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傲居NFC安全芯片领域全球市场领袖地位

厂商新闻

5人已加入

描述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 IFX / OTCQX: IFNNY)是全球领先的NFC(近场通信)应用安全微控制器供应商。市场调查公司IMS Research的最新调查* (2012年1月)表明,英飞凌在NFC安全微控制器市场占有51.5%的份额。

  NFC非接触通信技术可将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变成钱包、票证和钥匙。作为主要供应商,英飞凌在NFC市场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以三种方式将NFC应用安全功能带给移动终端:通过用于SIM卡的NFC安全微控制器、通过作为移动电话电子元件一部分的嵌入式安全元件(Secure Element)以及通过可用作microSD卡等设备的安全元件。这使得英飞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如此灵活实现NFC功能的半导体制造商。英飞凌提供的NFC解决方案可满足针对安全微控制器的最严格要求,包括Common Criteria EAL 5+ “high”国际标准和EMVCo (Europay国际、万事达、Visa)认证。它们适用于各种借助移动终端实现的NFC支付应用。

  英飞凌的NFC安全微控制器已经使用在大多数NFC智能手机中。对于某些NFC安全微控制器而言,英飞凌使用了其屡获殊荣的“Integrity Guard”安全技术,该技术是专门针对要求实现超高保护水平的移动支付应用而开发的。这种安全技术意味着数据以加密形式进行存储,并在整个数据处理链中(CPU、内存、缓存和总线)依然保持加密状态。

  “我们非常高兴英飞凌的NFC安全芯片能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并且赢得了客户的高度信任。我们是全球唯一可以广博的安全解决方案组合支持各种NFC业务模式的半导体制造商。”英飞凌公司芯片卡与安全业务部总裁 Stefan Hofschen表示,“数据安全对于持续获得消费者信任和实现NFC业务模式成功不可或缺。利用英飞凌的安全微控制器,具有NFC功能的移动电话可实现安全、便捷和高效。这样,英飞凌就为安全移动支付这样的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据IMS Research的数据,2011年全球交付的NFC移动电话的数量为3500万部,到2012年底,这一数字将攀升至8000万部。比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这样的盛会将促进NFC技术的发展,并充分展示该技术在移动支付或访问控制等领域的益处。到2016年,移动支付将成为最流行的NFC应用。

  据IMS Research称,2011年交付的用于NFC手机的安全元件数量为4580万件。其中主要为嵌入式安全元件,总数达到2660万件,SIM卡和microSD卡等其他解决方案为1900万件和20万件。IMS Research预计从2011年到2016年,NFC安全微控制器市场的平均年增长率可达到94%。到2016年,作为NFC应用主要安全解决方案的嵌入式安全元件的份额将扩展到49%,SIM卡所占的份额为33%。市场研究人员预计2016年销售的所有移动电话中将有44%具备NFC功能。

  更多关于“Integrity Guard”安全技术的信息,请访问: www.infineon.com/integrityguard。

  更多关于NFC的信息,请访问: www.infineon.com/nfc。

  *数据来源: IMS Research调查 《NFC全球市场 – 2012版》, 2012年1月。其他供应商的市场份额:恩智浦31.8%、三星8.6%、意法半导体5.6%。

  关于IMS Research

  IMS Research是全球电子行业领先的市场研究和咨询服务独立提供商,致力于提供一流的市场研究报告、商业情报及咨询服务,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市场和作出决策。公司成立于1989年,如今拥有120多位分析师,客户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imsresearch.com。

  关于英飞凌

  总部位于德国纽必堡的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为现代社会的三大科技挑战领域——高能效、移动性和安全性提供半导体和系统解决方案。2010财年(截止到9月30日),公司实现销售额40亿欧元,在全球拥有约26,000名雇员。英飞凌科技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在美国苗必达、亚太地区的新加坡和日本东京等地拥有分支机构。英飞凌公司目前在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股票代码:IFX)和美国柜台交易市场(OTCQX)International Premier(股票代号:IFNNY)挂牌上市。

  英飞凌在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自1996年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1300多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亚太乃至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