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未来制造计划"面临的挑战

描述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近期推出了“澳大利亚未来制造计划”,旨在大力扶植制造业、清洁能源、高端科技等未来产业。然而,此举面临多重困境。

  首次,多年来澳大利亚政府频繁出台产业政策声明和口号,如前总理吉拉德于2012年发表的白皮书《亚洲世纪的澳大利亚》,未能带来显著效果。此外,除非具备天然竞争力,否则产业政策难有良效。尽管资源丰富,但澳大利亚市场规模较小,需依靠出口实现规模经济,且地理位置导致运输成本高昂。

  其次,劳动力成本高企和生产率低下亦是难题。澳大利亚建筑成本全球领先,监管和合规要求严苛,严重影响竞争力,新建矿山或工厂往往耗时数年方获批准。

  再次,澳大利亚工程和技术技能基础薄弱,恐难以支撑未来产业发展。尽管政府给予大量支持,但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已从上世纪50年代的近30%下降到如今的约6%,破坏了工业生态系统。美国虽仍保有庞大的工业体系,但《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和科学法案》支持的项目却遭遇成本超支、延迟、监管障碍等问题,显示出恢复工业实力之艰巨。

  最后,阿尔巴尼斯所瞄准的领域颇具争议。澳大利亚在能源转型所需关键材料供应方面面临激烈竞争,缺乏铁矿石和煤炭的质量和成本优势。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等绿色技术主要由中国制造商掌控,其经验丰富、效率高、经济效益优。欧盟拟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车征收关税,突显了这一压力。澳大利亚生产力委员会对支持本土电池制造产业的计划表示疑虑。众多潜在项目,特别是清洁能源再制造业,将依赖于碳封存和绿色氢气等尚未大规模应用的技术。

  不可忽视的第五大问题是,虽然澳洲有可能找到国家级龙头企业,但公共投资可能无法带来充足的回报率。企业将选择更有利于融资、降低成本及纳税的地区运营,而许多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澳企如麦格里集团等已经将重心转向海外或受到外资控制与支持。

  针对这一情况,澳大利亚工会理事会对“澳大利亚未来制造业计划”理论上可能创造的几十万个就业机会给予了积极肯定。然而,阿尔巴尼斯在发布该计划时,特别强调应运用机器人技术以降低澳洲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劣势。

  第六点值得注意的是,众多国家正在实施类似的产业政策。对于拥有丰富货币和工业资源的国家来说,超越澳洲并非难事。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补贴可能会引发贸易战和报复性措施,从而削弱其实际效果。

  事实上,“澳大利亚未来制造业计划”是政府2025年选举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将整合并重塑现有的项目,包括价值150亿澳元(约合97亿美元)的国家重建基金、10亿澳元的太阳能阳光计划以及20亿澳元的氢能起步计划。

  毫无疑问,澳洲政府还将推出更多新的优惠和赠款。

  为了实现结构改革,培育健康且技能娴熟的劳动力队伍,改善成本结构,为富有生产力和竞争力的经济打下坚实基础,澳洲需要采取行动。

  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提升教育体系和医疗服务质量、推动科技创新、简化税收和监管框架等措施,都可能带来显著的长期效益。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些建议与现代政客们的短期政治视角和频繁的政策声明存在矛盾。尽管如此,澳洲的新产业政策并未改变其经济模式,依然高度依赖于向中国这个主要客户出口矿产以及被高估的房地产市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