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系统试运行 采用“中国芯”

行业新闻

45人已加入

描述

  近日,国家正式对外宣布酝酿已久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试运行启动,这标志着我国自主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定位系统,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盟伽利略,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最主要的是,北斗导航系统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完全自主化,打破了美欧等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垄断。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北斗导航系统试用期间将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2012年底,北斗系统基本建成后将提供正式运行服务,届时覆盖区内定位精度达到10米。到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世界提供免费的服务。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用的ASIC硬件是结合了国产应用处理器的方案,这成为北斗卫星导航芯片一项重大突破。该处理器由我国本土IC设计公司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已实现规模应用,一举打破了电子终端产品行业普遍采用国外处理器局面。

  北斗卫星导航终端中采用的导航基带及射频芯片,是技术含量及附加值最高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在导航基带中,一般通过导航专用ASIC硬件电路结合应用处理器的方案来实现。

  此前的应用处理器多选用国外公司ARM处理器芯片核,需向国外支付IP核使用许可费用的同时,技术还受制于人,无法彻底解决产业安全及保密安全问题。

  而通过设立重大专项应用推广与产业化项目等方式,北斗多模导航基带及射频芯片国产化现已实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自己的应用处理器也在北斗多模导航芯片中得到规模应用。

  国产处理器大有作为

  目前,BD/GPS多模基带芯片解决方案中,卫星导航专用ASIC硬件结合国产应用处理器打造出了一颗真正意义的中国芯。该应用处理器为国内完全自主开发的CPU/DSP核,包括指令集、编译器等软件工具链以及所有关键技术,均拥有100%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其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多线程处理器架构,可共享很多硬件资源,并在提供相当多核处理器处理能力的同时,节省芯片成本。

  而基于该国产处理器卫星导航芯片方案的模块,是目前全球体积最小的BD/GPS双模模块,具有定位精度高、启动时间快及功耗低等特点,获得众多车载监控终端生产厂家认可,基于该模块生产终端的厂家已近百家,芯片目前已流片近十万片。

  同时,冉承其还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其他三大卫星系统的建设不完全一样。我国首先建设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有源定位和短报文特色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让你自己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之外,还可以将你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使你想告知的其他人获知你的情况。

  可以说,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终于走向了全面应用阶段,这是中国的骄傲。北斗系统的研制成功并开始应用必将全面提升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工业技术水平,并将实质的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改善中国的经济结构,强化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