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浮充电原理的电池充电器电路

描述

自动电池浮充电器电路:

本文旨在开发一种采用浮充电原理的电池充电器电路。漂浮充电器也称为智能充电器、维护充电器或蓄电池充电器,因为它以与电池自放电相同的速率为电池充电。

使用浮充电器的主要原因是,它可以保护电池免受过度充电和深度放电的影响。因此,您可以无限期地将浮充电器电路连接到电池,即无需断开充电器电路与电池的连接。“自动电池浮充电器电路”项目旨在为12V密封铅酸电池充电。

自动电池浮充电器电路说明:

电路如图1所示。为了描述,我们将整个电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整流器部分 | 自动电池浮充电器电路

本部分围绕降压变压器和桥式整流器设计。我们在这里使用了 230V 至 15V、1A 变压器,将交流电源降低到 15V
交流电。该降压电压(15V)使用桥式整流器更改为脉动直流电。桥式整流器围绕四个整流二极管构建。电容器 C1滤除直流电的脉动部分并平滑波。

电池充电电路

限流电路 |自动电池浮充电器电路

限流电路围绕 LM317 (IC1) 可变电压调节器 IC。在这里,我们设计了 0.3
安培的限流电路,因为电池数据表建议这样做。为了设计限流电路,我们必须计算电阻R的值1.

电池充电电路电池充电电路电池充电电路

通常,在市场上,电阻值 4.1667电池充电电路 不可用,因此我们使用了最接近的电阻值,即 4.7电池充电电路

如果我们使用 4.7电池充电电路 电阻,则电流限制为

电池充电电路

稳压器电路 |自动电池浮充电器电路

稳压器电路也围绕 LM317 可变稳压器 IC 构建。假设,最大充电电压将为 13.75V,我们使用二极管来阻挡电池的反向电压,因此我们产生了
13.75V + 0.7V 的输出

因此电池充电电路

计算 V 的标准公式外是

电池充电电路

在这里,我们设计了14.45的电路,因此我们必须找到电阻R的值1和 R2

电池充电电路电池充电电路

为了获得 2320 的值,电池充电电路我们制作了 1.5电池充电电路 和 820 的系列组合电池充电电路

因此电池充电电路

电池充电电路电池充电电路电池充电电路

自动截断段 |自动电池浮充电器电路

截止部分的电路围绕运算放大器 LM358 构建。运算放大器 LM358
配置为比较器模式。开环操作下的运算放大器确实是一种基本的比较器电路,用于比较其输入端的信号。比较器可用作同相或反相电路。在这里,我们使用了邀请电路。对于操作,V在施加于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基准电压(VR)
连接到反相输入。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器输出将处于“高”(或 1)状态 (= + VZ) 当 (V在– 五R) 》 0;它将处于“低”或“0”状态(=-VD)
否则。

当电池充满电时,继电器会断电,反之亦然。

继电器开关电路 |自动电池浮充电器电路

该开关采用 NPN 晶体管 (BC547)
设计。当电池充电时,晶体管开始连接,从而为继电器通电。同样,当电池充满电时,晶体管关闭,因此继电器断电。

晶体管 T2之所以使用,是因为当电池未连接到电池端子时,反相输入处会出现 0V。因此,运算放大器的输出变得高电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PNP 晶体管将
BC547 的基极接地。因此,输出是完全受控的。

发光 LED1指示电路的电源。

发光 LED2表示电池正在充电。

发光 LED3表示电池已充满电。

自动浮子充电器电路零件清单

电阻器(均为 1/4 瓦,± 5% 碳)

R1= 4.7 Ω,2W

R2= 220 Ω

R3、R12= 1.5 KΩ

R4= 820 Ω

R5、R9、R10= 1.2 KΩ

R6– R8= 1 KΩ

R11= 750 Ω

R13= 10 KΩ

电容器

C1= 1000 μF,30V (电解电容)

半导体

集成电路1集成电路2= LM317(可调式三端正电压调节器)

集成电路3= LM7805(5 伏系列稳压器)

集成电路4= LM358(双通道运算放大器)

T1= BC547 (BJT NPN晶体管)

T2= 2N2907 (BJT PNP晶体管)

D1– D6= 1N4007 (整流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1= 5mm,蓝色 LED

发光二极管2= 5mm,红色 LED

发光二极管3= 5mm,绿色 LED

杂项

X1= 230V 至 15V、1A 降压变压器

RL系列1= 5V 继电器

12V、3A 电池充电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