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参展第十四届交博会,数智赋能交通管理提质增效

描述

2024年4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交博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会期间,华为展台全面展示了道路交通数字化路网、交通管理数字化治理的关键技术和创新应用,并以“数智赋能交通管理提质增效”为主题举办专题研讨会,与行业领域专家、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探讨交管数智化发展趋势,分享思考与实践。华为交通智慧化军团副总裁王国钰出席大会,并在主论坛发表演讲。

数字赋能智慧交管

助力交通安全畅通

智慧交管正处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华为致力于将先进ICT技术与交通场景紧密结合,联合伙伴打造端到端解决方案,助力交管行业客户系统性地解决转型中的难点和关键点,与客户、伙伴携手构建更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

在2024年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创新与合作大会上,华为交通智慧化军团副总裁王国钰在“数字赋能智慧交管,助力交通安全畅通”主题演讲中表示,华为深耕交通行业20余年,以道路通行畅通、交通安全与应急处置等核心业务需求为驱动,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一个开放、灵活、安全的基础设施平台。面对交管前端设备算力不足、数据需要精准识别与多应用系统需要统筹管理的三大难题,华为基于“交通智能体”稳定架构,将感知、联接、云、计算、大数据、AI应用等多种技术有效整合,构建一个开放的立体感知、多域协同、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智能系统,实现云、网、边、端高效协同,应对交通管理多样化的需求和挑战,助力交管部门加强执法流、打通信控流、加速指挥流。

华为

“交通智能体”技术架构

面向未来,华为将以交通智能体为依托,打造全业务领域、全技术架构、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打破数据孤岛、业务孤岛,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融合互联,让道路交通更安全、更畅通、更高效。

全栈方案展示

赋能交管数智升级

华为展台以“车畅其路、人悦其行、数智其赢”为主题,在“交通智能体,加速行业智能化”、“数智底座,做厚行业黑土地”、“技术创新,场景探索与实践”3大展区,展出了20余个方案与创新应用,充分展示了华为对交管领域场景的深入理解、强大的技术积累与丰富的行业实践。

在“交通智能体,加速行业智能化”展区,华为围绕“信控、指挥、执法”三大核心业务,结合交通工程与数字技术,通过精准感知、全量认知,助力交通管理提质增效进行了展示。在信控领域,广东某市部署华为全息路口智能信控方案,自适应优化效果明显,晚高峰排队长度减少到100m+、平均停车次数下降到1-1.5次。在指挥领域,江苏太仓应用华为方案,打造“全光+全息”的路口示范,根据使用实测数据显示,路口网络故障率下降42%,故障修复时间缩短52%,有效降低路口设备网络运行风险;全息技术采集的车辆轨迹准确率>95%,事件检测率>95%,助力缓解了交通问题。在执法领域,针对电动车管理,华为通过电警卡口算法升级,实现部署当月,电动车未佩戴头盔比例下降13.5%,事故率下降6%。

在“数智底座,做厚行业黑土地”展区,华为展示了在行业感知领域的诸多新技术突破。新一代AI超微光摄像机和系列化违停执法球机,可有效解决电警卡口光污染、同杆设备多、设备运维难等问题。新一代AI超微光摄像机实现了绿色环保补光、无光污染、电警智能多合一、电警卡口流量事件等多算法合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识别算法二合一;全彩违停球可实现全天真彩,保障全天违停执法;双目雷视一体机可实现超远、超宽、超精准感知道路流量和排队数据,赋能路口实现动态绿波带和信控自适应。同时,华为云网安一体化安全方案,可阻断非法接入,识别仿冒、私接等行为,有效保障网络安全。

在“技术创新,场景探索与实践”主题展区,华为展示了人工智能、大模型、5.5G等创新技术在交管行业的应用。基于华为云盘古和生态伙伴打造的“城市交通大模型”,依托万物检测、万物理解能力,构筑全新的城市交通智能底座,可提供视频检索和视频摘要能力,实现实时、全面交通深度感知理解,随时随地高效协同指挥和更精准的交通组织优化,助力城市交通治理智能化。秦岭秦川交通大模型、5.5G智慧道路通感一体、面向未来的万物互联技术方案,进一步展示了华为在交管行业持续探索的最新实践成果。

车畅其路、人悦其行

数智其赢

为了进一步加速交管工作现代化应用实践,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华为同期举办了“数智赋能交通管理提质增效”研讨会,五十余位交管领域的业界专家,合作伙伴齐聚一堂,就智慧交管建设实践与思考展开讨论,与会嘉宾共同分享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实践,共话行业发展新未来。

未来,华为将持续加强在交通行业的研究及投入,为场景找技术,联合伙伴,共同构建交通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底座,以核心技术助力行业智能化发展,与客户、合作伙伴一起携手共创行业新价值,共建交通强国!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