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交错式LLC谐振转换器设计

变流、电压变换、逆变电路

300人已加入

描述

  LLC串联谐振转换器(SRC)自问世以来由于其特殊的性能表现,使其成为非常普遍的拓墣,特别是其效率和功率密度远远优于其它的DC-DC转换器拓墣。然而,由于它不包含电感输出滤波器,而在输出级仅需一个电容滤波器,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在输出电容产生高纹波电流。因此,LLC-SRC可作为高电压和低电流的理想应用,如PDP持续电源。

  当然,它也适用于中电压和中电流应用,如LCD电源,但必需在输出级使用许多并联的极低ESR电容器,以减少输出纹波电压,以及输出电容的电流应力。由于输出电容的高纹波电流可能导致输出电容煺化,并降低DC-DC转换器的使用寿命,最近新开发的两相交错式LLC DC-DC转换器,可望显着地减少输出电容中的输出纹波电流。

  理论上,两相交错作业的输出纹波电流大约为传统转换器的1/5。然而,这并不足以用于极高电流应用,如电动汽车的功率转换器、电池充电器或伺服器电源等等。

  本文在此提出一种新型叁相交错式LLC谐振DC-DC转换器设计。该转换器包含叁个普通LLC谐振DC-DC转换器,每个转换器分别以π/3相位差运作。因此输出电容的纹波电流得以显着减小,并且延长转换器的使用寿命。为了确保所提出转换器的有效性,本文使用1kW(12V/84A) DC-DC转换器塬型进行试验,并展示测试结果,结果证明在低电压和高电流输出条件下该方案的有效性。

  本文提出的电路架构:叁相交错式LLC-SRC的电路图以及等效单相运作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理论波形如图2所示。两种谐振电路的组成依照负载状态:一种是无负载下由Lr、Lm、和Cr组成,另一种是大量负载下由Lr和Cr组成。因此,需要针对两种不同的谐振频率分别依照以下公式进行分析:

  DC-DC转换器

  图1: 叁相交错式LLC-SRC。

  DC-DC转换器

  品质因数(Qs)由以下公式导出:

  DC-DC转换器

  (3)

  在此处,n=N1/N2,Zr1为fs=fr1时的特性阻抗,Ro=Vo/Io。如果开关频率低于第一个谐振频率fr1时,次级整流器可以进行软换向,那么,反向恢復损耗则可以忽略。在低电压高电流应用条件下输出电容的纹波电流ΔIc将会极高。我们假设Imax - Imin = ΔIc。那么,纹波电流的比例可按以下公式确定:

  DC-DC转换器

  (4)

  当开关频率fs = fr1,输出电流Io由以下公式导出:

  DC-DC转换器

  (5)

  即使为了确保更长的使用寿命而必须抑制电容的电流应力,LLC-SRC电容纹波电流也必然会很高,因为它的输出滤波器仅包含了电容。然而,如果应用交错控制技术,就可以显着地减少LLC-SRC的输出纹波电流。当开关频率fs与第一个谐振频率fr1相同,非供电时期,图2中的t2~t4则可以被忽略。

  DC-DC转换器

  图2:单相运作的理论波形。

  在fs = fr1条件下,计算从单相到六相LLC-SRC交错运行的纹波比。其结果显示以叁相交错运行的纹波电流大约为单相运行的1/11。

  实验结果与结论:为了验证叁相交错式LLC谐振转换器的有效性,我们所进行的实验是使用一个1kW的叁相交错式LLC谐振转换器,其中,输入电压为400V,输出为12V/84A。我们为叁相交错作业建置的控制方案如图3所示,谐振参数如表1所示。图4则显示谐振电流的波形和电容在全负载条件下的纹波电流。不同相位之间的相位差为60°,测量到纹波电流ΔIc为20.4A和%ΔIc 为24.3%。

  DC-DC转换器

  图3.叁相交错式控制方案。

  DC-DC转换器

  表1. 谐振参数。

  DC-DC转换器

  图4. 电容的谐振电流和纹波电流。

  即使因为非供电时期以及谐振电流中的不平衡,所获得的纹波电流比与计算结果不同,但还是验证了透过交错运作可以显着地减少输出电容的纹波电流。因为对于每一转换器的负载状况,DC增益特性必然是不同的,在相位间产生了电流不平衡。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运用相位管理功能的负载共享方法。

  本文提出了多相交错式LLC-SCR及其控制策略。因为透过交错运作可以显着地减少输出纹波电流,这特别适于低电压且高电流的应用,例如伺服器电源系统,而传统的LLC-SRC通常只适用于高电压低电流应用。透过减少电流应力,可以使用一个较小的电容并且可以延长电源的使用寿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