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充电放电综合分析仪接线方法说明

描述

分析仪

显示屏

分析仪分析仪

2.3简易按键(触摸有问题时,可以使用)

分析仪分析仪

2.4单体电压采集器(简称:单体模块)(选配)

   2.4.1单体电压采集器与主机通讯方式有两种:

  1. 无线通讯方式;无线模块需使用天线。
  2. 不能使用在电磁屏蔽及强电磁干扰场合;
  3. 主机与无线单体模块距离范围应在1m到20m之间;
  4. 要接好主机和无线单体电压采集器的天线;

b.  有线通讯方式;有线模块需通过USB线相互连接。

   2.4.2单体模块根据所能监测电池节数分为两种:

         a、24节单体模块。

       b、6节单体模块。

   2.4.3单体模块接口说明(以24节单体模块为例):

分析仪分析仪

2.4.4单体模块连接步骤:

         ***步:确定整个电池组需要使用单体模块数量:

  1. 模块数量=整个电池组节数÷一个单体模块所能监测节数,未整除的,模块数量需要加1.
  2. 举例:电池组电池节数110节,配置的单体模块所能监测24节,110÷24=4.58个,未整除,所以需要使用的模块数量=5个。

第二步:连接单体模块与电池的连线。(单体模块从1号模块开始)

  1. 单体模块与单体电池连接,请用户按照对应的电池编号进行采集连接!先采集线与电池的连接,后给模块供电。
  2. 电压采集线与电池接线顺序为:以电池组负极为接线起始端,从电池组负极开始按照“黑00、红01、红02-----红23、红24”依次接线。使用多个单体模块时,按单体模块编号,从前到后,单体模块所有采集线全部连接上,***一个模块多余的采集线,不用连接。
  3. 接线完成后先检查接线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将航空接口和采集器的“采集口1和采集口2”相连接;采集口1对应12芯线束、采集口2对应13芯线束。
  4. 单体模块的供电电源,单体模块的供电电压是“8V~18V”,由电源口单独供电,将2芯电源线接到“8V~18V”电源上,注意红正黑负不要接反,确认无误将2芯航空头和单体模块的“电源”口相连接。电源取电方法,假如当前测量的电池组的单体电压是2V,通过5节电池取电;单体电压是6V,通过2节电池取电;单体电压是12V,通过1节电池取电。注意,每个单体模块都需要供电。
  5. 单体模块供电后,对应模块上单体电压指示灯闪烁正常。
  6. 举例如下:
  7. 以24节2V电池为例,接线如下

     

分析仪分析仪

图2.4.4  24节2V电池与1个单体模块连接图

b.   以8节6V电池为例,只接采集口2的前9芯,多余的4芯不用连接,接线如下

分析仪分析仪

图2.4.4-1  8节6V电池与1个单体模块连接图

c.  以4节12V电池为例,只

只接采集口2的前5芯,多余的8芯不用连接,接线如下:

分析仪分析仪

图2.4.4-2  4节12V电池与1个单体模块连接图

d.  若整组电压为220V电池组有110节2V电池,计算需要的模块是110÷24=4.58个,需要5个模块,***一个模块只需要测14节电池;连接通讯接口,接线如下

分析仪分析仪

图2.4.4-3  多个单体模块与电池连接图

 

 

第三步:如果单体模块是有线通讯,请将USB线连接到各单体模块与主机;无线方式请将天线连接好。

分析仪分析仪

图2.4.4-4  有线通讯口接线图

2.5主机接线说明

2.5.1接线、拆线原则

  1. 测试前接线时应按照“先仪器,后电池和充电机”的顺序进行接线,即:先接仪器端的连线,后接电池充电机端的连线。
  2. 测试完毕,用户拆线时应按“先电池和充电机、后仪器”的顺序进行拆线,即先拆电池充电机端的连线,后拆仪器端的连接。

2.5.2 充放电缆的连接

分析仪分析仪
  1. 充放电电缆线将测试仪的“H---M---L接口”与充电机和电池组并接。
  2. 全在线充放电时:“H”(红色)接充电机(整流柜)正极,“M”(红色)接电池组正极,“L”(黑色)接充电机负极。 严禁接反!
  3. 离线放电时:“H”(红色)不用接,“M”(红色)接电池组正极,“L”(黑色)接电池组负极。 严禁接反!

2.5.3 连接测试仪供电220V电源线。

2.5.4 请用户仔细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注意电池端子、电压采集线端子、充放电电流线缆端子正、负极接线是否正确,严禁接反!

2.5.5 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测试仪开始工作

2.6电量采集(选配)

  1. 测试仪工作于在线监测时,电量采集器用于监测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
  2. 测试仪工作于放电测试时,电量采集器用于测试用户设备的放电电流。
  3. 电量采集器指示方向为电池组充电电流方向,请勿接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