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系统的发展史及过程步骤

描述

人机交互系统由什么组成

人机交互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系统主体: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处理输入的信息,并根据预设的程序或算法来执行相应的任务。

识别对象:这是人机交互过程中的目标对象,可以是用户、设备或其他实体。

交互识别设备:这些设备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识别对象的交互方式信息,将其转化为系统可以识别的数据格式。

机器人系统:作为输出反馈系统,根据系统主体的指令执行操作,并将执行结果反馈给用户,实现人与机器人的交互。

人机交互系统还包括用户界面(UI),它是用户与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控制活动的载体。用户界面可以是软件系统界面,通过显示器呈现系统信息,并接收来自用户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的输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与计算机的互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视觉:我们用眼睛观察屏幕或其他用户界面和内容,做出执行任务的决定。触摸:我们灵巧的双手来操作用户界面,包括按钮、键盘和触觉(振动)反馈,以及来自计算机设备的更多信息。听觉:声音作为内容(音乐/视频)使用的反馈,也用于指示用户界面的动作和专有声音。语音:我们说话是为了传达行动、感觉和命令。语音界面学习这些命令,并训练用户发出特定命令以完成任务。空间:界面可以对宏观运动(地球上的位置)和微观运动(挥手或竖起大拇指等)做出反应,以控制界面。

用户界面

因此,计算机增强了这些感知能力,使我们能够通过计算机以更高的效率、速度和准确性在生活中看到、触摸、听到、命令和操纵。

用户界面

人机交互系统的发展史是什么

人机交互系统的发展史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早期的手工作业阶段:在这一阶段,人需要适应计算机的操作方式,通过键盘输入和文本编辑的形式与计算机进行交互。这种交互方式的信息量有限,效率与易用性都较低,对使用者的技术要求也较高。

作业控制语言及交互命令语言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作业控制语言和交互命令语言与计算机进行交互。这种方式相比手工作业更为高效,但仍需要用户具有一定的技术背景。

图形用户界面(GUI)阶段:GUI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机交互的方式。它引入了桌面隐喻、WIMP技术、直接操纵和“所见即所得”的概念,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图形化的界面与计算机进行交互,降低了对使用者的技术要求,提高了效率和易用性。这一阶段还伴随着鼠标等交互设备的出现和普及。

网络用户界面的出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浏览器成为了人机交互的新界面。这种界面基于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和获取各种信息。网络用户界面的出现也促进了搜索引擎、网络加速、多媒体动画等新技术的发展。

多通道、多媒体的智能人机交互阶段:这一阶段的人机交互系统更加注重自然性和智能性。多通道交互允许用户通过语音、手势等多种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交互,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使得交互过程更加生动和丰富。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系统开始具备更强的学习和推理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意图和需求。

人机交互系统工作过程步骤

人机交互系统的工作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感知(Perception): 这一步骤涉及系统感知用户输入的能力。这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摄像头、麦克风等实现。例如,用户可以通过键盘、鼠标、触摸屏、语音命令或手势来与系统进行交互,系统需要能够感知和识别这些输入。

2. 理解(Understanding): 在这一步骤中,系统需要理解用户的输入。这可能涉及到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系统需要准确地理解用户的意图和需求,包括对用户输入的内容进行解释和分析。

3. 应答(Response): 理解用户输入后,系统需要产生相应的输出以响应用户。这可能涉及到显示文本、图像、语音、执行动作或提供反馈。系统的响应应该能够清晰地传达给用户,以便用户理解系统的交互状态和反馈信息。

4. 交互反馈(Interaction Feedback): 在人机交互中,反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完成,包括声音、光、振动等。反馈可以让用户知道系统已经接收到他们的输入并且正在做出相应的响应,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5. 学习与改进(Learning and Improvement): 一些高级人机交互系统可能会具备学习和改进的能力。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反馈不断改进自身的性能和适应用户的需求,以提供更个性化和高效的交互体验。

审核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