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商标中国遭遇“生死劫”

3G行业新闻

14人已加入

描述

美国苹果公司的iPad系列平板电脑自推出来一直风靡全球,然而近日在中国市场,却因商标权纠纷而遭遇“滑铁卢”:由于在与商标持有人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官司中一审败诉,唯冠科技借势发难,致使苹果iPad连日来在中国大陆市场遭遇史无前例的禁售、下架、“天价罚单和赔偿”等噩运……

“蚂蚁绊倒了大象。”在中国这个被苹果形容为“极其重要”的市场上,苹果iPad将何去何从?目前仍命悬一线。

各说各的理

一家是目前全球市值第一的高科技企业,一家是曾经的全球第四大平板显示器制造商,围绕着iPad商标权的归属,苹果与唯冠近年来纷争不断。

事件起因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左右。从当年开始,唯冠旗下的唯冠台北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iPad商标。2001年,唯冠国际旗下的唯冠科技(深圳)公司又在内地注册了两项iPad中国商标。当时苹果公司尚未推出iPad平板电脑产品。

当苹果开始策划2006年推出iPad时发现,iPad商标权归唯冠公司所有,于是以撤销闲置不用商标为由,在英国起诉唯冠台北公司。但这场官司以唯冠台北公司胜诉而告终。

2009年底,苹果公司与唯冠达成协议,唯冠台北公司将iPad全球商标以3.5万英镑(1英镑约合9.92元人民币)价格转让给苹果。苹果公司随后于2010年推出iPad产品。

然而,在iPad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时,却引发了一场关于iPad在内地商标权归属的纠纷。深圳唯冠称,iPad的中国大陆商标权归属深圳唯冠所有,苹果向唯冠台北公司所购iPad全球商标并不包括iPad中国商标。苹果随后把深圳唯冠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iPad中国大陆商标权归其所有。深圳市中级法院在2011年12月5日作出一审判决,驳回苹果公司诉讼请求。苹果随后又向广东高等法院提起诉讼。

近日,深圳唯冠趁势展开反击,向上海浦东新区法院申请禁售令,要求在上海地区禁售有苹果iPad商标的产品。公司同时正准备向海关提供材料,要求禁止苹果iPad进口和出口。此外,国内多地工商部门也开始介入调查iPad商标侵权事件。

对于这场日趋升温的iPad商标纠纷,IT业资深人士、古坦科技创始人石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唯冠握有iPad在中国大陆的注册商标权,使其在这场世界瞩目的商标权纷争中占得先机和主动。当初忽略中国大陆市场或者对当年签约文件的误读,使得iPad在全球销售火热的形势下将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商标绊倒中国淘金步伐?

目前,在苹果全球版图上,中国市场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虽然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生前从未到访中国,但中国消费者正在给苹果公司带来滚滚财源。眼下iPad商标战,却使苹果正在遭受不利冲击。

今年1月下旬举行的苹果财报电话会议上,苹果CEO库克强调了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中国市场对于我们极其重要,我们在不断地研究怎样进一步拓展这个市场。”

而2月14日由高盛主办的旧金山科技互联网大会上,库克在公开发言时表示,几年前中国只为苹果贡献了几亿美元收入,但去年在中国的营收已增长到130亿美元。这进一步证明亚洲市场出现爆炸式增长,特别是中国。

业界看来,目前iPad销售渠道遭遇封杀时,如果终审维持原判,苹果公司除了要对唯冠进行巨额的商标侵权赔偿外,可能还会面临巨额罚款。对于此次商标之争,苹果目前或许可以有三条道路选择:继续上诉,以期在二审扳回;与唯冠继续谈判,支付双方都能接受的商标转让费;苹果iPad换名后继续在中国大陆销售其产品。

对于苹果中国的此番遭遇,研发管理畅销书《华为研发》作者张利华认为,深圳唯冠开始行使法律手段要求各地法院制止销售iPad,这是一个好的开头——中国企业也可以靠商标知识产权,靠法律保护自己合法的知识产权赚钱。以前中国企业总是被外国企业告侵犯商标权,这一次中国企业终于可以从商标申请上大为受益。

不过,对于深圳唯冠与苹果的iPad商标战,目前也有不同看法。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春泉律师认为,根据一审判决书,苹果公司已经向唯冠国际购买iPad的事实确定无疑,只不过苹果无法证明唯冠国际的代理人是否有权代理唯冠中国,即iPad中国商标的注册人。唯冠钻法律的空子,或许能得逞得益,但代价或将是全球商界对中国商界诚信的再一次质疑与恐慌。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则在其微博中表示,“太过分了人家也可以不跟你玩。例如Gmail在英国和德国就因为商标问题,决定改名为GoogleMail。”

 

结局仍旧面临变数

作为近两年来国内IT市场最为引人瞩目的一桩商标权纠纷,苹果与唯冠的此次iPad诉讼目前仍在审理环节,二审将于2月底在广东省高院开庭。而唯冠在上海起诉苹果的官司预计也将在2月22日开庭,届时法院将召开听证会,并决定是否禁售iPad。

对苹果来说,类似的商标侵权官司其实并不新鲜,苹果此前曾多次遭遇过商标纠纷。例如,思科早于苹果推出了一款名为iPhone的产品,并因此引发纠纷,双方最终于2007年达成和解。再如,富士通曾于2003年注册了iPad商标,并将其用于该公司出品的一款手持扫描仪。后来富士通将商标转让给苹果,使其可以顺利将iPad用于在美国上市的平板电脑。

针对此次发生在中国大陆市场的这一商标权官司,苹果之前对外界一直低调应对。面对唯冠的步步紧逼以及各界的关注和问询,苹果中国在沉默多时后,终于在2月14日情人节当晚发布了公开声明。其中说到“多年前,我们购买了唯冠公司在全球十个不同国家的iPad商标权。唯冠拒绝承认和履行涉及中国部分的协议。香港法院已支持Apple(苹果)。我们在中国大陆的诉讼仍在进行中。”

值得注意的是,该份声明对外公布前,苹果公司当晚还通知亚马逊中国、苏宁易购等电子商务网站将iPad产品下架。

深圳唯冠代理律师马东晓随后针对苹果中国的声明回应称,香港法院从来没有表态支持苹果,并且苹果在香港起诉唯冠的诉讼现在还处于开庭前阶段,距离开庭遥遥无期。

iPad中国商标案最终结局如何目前尚不明朗。此事件连日来也引发了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称,深圳唯冠董事长杨荣山接受采访时说,公司一直在与苹果协商,现在还不能告诉具体的协商状况,因为这是商业机密,但到目前为止,苹果的态度仍然非常模棱两可。

“这场官司将如何继续尚不得而知,但对苹果来说,这种情况并不新鲜。多年来,苹果在诸多市场上往往既是原告也是被告。”该报道称。美联社报道说,中国是苹果公司增长最快的市场,与唯冠的商标纠纷将使其在中国的iPad销售复杂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