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fps能否成为VR眩晕的“关键门槛”?

描述

  日前,中国西交利物浦大学进行一项研究,揭示在多数情况下,VR场景刷新频率应大于或等于120fps,该数值被视为预防VR眩晕的关键临界值。这项研究检查了多种VR参数,如画面更新速率,分辨率,触觉反馈,以及模拟器适应不良状况之间的关联。其中,研究采用了小派 5K Super头显,其提供的最高刷新率可达180Hz。

  据悉,研究共招募了32位参与者,平均年龄介于18至51岁,男女比例均衡。每位参与者分别体验了60fps、90fps、120fps及180fps Hz的画面刷新率。实验数据表明,120fps刷新率能有效降低参与者恶心感受的机率,较之于60fps和90fps,其效果显著。然而,当刷新率最终升至180fps时,反而未能进一步减轻呕吐现象,因此,该研究认为120fps即是一个重要的临界点。

  须注意的是,本研究针对的是小派 5K Super头显,并不完全适用于其它设备。小派 5K Super头显的视角明显宽阔,且边缘画面存在几何扭曲现象,然而,这些特点都曾被证实对使用者产生恶心感具有重要影响。

  现今市场上,Counter-Strike VR、Quest 3 及Quest 2等独立式VR头显能够提供120Hz的刷新率,但仅限开发者模式,且使用率并不高。这主要源于手机芯片性能的局限,若每帧画面需在8毫秒内完成渲染将会对游戏质量和复杂度造成巨大限制。

  大部分Quest 2游戏采用的刷新率为72Hz,而Quest 3游戏中的部分已经提升至90Hz。然而,预计120Hz将成为独立式VR设备的主流标准仍需时间。

  至于PC端VR设备,某些简约游戏如节拍游戏(Beat Saber)等能借助高性能显卡实现120fps的渲染;但是对于较为复杂的模拟器游戏,则需依赖更为强大的高端硬件,诸如Valve Index支持144Hz模式,而Pimax 5K Plus甚至可达180Hz。

  实验结果虽尚不能断言其适用范围,但此研究对VR产业无疑敲响了警钟。行业不应安于Oculus Rift和HTC Vive首版时设定的90fps标准,更不必提Oculus Quest等独立式头显的普遍使用标准72fps。帧率应该像分辨率那样逐渐提高,以尽量减少VR眩晕的发生,使得广大消费者能充分享受虚拟现实带来的乐趣。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