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精准的位移测量解决方案

描述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是一类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高精度传感器,其测量原理基于磁致伸缩效应。可以在传感器周边增加电磁场,很容易引起传感器内部材料的磁致伸缩变形,从而实现位移的测量。在测量过程中,传感器必须和外部电磁场进行交互,所以在布置传感器时需要考虑外部磁场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要对传感器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本文介绍将详细阐述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在各种工业应用中的优势。

 

CARLEN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

一、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结构与原理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由永磁铁、铁磁材料的测量感应元件和高度集成的电子头组成。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永磁铁产生的恒定磁场和电子头产生的脉冲磁场。当这两个电磁场相交时,会在波导管内产生应变脉冲,这个脉冲以声速回传至电子头,并由检测电路转换为电信号,最终通过标准信号输出或模/数转换输出。

二、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测量过程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测量过程开始时,传感器电子头发出脉冲信号。这个信号在波导管中以光速向前传播,当它遇到活动的永久电磁场时,会在两者相交的点产生应变脉冲。这个应变脉冲作为机械波沿着波导管向电子头方向传播,并被电子头检测电路捕捉。通过测量脉冲的传播时间和声速,可以精确计算出位移距离。

三、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优势与应用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以其高精度、高线性度、高重复性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而受到广泛应用。它的线性精度可达到0.02%F.S.,重复精度高达0.001%F.S.,直接输出0...10V或0...20mA的标准信号,或模/数转换的同步串行输出(SSI),易于与各种测量和控制装置集成。由于其非接触式测量特性,传感器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仍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适用于高温、高压和高振荡的环境。此外,传感器输出的是绝对位移值,即使电源中断重接,数据也不会丢失,无需重新归零,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操作的便捷性。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