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款电气设计常用的接线图

工业控制

1127人已加入

描述

老电工从业多年,总结出来的接线方法。

电动机

01 电动机接线    

一般常用三相交流电动机接线架上都引出6个接线柱,当电动机铭牌上标为Y形接法时,D6、D4、D5相连接,D1~D3接电源;为△形接法时,D6与D1连接,D4与D2连接,D5与D3连接,然后D1~D3接电源。可参见图1所示连接方法连接。

电动机

▲图1 | 三相交流电动机Y形和△形接线方法▲

02 三相吹风机接线    

有部分三相吹风机有6个接线端子,接线方法如图2所示。采用△形接法应接入220V三相交流电源,采用Y形接法应接入380V三相交流电源。一般3英寸、3.5英寸、4英寸、4.5英寸的型号按此法接。其他吹风机应按其铭牌上所标的接法连接。

电动机

▲图2 | 三相吹风机六个引出端子接线方法▲

03 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    

单相电动机接线方法很多,如果不按要求接线,就会有烧坏电动机的可能。因此在接线时,一定要看清铭牌上注明的接线方法。

图247为IDD5032型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方法。其功率为60W,电容选用耐压500V、容量为4μF的产品。图3(a)为正转接线,图3(b)为反转接线。

电动机

▲图3 | IDD5032型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方法▲

04 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    

电动机

▲图4 | JX07A-4型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方法▲

图4是JX07A-4型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方法。电动机功率为60W,用220V/50Hz交流电源、电流为0.5A。它的转速为每分钟1400转。电容选用耐压400~500V、容量8μF的产品。图4(a)为正转接线,图4(b)为反转接线。

05 单相吹风机接线    

电动机

▲图5 | 单相吹风机四个引出端子接线方法▲

有的单相吹风机引出4个接线端子,接线方法如图5所示。采用并联接法应接入110V交流电源,采用串联接法应接入220V交流电源。

06 Y100LY系列电动机接线    

目前,Y系列电动机被广泛应用。Y系列电动机具有体积小、外形美观、节电等优点。它的接线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形,它的接线端子W2与U1相连,U2与V1相连,V2与W1相连,然后接电源;另一种为Y形,接线端子W2、U2、V2相连接,其余3个接线端子U1、V1、W1接电源。接线见图6。

电动机

▲图6 | Y100LY系列电动机接线方法▲

07 低压变压器短路保护线路    

目前,机床的工作灯、行灯都采用低压变压器提供36V安全电压,由于灯具在使用中经常移动,极易发生短路故障,造成熔断器熔断甚至烧坏变压器。如果使用36V小型中间继电器或36V交流接触器做变压器的通断开关,可避免烧坏变压器。线路如图7所示。

电动机

▲图7 | 低压变压器短路保护线路▲

工作原理:闭合S后,按下按钮SB1,变压器得电输出36V低电压,使得继电器或交流接触器KA吸合。放松按钮SB1后,KA自锁触点使KA保持吸合,继续给变压器接通电源。如果变压器次级发生短路故障,继电器线圈电压为零,此时KA便失电释放,将变压器电源断开,保护变压器不被破坏。

08 双速电动机2Y/2Y接线方法    

图8所示是2Y/2Y电动机双速定子线组的引出线接线方法。

按图8(a)连接是一种转速,按图8(b)连接得到另一种转速。

电动机

▲图8 | 双速电动机2Y/2Y接线方法▲

09 直流电磁铁快速退磁线路    

直流电磁铁停电后,因有剩磁存在,有时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必须设法消除剩磁。图9中,YA是直流电磁铁线圈,KM是控制YA启停的接触器。KM吸合时,YA通电励磁;KM复位时,YA断直流电,并进行快速退磁。

快速退磁的工作原理是:直流电磁铁断电后,交流电源通过桥式整流器和YA向电容C充电,随着电容C两端电压的不断升高,充电电流越来越小,而通过YA的电流又是交变的,从而使电磁铁快速退磁。电容C的容量要根据电磁铁的实际情况现场试验决定。R为放电电阻。

电动机

10 防止制动电磁铁延时释放线路    

采用交流电磁铁制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有时会因制动电磁铁延时释放,造成制动失灵。造成电磁铁延时释放的原因是接触器的主回路电源虽被切断,但电动机由于剩磁存在,定子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加在交流电磁铁上,使电磁铁不会立即释放。解决方法很简单,只要在交流电磁铁线圈上串入一个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使得断开电动机电源的同时断开电磁铁与电动机绕组线圈,即可使电磁铁立即释放。线路参见图10。

线路中YA为制动电磁铁,在通电后,制动解除;在断电后,YA立即制动。

电动机

▲图10 | 防止制动电磁铁延时释放线路▲

审核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