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两种材料创造手性结构的超导体

描述

  日本东京都立大学研究团队创新利用两种原材料,成功开发出一款独特的拥有手性晶体结构的新型超导体。此项研究成果中的铂—铱—锆化合物能在2.2K的极低温度下变为超导体,并且经过X射线衍射检测显示其为典型的手性晶体结构。这项突破性技术有助于进一步加快新型奇特超导材料的发现及理解。研究报告已经在近期的《美国化学会杂志》上发表。

  科研工作者一直在探究超导材料奇异性能的来源及其对结构调整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焦点在于手性现象。诸多物质均具备手性特征,指的是不能与本身镜像完全重合,这种特性对超导体在强磁场环境下的稳定表现有着重要作用。

  东京都立大学科研团队以全新的方式探讨手性化合物。他们并未按照传统方式筛选已知化合物,而是结合了两种具有特定物理特性的现行化合物——一种手性且无超导性;另一种超导性而非手性——将两者按合适比例混合,这种“自由组合”模式成功诱导出兼具手性晶体结构和超导性的全新材料。

  科研团队首次探讨了各种混合配比,结果显示当铱含量约为80%时,手性晶体结构在室温条件下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随着样品降温至低温,他们确认实现了约85%的超导性能,积累了空间涵盖手性和超导性两种属性的“有限区域”。由此明确,他们所合成的新材料中包含了一种手性晶体结构的超导体。

  此外,科研团队还证实超导性并非只是材料表面的附着,而是在主体内实现的性能。因此,他们的研究表明,“自由组合”策略可能具有制造更富创新超导材料的巨大潜力。

  科研工作者为何坚信追踪手性结构超导体的重要性呢?手性可谓是自然的基本特性之一,如同人天生的左右手,看似对称却无法完美替换。这种现象随处可见,对于超导这样的物理学热门主题,科学家验证的主要材料多是非手性的。然而,这种难得的统一却是未来研发高效率超导体的革命性关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