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高海拔山区电力巡检,2h外业+内业齐活!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电力建设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形成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和华南电网共6个跨省区电网。为满足社会需求,国家电网正在进行超高压大容量电力线路扩建,线路将穿越各种复杂地形,对电力设施安全性、可靠性及其运行状态的实时性监测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电力线路检测的精度和效率,是困扰电力行业的一大难题。

一、项目背景

云南电力单位需对某山区电力塔基位置进行测量规划,同时对电力线路进行障碍物巡检监测。

二、痛点分析

云南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平均海拔约为2000米,大多数输电线路分布在崇山峻岭中,地理环境复杂,植被覆盖严重,传统人工巡查需翻山越岭,利用普通仪器或肉眼来巡查设施,现场勘查难度大、劳动强度大,难以获取有效真实地形,尤其是遇到电网紧急故障和异常气候时,难以快速精准完成输电线路巡查,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电网建设与发展的需求。

三、实施方案

利用PM-1500机载激光测量系统搭配飞行平台构建高空优势,快速采集电力线沿线高精度激光点云和正射影像数据,通过一体化后处理软件Hi-LiDAR可轻松获取成果级点云数据及测区DEM/DSM等成果。

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

四、作业过程

激光雷达

▲技术路线图

1.前期准备

确定电力巡检的范围和要求,包括巡检线路、设备类型等。确认巡检时间和天气条件,尽量选择晴朗干燥的天气,以获得更好的数据效果。确认机载激光测量系统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检查激光扫描仪、定位设备、数据处理系统等。

激光雷达

2.航线设计与规划

根据巡检范围和要求,设计巡检航线,确定飞行高度和巡航速度。将航线输入地面站,确保无人机可以按照预定路线自动执行任务。

激光雷达

3.电力巡检无人机操作

按照预定路线进行巡检,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设备完成数据采集任务。在采集过程中,实时监测数据质量,确保采集的数据准确无误。

4.数据采集与处理

通过激光雷达设备获取输电线路走廊内地形、地貌、地物(植被、建筑等)、杆塔、导线、绝缘子、金具等点云数据。利用Hi-LiDAR后处理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输电线路沿线的三维地形。

5.成果分析与应用

根据三维模型,可进行地形分析,包括塔基所在位置、周边环境、高差大小等,通过以上数据实现电力线路与周边地物空间距离的高精度实时测量分析。

激光雷达

五、成果展示

结合数据进行线路工况缺陷分析检测、净空排查、线路交叉跨越分析、塔杆定位、弧垂分析、线路不同工况模拟及检测,自定义配置规程参数并自动输出分析报告,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使用。

整体点云效果——“真彩点云”

激光雷达

具有三维坐标的点云成果

激光雷达

获取电力杆塔与线路的同时获取树木及林下地形数据

激光雷达

DEM

激光雷达

安全距离分析

激光雷达

交叉跨越分析

激光雷达

树木倒伏分析

激光雷达

电力线弧垂分析

激光雷达

六、项目总结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具有非接触式测量和作业效率高的优势,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输电线路的测量和规划,在大幅提高效率的同时保障作业安全。PM-1500机载激光测量系统具有高点频、高线频、高精度、高集成度、国产化的特点,可快速完成:

1.故障巡线:可快速、精准定位电网及其设备的故障点;

2.常规巡线:可代替传统人工巡检,提高巡线效率,降低巡线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减小人员作业危险系数;

3.获取线路走廊高精度三维空间信息及高分辨率的真彩色影像数据,可实现线路交叉跨越高度、树高房高、线路与周边地物空间距离的高精度实时测量分析等;

4.通过周期性获取的线路走廊植被点云的分析,可动态监测植物的生长情况,模拟植被生长状态,预先获取线路净空内树木的超高量,以满足规范安全运行要求。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