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中MDIO协议工作原理与应用

通信网络

647人已加入

描述

MDIO协议即SMI协议,SMI协议也是一种通信协议类似与I2C协议但是通信方式不一样。SMI包含两根信号线,一个MDC时钟线,一个MDIO双向传输的数据线.MDIO最早在IEEE 802.3的第22卷定义,后来在第45卷又定义了增强版本的MDIO,其主要被应用于以太网的MAC和PHY层之间,用于MAC层器件通过读写寄存器来实现对PHY层器件的操作与管理。

MDIO主机(即产生MDC时钟的设备)通常被称为STA(Station Management Entity),而MDIO从机通常被称为MMD(MDIO Management Device)。通常STA都是MAC层器件的一部分,而MMD则是PHY层器件的一部分。

MDIO接口包括两条线,MDIO和MDC,其中MDIO是双向数据线,而MDC是由STA驱动的时钟线。MDC时钟的最高速率一般为2.5MHz,MDC也可以是非固定频率,甚至可以是非周期的。MDIO接口只是会在MDC时钟的上升沿进行采样,而并不在意MDC时钟的频率(类似于I2C接口)。如下图所示。

数据线

MDIO接口最初是由IEEE RFC802.3中的22号条款定义的,在最初的定义中,一个单独的MDIO接口可以访问32个不同的PHY设备中的32个寄存器,这些寄存器提供状态和控制信息,例如:连接状态、传输速度能力、当前选择的传速、低压消耗时的下电情况、全双工还是半双工、自动协商、错误提示以及反馈信息等等。

为了满足10G以太网设备的普及发展,在IEEE 802.3ae 的45号条款中为MDIO接口提供了额外的规范:

1)能够通过32个端口访问32个不同设备的65536个寄存器;

2)为访问10G以太网提供额外的OP码和ST码,从而可以直接访问寄存器地址;

3)端到端的报错信号;

4)环回模式控制;

5)低压电气标准。

Clause-22 格式:

数据线

Clause-45 格式:

数据线

如上图所示,比较两个版本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 Clause-22 只有读写两个帧 格式,因此是单帧可以完成读或写操作。而增强版Clause-45 增加了 Address 帧 和Post-read-inc-address(自动增量读),在向下兼容Clause-22的同时,又支持自动增量读操作以及访问寄存器由5bit 扩展到16bit。Clause-45 需要两帧完成读或者写操作,也就是说STA 要先发送 Address 帧 再发送 Write or Read or Post-read-inc-address帧。

其中ST 域段用来区分是Clause-22(ST=00) 还是Clause-45 (ST=01)

Clause-45 各个域段解释:

数据线

数据线

TA: Turn Around,2 位转向,在读操作中,MDIO 在此时由 MAC 驱动改为 PHY 驱动,在第一个 TA 位,MDIO 引脚为高阻状态,第二个 TA 位,PHY 将 MDIO 引脚拉低,准备发送数据,MAC 端此两位设为高阻,若 MAC 检测到第二位非低电平,表明对方无应答,可通过这个判断是否读取失败;在写操作中,不需要 MDIO 方向发生变化,MAC 固定输出 2’b10

MDIO 时序:

数据线

可以看到,PHY 芯片在 MDC 上升沿读取数据,并在上升沿给出数据。因此 MAC 端须在 MDC 下降沿给出数据,而读取数据在上升沿、下降沿均可.

审核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