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国防部发布最新投资战略,这两项传感器技术被投资!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使美国在21世纪保持安全,美国防部发布最新投资战略,12项领先发展科技,两项是传感器技术!

近日(3月8日),美国国防部官网公布了《2024财年投资战略》(INVESTMENT STRATEGY FOR THE OFFICE OF STRATEGIC CAPITAL),确定了战略资本办公室(OSC)重点关注的优先关键组件技术行业投资战略,这是美国最新重量级投资计划。

2022 年 12 月,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三世 (Lloyd J. Austin III) 启动了战略资本办公室 (OSC),OSC的使命是为美国国家安全吸引和扩大私人资本,从而确保美国对潜在对手的持久技术优势。

奥斯汀宣布发布《2024财年投资战略》,为战略资本办公室的第一份投资战略。该战略描述了OSC将如何实现其使命,并确定了优先的组件级供应链技术进行投资。

奥斯汀说:“我创建了战略资本办公室(Office of Strategic Capital),以促进美国私营部门对尖端技术的投资,这些技术将使美国在21世纪保持安全。“这一重要的投资战略将利用美国在创新和自由企业方面的核心优势来加强我们的工业基础,并投资于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技术领域。

OSC《2024财年投资战略》的第一项计划是小企业投资公司 (SBIC) 关键技术计划,该计划通过优先排序的方法,确定需要优先发展、集中精力科研的关键行业和供应链的投资,第一步将优先引导资金向这些技术领域的公司投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2项优先技术中,包含了传感器硬件、量子传感两大传感器技术:

•纳米材料和超材料(先进材料)

在 1 到 100 nm 之间任何尺寸的材料,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可能与块状材料不同。

•生物能量学(生物技术)

利用与高效应用的能量转换、储存和转移相关的生物过程和原理。

•合成生物学(生物技术)

使用技术设计、修改或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型生物系统。

•开放式无线接入网络(FutureG和5G)

开放式无线接入网络 (ORAN) 是移动网络架构的持续转变,它使服务提供商能够使用来自各种供应商的非专有子组件。

•传感器硬件(集成传感和网络)

捕获和测量物理输入(如光、温度、湿度、运动等)的物理设备,可转换为数据以供人或机器解释。

•组装、测试和封装(微电子)

通过先进的工具、机器和技术组装、封装和检查完全制造的微电子芯片的过程。

•材料(微电子)

用于微电子制造的关键部件、原材料和稀土元素。

•量子计算(量子科学)

量子计算利用量子力学原理,使用量子比特(可以使用原子实现),与经典计算机相比,实现指数级的计算加速。

•量子安全(量子科学)

量子安全是指开发和实现抵抗量子计算机攻击的加密方法和协议。

•量子传感(量子科学)

量子传感利用量子力学的原理和特性,开发出能够进行异常准确和灵敏测量的传感器。

•电池存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存储)

利用化学反应在电池内转换和储存能量来储存化学能的过程,如锂离子、铅酸和其他技术。

•太空服务和设备(太空技术)

与卫星和其他航天器发射和运行有关的服务,如卫星通信、地理空间情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空间加油和服务、通过空间发射快速全球运送货物,以及终端和接收器等相关地面设备。

传感器

这12项先进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先进材料、生物技术、传感技术、开发式网络、微电子、量子科学、新能源、太空技术等尖端科技,将是美国国防部未来重点投资并吸引私人资金投资的领域。其中,传感器硬件(集成传感和网络)、量子传感均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

通过这项政策,再次展现了美国对发展尖端传感器技术的高度重视。

世界第一大传感器强国!美国有多重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40年来政策、资金源源不断发展传感器技术!

美国传感器实力有多强?

目前,全球公认的传感器技术强国有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其中,美国是全球传感器技术实力、体量最大的国家,稳居全球传感产业TOP 1。

此前的相关报告显示,美国约占到了全球传感器产业份额的30%左右。

传感器

并且,在越高端的传感器领域,美国企业所占比例越多,以航空传感器为例,据航空产业网2023年发布《航空传感器市场专题报告》显示,全球航空传感器企业约150家,从地理分布看,美国的航空传感器企业数量最多,全球占比达到7成以上;其次是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

传感器

▲全球航空传感器企业分布(按国别),来源:航空产业网

毫无疑问,美国是全球传感器第一强国!为什么美国传感器实力这么强?

从美国国防部公布的《2024财年投资战略》最新战略中,我们可以窥视一二,里面12个优先发展技术方向就有两个涉及传感领域——传感器硬件、量子传感,美国传感器技术实力的强来自于美国政府及产业界对传感技术的重视。

现代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美国认为,计算机技术是核心,敏感技术、光电子技术是关键和重点,新材料、微电子技术是支撑和基础。通信与计算机结合,以及多元化、新技术的融合代表着美国信息技术发展方向。

美国著名商业杂志《福布斯》认为,当前,甚至今后几十年内,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和人们生活方式的10大科技产品,传感器列为10大科技产品之首。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早就声称世界已进入传感器时代,并在80年代初成立了国家技术小组(BGT),帮助政府组织和领导各大公司与国家企事业部门的传感器技术开发工作。 

美国国家长期安全和经济繁荣至关重要的22项技术中有6项与传感器信息处理技术直接相关。关于保护美国武器系统质量优势至关重要的多项关键技术之中,8项为传感器技术。美国空军2000年举出15项有助于提高21世纪空军能力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名列第二。

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简称NSF)发布特别报告《传感器革命》(The Sensor Revolution),指出发展传感器技术的重要性,NSF是美国独立的联邦机构,相当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担负着促进国家科学进步的责任。同时,NSF是美国大学、机构和智库基础研究的最大资金来源之一,因此NSF影响着美国基础科学的研究动向。

据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郭源生教授此前介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自2010年起,每年有69亿美元的财政预算用于发展高技术产业,其中为联邦政府所批准的物联网传感器基础研究项目提供大约20%的资金。

随着量子科技的发展,使用量子技术的量子传感器逐渐走向落地,2022年3月,美国国家科学和技术委员会(NSTC)量子信息科学小组委员会(SCQIS)率先发布了名为《将量子传感器付诸实践》的报告,宣布量子传感成为美国国家发展战略。

从1980年代开始,近40多年来,美国的资金、政策源源不断支持本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

最伟大的传感器制造技术——MEMS技术的诞生地,美国引领全球先进传感技术发展!

美国拥有庞大、成熟的工业基础,在源源不断的政策、资金支持体系的支持下,美国引领全球先进传感技术的发展!

MEMS即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利用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微机械加工技术,把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制造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集成系统,使现代传感器实现了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从而让传感器在智能时代应用广泛,是当今传感器最重要的制造技术。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等大学就从事MEMS领域的研究开发,佐治亚理工学院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等众多美国大学几乎都建立有自己的MEMS晶圆生产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凯斯西储大学等还开发用于MEMS研究的设备、仪器等,支撑其技术研究。

1987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发明了MEMS微马达,被认为是MEMS技术的开端。

六年后,1993年美国ADI公司的微加速度计产品大批量应用于汽车防撞气囊,MEMS正式走入产业化阶段。

在美国硅谷,围绕MEMS工艺技术为基础,根据不同行业和功能的需求,展开的不同封装结构的各种传感器产品创新,已经持续了近25年,形成的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各种类型传感器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得到了各行业的广泛认同与接受。

除MEMS技术外,美国亦引领全球先进传感器随机数的发展。据资料显示,美国约有1,300家生产和开发传感器的厂家,100多个研究院所和院校。

此外,美国科技公司也非常重视传感技术的开发,以及设备投入。

例如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固态传感器发展中心,每年用于设备投资就有5000万美元,拥有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单晶生长、加工、图形发生器,对步重复照像、自动涂胶和光刻、等离子刻蚀、溅射、扩散、外延、蒸镀、离子注入化学气相沉积、扫描电镜、封装和屏蔽动态测试等最先进的成套设备和生产线,而且是大约每三年左右就要更新其中大部分仪器设备,声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技术领先水平。

结语

美国国防部战略资本办公室 (OSC)的《2024财年投资战略》,再次让我们认识到,世界第一大强国对传感器技术的重视。

传感器作为高研发门槛、产出回报慢的高科技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40多年来,在持续不断的政策、资金支持下,美国才逐渐成长为全球传感技术强国,这对我们发展传感器产业具有启示作用。

而不止传感器技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下,提前预研、紧跟甚至领先世界先进水平进行科研对于保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过去被动跟随、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需要更加注重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创新驱动的科研机制。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