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三表中晶振的应用

描述

三表发展行业现状分析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智能计量表正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标准。这些智能表不仅能够提供详细的能源消耗数据,还支持远程读表和高效的公用事业管理,极大地提升了能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智能计量表,包括水表、电表和燃气表,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和通信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为公用事业公司和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监控和管理手段。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计量表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如远程控制、故障诊断、数据分析等,这些都为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支持。

各类计量表中各模块分解(以电表为例)

 

现代电子计量表通常由多个关键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共同协作,确保计量表的精准和高效运行。以电表为例,最基本的模块包括电压和电流采样模块、模数转换(AD)模块、显示模块、微控制单元(MCU)主控、电源模块以及用于数据记录的只读存储器(ROM)等。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电表还集成了时间保持模块、通讯模块等高级功能。

只读存储器

在这些模块中,晶振作为提供时钟信号的关键元件,确保了数据采样的准确性和通信的同步性。晶振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对于电表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如上图所示,三相电流、电压的使用数据经过采样模块、数据整合后传向CPU,目前国内的IC大多采用复旦微、上海钜泉、锐能微等等,他们主要负责处理ADC提供的信号、计算使用量并执行其他功能,同时也配合数显、存储、按键、向外传输以及时钟等模块来实现各自的工作,其中主控、传输(例如wifi、zigibee、蜂窝、蓝牙等)、时钟上,MCU主控模块通常选择24MHz、24.576MHz的晶振作为基频,以实现流畅的计算和数据处理工作。实时时钟(RTC)模块中,32.768kHz的晶振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分离式还是一体式RTC,其内核都包含了一颗晶振。而在传输端,晶振的频率则取决于所选的传输芯片,如Wi-Fi、蓝牙等,常见的频率有26MHz、38.4MHz、40MHz等。

在电表中使用的晶振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性能要求,包括宽温度范围、长寿命、高一致性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这些要求确保了电表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稳定运行,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泰晶科技(股票代码:603738)作为一家领先的晶振制造商,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丰富的生产经验,能够提供满足此类要求的高质量晶振产品。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