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制造业外迁潮,深圳期待华丽转型

行业资讯

45人已加入

描述

 

  在过去几年中,越来越高的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已经让很多深圳的工厂选择离开。在制造企业离开之后,深圳的设计、贸易与物流企业,又会怎么样?作为深圳电子制造业的基石,深圳的设计公司又该何去何从?记者作了一些调查,感觉不乐观,制造企业搬离深圳,研发设计型企业同样也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深圳制造业铁定要向外搬迁

  2012年一开始,笔者利用小长假去了一趟深圳关外观澜大水坑村。

  出梅林关上梅观高速,驱车17公里不到15分钟再下高速,两公里外就到了观澜的大水坑村。几年前这里还是几百人口的小村子,但在三年年前搬过来一个非常大的知名的台资电子制造厂。目前该厂在观澜的工厂员工已经有35万之多,大水坑这个小地方几年前还是个几百人口的当地小村,随着这家工厂的建立而成为一个人口超过一般内地城市的工业城镇。这两年深圳的房价快速上升,带动了这里的房租翻番。

  早晚上下班,几条从厂房到宿舍区的路上挤满人,早上那些卖早餐的小店,生意好得都挤不进人。那些超市里和菜市场,一样地挤都挤不动。这样的景象与深圳福田区天安区附近城中村上下沙村上下班时过天桥那个繁荣景象特别地相似。

  “两年前这里的租金还相当便宜,我来这里的时候,一房一厅才两百块,房东们也还很友善。农历春节我们回家过年,房东主动免一个月房租给我们免费放东西。这样做是为了是来年的续租。但2011年这里的房租都翻倍地涨,不愿交房租的就被房东野蛮地赶走,没得商量。”一位该厂的十年老员工肖工对我说。“不过去年说是工厂要搬走,有二房东卷铺盖逃跑了,租客们去要钱吓得房东要跳楼。”

  现在又都在传言,这家工厂要在2012年全部搬至内地省份。这个热闹的大水坑村,接下来要面临巨大的危机。

  深圳市在2011年底的时候宣布要将深圳市的最低工资再次提升,特区内外的最低工资统一为1500元,并且社保、医保和住房公积金一个都不少。这样一来,企业要承担增加的人力成本、用地成本和暴涨的房租,这些深圳的工厂终于无法承受了。

  大水坑基本上就只有这一家大工厂,几年前地村民们集资盖了过百栋房出租,虽然这两年的租金暴涨,但如果这家工厂明年铁定搬走的话,这些靠租金过上好日子的村民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哪里能找到第二家这么大规模的工厂?

  从现状来看,深圳的腾笼换鸟政策已经成功了。深圳特区内基本上已经找不到工厂了。不少工厂从关内搬到沙井、光明、平湖,还有更多的企业直接选择离开深圳,近的去东莞松山湖、惠州工业园,远的就去了内地省份,甚至是去了越南。与深圳市政府制定的政策不同,东莞和惠州这两个邻居城市决定还是要拥抱传统工业,已经作好了准备来迎接深圳搬迁出来的工厂。

  工厂要搬迁,员工却不愿随迁

  “虽然工资看起来是涨了,但大家实际上都没有存到钱”。刚刚从一家李宁专场店中买鞋回来的老肖的同事老秦对电子工程专辑记者抱怨说。他也是老员工,今年三十五六岁。“前几天从网上买了一双鞋花了180元,但穿一天就发现脚臭,明显是假货。”

  新买的鞋虽然打了八折,但还是要360元。“这个鞋很漂亮,既能当户外鞋,也能当跑鞋”,价钱虽然贵了一倍,但老秦依然非常满意。他手里还拉了个小行李包,说是信用卡开卡送的免费礼品。

  来深圳多年了,大家都已经开始接受好的物质消费。iPhone、三星智能手机,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深圳的高价消费。要搬离深圳去东莞惠州,甚至是内地,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

  这家工厂的最低工资从2010年起就调至2000元,加上加班工资,即使是普工,每个月拿个3000元都一点不稀奇。虽然工人有涨工资,但伴随着的是当地的房租猛涨,物价飞涨,现在工厂员工每个月有几千块拿到手,同样是存不下来钱。现在观澜的房价均价在15000元以上,没买房的人也不会再想什么在深圳买房的事了。“深圳这个地方不是我们的根,我们一定还是要回到老家的。”老肖说。

  从上面传来的消息是工厂要搬走是铁板钉钉,观澜的员工要搬去山西晋城或是河南郑州,做的还是做苹果的iPhone、iPad和Mac。老肖说,老大们都已经说了不会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早年在龙华买了房,有的是技术好不愁在深圳找不到工。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员工绝大多数来自广东广西,或是湖南江西。晋城郑州都算是北方地区,南方人没有人愿意去。再加上晋城和郑州现在也招了不少人,老肖认为那些油水部门或是好岗位都已经是当地人的了,这些深圳的技术骨干们过去只有干活的份,难得有好日子过。

  老肖和老秦不约而同地想到:2012年最好是被工厂炒掉,拿到遣散费,退了上社保、医保和住房公积金,回老家去!

  深圳市这几年都在谈向香港和新加坡学习,制造业不再是支柱产业。深圳要大力支持发展金融、旅游、地产、设计与创意业、以及文化产业。就算政府不说要抛弃制造业,以深圳目前的高人力成本、高房价高地价,制造企业离开深圳,也应该是越快越好。

  工程师难招难养,研发设计企业也犯愁

  深圳目前有5条地铁,其中三条直接连接关内外,将宝安、龙华和龙岗与市中心区直接相通。虽然地铁开通是方便了市民的生活,带来的好处不须多说。但2004年开通第一条地铁线之后,深圳的房价从5,980元上涨至2011年的20,297元。可以说大多数2007年毕业没买房的大学生,基本上毕业后凭个人实力,也不要想在深圳买房的事了。

  元旦节前电子工程专辑与一些资深工程师举行了一个座谈,大家就现在深圳的工程师前景做了一些交流。

  戴工是一家公司的研发经理,深圳办公室有10多号人马。他要向集团企业的副总汇报,这家集团公司在惠州还有一家规模相当大的工厂,为三星手机代工。2011年第四季度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三星超过苹果排到世界第一。这个惠州的代工厂也不断地扩张。在赚取代工加工费的同时,他们一直在计划着做一些三星手机的周边配套产品,如蓝牙耳机。

  跟富士康在深圳的位置相比,在惠州的工厂想要建立研发团队要相对难度大很多。深圳的研发人员的薪水比惠州高很多,在惠州几乎就没有工程师同行可挖,到深圳挖工程师更是要增加很多薪水才可能挖得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惠州不是半导体元器件原厂和代理商的重点支持地区,绝大多数知名的原厂和代理商都选择在深圳开设办公室,要选择开设第二个办公室都会选择开到广州。哪怕是找一些元器件和配件,惠州也没有像华强北这样的市场。

  将研发公司设立或留在深圳,这是很多电子制造企业必不得已的选择,有的更是几乎就没有完整的研发部。像华为、中兴、创维、TCL或金立这样的知名大型知名电子企业,也都是在工厂外迁的同时将研发部选择留在深圳。

  不过,随着房价不断地暴涨,以及越来越多的工厂外迁,不少研发型企业也犯难了。

  从2007年开始的房价高涨,毕业生来深圳就再也安不下心了。 “现在我们发现,合格的工程师难招,我们觉得到深圳的工程师群体断层了。”参加座谈的杨工感叹道。

  一个工程师从大学毕业,至少要三年才能成为优秀合格的人才。但在三四年前,电子类大学生就不能安心地做研发了。原因是薪水跟不上房价,五六千的薪水在深圳是只能糊口,但养不起家。现在哪怕是刚毕业做过一两个项目,工程师就开口要五、六千的薪水,这还不能说一定能干好活。

  “我们还不要求这些新招的工程师能独挡一面,只要求能够安心干活。现在企业一培养出来工程师,就留不住了。现在小企业留人真的很难了,要做出好产品更是难上加难。”戴工感觉工程师队伍真的不好带。

  四年来的房价飞涨,将踏实做设计的深圳工程师刺激得不行。参加座谈的工程师们认为现在除创业外,还有两条路摆在他们面前。

  一是改行去做销售。座谈会上吴工表示,他现在做了几年开发MCU开发,主要是PC周边的产品开发。两三年前他在一个代理商做产品经理,帮助一家***芯片原厂打通了珠三角市场。但做起来之后,这家***原厂将代理权收回后他就没有机会了。这些台系厂商的MCU打价格战,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就会缩短供应链,自己直接做客户。吴工从开发转行直接做了销售。不过他坦承,现在PC周边他已经没有机会赚钱了。“利润实在太低,卖一块芯片赚不到三毛钱。”吴工摇头说。

  深圳中小设计公司的工程师另一条路就是投靠中兴华为。胡工毕业五年,在深圳做了五年研发。从安卓发布以来,他就选择做这安桌系统的研发,去年被一家深圳一家大公司看上,被高薪挖了过去。现在他房车在手,并且公司在国内的智能手机和平板做大后,他还拿到了公司的期权。

  大多数留在原来中小企业的工程师就没在那么走运了。深圳山寨手机在2011年整年的快速坠落,很多当年风光的设计公司都开始艰苦度日。2011年底不少公司选择精兵简政,或是员工减薪共度时艰。

  那现在小公司跟大公司相比,到底还有什么优势呢?

  深圳山寨机们的宿命

  “现在中小公司跟华为中兴这样的大公司相比,研发成本、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都没有任何优势。在深圳要留住好的研发人员,薪水肯定不能低。公司小谈不到合适的采购价格,甚至是生产成本也要高。你的定单小,价格一低,生产厂家排单就往后排。还有就是产品还一定要比大公司的卖得便宜,你说我们这些小公司怎么过?价格还卖得这么低,最后只有一条,就是比产品谁更滥。”在方案公司做产品经理的贾经理说,

  贾工的说法,一语道出了深圳山寨机们的宿命。

  创新原本是中小企业的生命,国外或是过去,那些芯片供应商都愿意支持中小公司,通过中小公司的创新,拓展更多的市场机会。国外的中小企业都是靠创新求生存。日本的丰田汽车或是美国的福特汽车,他们间接养活了一大批的创新型企业。这些日本或美国的中小企业,通过创新的技术或产品,要么能够在市场的特定领域求得生存,要么能够将技术产品卖给丰田福特这样的大公司,日子过得舒服,技术人员的努力都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以前中小企业不必用“比谁更贱”来寻求市场,但现在情况变成什么样呢?

  跟大公司合作,小公司真是与虎同行。座谈会上杨总对笔者表示:“深圳的小公司好不容易设计出一样好东西,与大公司去谈合作。大公司一看,这东西不错,我们自己也做一个。”一转身,大公司的产品比小公司的产品还先出现在市场上。小公司的创新根本得不到保障,哪怕是有专利也没有办法。

  谈到深圳中小研发公司的未来,杨工认为,深圳的中小研发公司已经没有未来。他认为,当创新得不到保护的时候,中小企业无论如何都已经处于劣势。深圳未来只能有华为中兴那样的大企业,小企业真的很难有机会了。从现实情况来看,过去的一年中,山寨手机的没落跟中兴华为手机的崛起是同一个时期,这一点真的应证了杨工的观点。

  同时杨工还认为,电子制造企业离开深圳已成定局,设计工程师最终还是要跟制造工厂走。深圳市的老师新加坡和香港当初都有着发达的电子制造业,但随着这些制造企业转移,这两个城市的电子设计产业也未成大局。深圳市是不是真的有资本抛弃电子制造业而做大设计产业,现在看来要下结论还为时太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