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PLC:继电器电路到梯形图的转换技巧

工业控制

1221人已加入

描述

梯形图结构 1.从继电控制电气原理图到梯形图 梯形图是目前用得最多的PLC编程语言,也是要求所有学习PLC控制技术的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语言。

梯形图编程语言习惯上叫梯形图,它源自继电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的形式,也可以说,梯形图是在电气控制原理图上对常用的继电器、接触器等简化了符号演变而来,图3.2-1为 电动机启动停止的继电控制电路图和 PLC控制的梯形图。

接触器

不难看出,它们图形结构形式极其相似,似乎有着 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的相似之 处如下: (1)在图形结构上两边都有两条竖直线,由左到右是输出与输入之间的控制关系。全部 图形就是由这些输出,输入控制关系,依次由上到下排列组成。 (2)它们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控制关系都是开关量逻辑控制关系,因此,梯形图的分析 方法基本上和继电控制电路图类似。 正因为梯形图和继电控制电路图有着相似的对应关系,所以易被电气技术人员学习、理解和使用。但梯形图与继电控制电路图虽然在图形结构逻辑关系分析上极其相似,但由于PLC 在结构、工作原理、图形表示都和继电控制系统截然不同,因而它们之间必定存在许多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如下: (1)在继电控制图中,所有符号均表示器件实体。按钮、开关、接触器、电磁阀等,而且,符号表示也会有区别,而在梯形图中,不存在器件实体,其符号表示的是PLC内部称之为编程元件的“软继电器”,表示也大为简化,所有“软继电器”的触点,均为常开、常闭两种表述。 (2)在继电控制图中,可以根据电流的流向来判断负载元件是否得电或失电。

在梯形图 中,不存在所谓的电流,但可以按电流的方法,假设有一个“信号流”(又叫能流)从左到 右、自上而下流动,根据信号流的流向来判断输出继电器的线圈(或指令)是否被驱动(或 执行)。 (3)在继电控制图中,线圈得电和触点动作是同时进行的(并行),而在梯形图中,其 工作是逐行扫描进行的(串行),因而其触点并不和线圈同时工作,这一点在通常情况下差 别并不大而在响应要求较高时,则会明显不同。初学者对这一点可能不是很清楚,现举例加以说明。

图3.2-2(a)为继电控制,图中,当线圈KM 得电时,其触点KM(图中有4个)和线圈KM 是同时动作的,线圈和触点的动作是不分先后的,即为并行工作方式。图3.2-2(b)为梯形图控制,图中,当输出Y0被驱动后,其相应的触点(图中有4个)是按照 PLC 地扫描工作方式分别是先后动作,而不是同时动作的,即为串行工作方式。这种串行工作方式对梯形图的控制结果是有影响的。

接触器

(4)在继电控制图中,继电器的触点是有限的。而在梯形图中,软继电器的触点使用的是无限的。但在梯形图中线圈只能出现一次,不允许重复使用,这一点倒是和继电器控制一样。 初学者可以通过继电控制电路图切入梯形图,但一旦入了门,则必须完全离开继电控制 电路的思维方式,用PLC串行工作的思维方式去理解、阅读和设计梯形图程序。  

审核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