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如何对双调序列进行排序,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其特征是每次分割都是将原始的序列分成两个等长序列。
例如:原始序列长度为16,第1次分割将其分为2个长度为8的序列;第2次分割将第1次分割的排序结果(长度仍为16)分为4个长度为4的序列;第3次分割将第2次分割的排序结果分为8个长度为2的序列;第4次分割将第3次分割的排序结果分为16个长度为1的序列。
图中相邻的绿色标记和蓝色标记序列构成一组进行比较。
为进一步说明,我们定义操作符Å,如下图所示。
两个操作符Å由双向箭头连接,表示彼此之间共享数据,即下方的Å可接收上方的Å对应操作数op1,同时上方的Å可接收下方的Å对应操作数op2。
位于上方的Å输出op1与op2中的较小者,位于下方的Å输出op1与op2的较大者,简言之Å表示对两个输入数据进行升序排序。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图中虚线的含义。
可以看到op1与min(op1,op2)在一条直线上,op2与max(op1,op2)在一条直线上。
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数据其位置是相同的。
即若op1是0号数据,那么min(op1,op2)也必须放到0号位置上,这就是所谓的原位(In-place)运算。
在Å操作符的定义下,长度为16的双调序列的排序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第1列为二进制数,表示序列中每个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也就是地址,用于体现原位运算的特征。
整个排序过程分为4个阶段完成对应图中的Stage 0~Stage3。
在Stage 0中,Å的两个操作数的地址间距为8(例如,3来自0号地址,95来自8号地址);在Stage 1中间距为4;在Stage 2中间距为2;在Stage 3中间距为1。
审核编辑:刘清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