标配。在硬件技术迭代升级缓慢的情况下,手机厂商很难通过硬件的一点点升级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因为几年前的手机和最新的手机,体验上的差别并不大。研究机构Techlnsights称,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换机周期拉长到了历史最高的51个月,不少用户仍在使用四年前发布的机型。

“故事”讲不下去,增长自然乏力。因此,在硬件堆料无法满足实现市场增长的需求时,在软件体验上需求突破创新,也就自然而然。2023年,AI大模型的火热,让手机厂商看到了在软件体验上实现革新的可能。

一方面,AI的进化有望提升智能手机在软件层面上的使用体验,从而带动更多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跳出硬件互“卷”的怪圈,寻求新的竞争点,打出差异化,也是在新的竞争中获得优势的重要筹码。总之,现在“AI+手机”这一概念已经成为了行业共识。

据市场追踪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2023年生成式AI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将占4%,预计2024年翻番。

划时代的改变仍未到来

诚然,在2023年初火爆的ChatGPT让很多人看到了AI所带来的无限可能。正如比尔·盖茨所言,“ChatGPT像互联网发明一样重要,将会改变世界。”而这种改变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

当前手机AI大模型的相关应用,主要集中在信息检索、文档总结、图片处理、语义识别等具体的功能层面,而这些功能对于部分用户的日常使用来说,并非刚性需求。用户对于手机智能化的需求,更倾向于手机提供更自然、便捷的语音交互和操作体验,更精准的意图识别等等。

需求与供给似乎并不那么匹配。可以说,被寄予厚望的AI大模型,实际体验下来和心中预想的“改变世界”并不相符,划时代的改变仍未到来。

当前AI手机所提供的生成式AI功能,很多相对成熟的AI大模型,例如ChatGPT、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等都可以完成。并且基于云端庞大的处理器,它们所能完成的效果可能更加理想。而且一些“老旧机型”也完全可以安装它们,并不需要去购买一款新的手机来实现这些功能。可以说,当前的AI手机并没有给到一个关于AI的特别成熟的应用场景,用户很难感受到AI所带来的体验差异。

尽管端侧大模型具有隐私性等优势,但除例如荣耀MagicOS 8.0这样的系统外,当下很多AI手机并未基于端侧大模型的核心优势去做好AI手机的体验优化。例如让AI安排个人生活、学习和餐饮、娱乐,通过留存在本地,很好地保护个人隐私的AI大模型,实现更具个性化的智能服务。

而这,可能才是AI手机进代的方向,那就是AI进行主动服务。然而这样的畅想还需要时间去真正落地,还需要繁荣的应用生态来进行支撑,从而实现体验上的颠覆。

“AI+自研OS”正成为未来方向

今年1月18日,华为正式宣布HarmonyOS Next(鸿蒙Next版),也成为鸿蒙完全体,将不再兼容安卓应用。而在去年AI手机形成趋势之时,小米、OPPO、Vivo等均相继宣布了新系统。

去年10月份,伴随小米多年,拥有众多粉丝的MIUI,正式脱胎称为澎湃OS,率先搭载在小米14系列上,并将与智能家居和汽车形成“人车家”全生态的主动智能;VIVO发布的蓝河BlueOS虽然目前只针对智能手表等周边生态设备,但可以积累宝贵的经验;OPPO则是借助“ColorOS超算平台”,改写了安卓底层框架。

AI

尽管这些新的系统并非全都是手机系统,但似乎打造一个不同于其他厂商的的新系统已经成为了共识。实际上这也是AI手机发展的未来所需。基于手机本地的端侧大模型,除了更具备隐私性外,如果想提供更个性化,更智能的体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主动服务的智能。它的另一个核心优势则需要系统层面的操作权限来辅助实现,那就是根据需求自主完成手机操作。

相比于非本地非系统级的AI大模型,基于手机系统开发的AI大模型将具备更高的权限,完成对手机更多的操作,获取更多本地信息。这是例如ChatGPT和文心一言这类云端大模型所无法完成的。并且,脱离安卓底层框架的局限性,将有利于自己打造出更具创新性的功能,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增强生态整合能力,让AI串联起多个深度场景,这也是脱离硬件限制,用软件体验制胜的的必由之路。

总而言之,AI手机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既是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新卖点,也是彰显手机品牌高端智能形象的武器,这场围绕AI和用户体验的竞争,还将面临技术、成本、市场、创新等众多挑战,但未来的那个划时代改变将会是什么样的,仍然值得我们期待。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