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半导体工艺制程的光刻胶

描述

在半导体工艺制程中,由于经常需要制备复杂的微结构,可能每一次光刻的需求都天差地别,有时需要正性光刻胶提升分辨率,有时需要负性的光刻胶做剥离(Lift-off),有时需要厚的光刻胶做深槽刻蚀。那么它们是如何满足这些需求的?经常使用的光刻胶有哪些,以及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光刻胶按照种类可以分为正性的、负性的。正胶受到紫外光照射的部分在显影时被去除,负胶受到紫外光曝光的地方在显影后被留下。

正胶

正胶成分:通常正胶主要由光敏剂、树脂和溶剂组成。市场上的光刻胶体系有很多,我们以常规DQN双组分体系正性光刻胶为例,以便理解。其主要有三部分组成:酚醛树脂(Novolac)、光敏剂重氮醌(DQ)、二甲苯(溶剂)。

半导体工艺

  曝光原理:DQ体系利用的是Wolff重排反应,其中DQ中的α-重氮醌在光照下放出氮气和醌自由基,再发生1,2-重排反应生成醌酮,然后在水的作用下,酮基进一步转化为羧基,可以与碱性显影液发生酸碱反应,加速溶解。最终,曝光的区域显影速度快,实现正胶图形化。

半导体工艺

     

负胶

负胶成分:负胶主要由聚合物单体、光敏剂和溶剂构成。光敏剂通常可以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单体发生聚合,形成三维的分子网,使可溶性变为不溶性,从而实现图案的转移。以SU-8光刻胶为例,主要成分为:SU-8的单体、三芳基硫盐的光敏剂、溶剂PGMEA。

半导体工艺

  曝光原理:首先,三芳基硫盐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发生分解产生氟锑酸和三芳基锍六氟锑,然后氟锑酸使得SU-8单体中的环氧基开环及重构,使得该环氧基团上使相邻的碳上缺少一个电子,最后在结构的活性化后再与其他单体分子中的环氧基团聚合,实现分子链的相连,使胶转变为不溶性,胶体固化。

半导体工艺

     

正负光刻胶对比

如何选择正负光刻胶是半导体工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表1对比了正负光刻胶的性能。一般来讲,对于要求高分辨率和精密结构的器件,通常使用正性光刻胶,其制程简单、成本较低以及可以提供良好的图案解析度。通过选择合适的曝光剂、显影剂和后续处理步骤,可以实现对正胶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复杂的器件结构。

而负胶由于其分子高度交联化,使其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热稳定性,抗刻蚀性,通常适用于制造一些微结构或是复杂的三维形态,例如,微流控芯片,微型管道、微型阻塞阀门等微流体器件。

半导体工艺

     

光刻胶指标

由于不同型号的光刻胶的性能各不相同,所以在选择一款合适的光刻胶时,通常可以参考以下指标:  

分辨率(Resolution):指光刻胶能够实现的最小特征尺寸,通常以线宽或线间距来表示。分辨率越高,光刻胶能够实现的更小的结构尺寸。

显影速度(DevelopmentRate):指显影剂去除光刻胶未曝光区域的速度。较快的显影速度有助于提高制程的生产效率。

曝光灵敏度(ExposureSensitivity):指光刻胶对曝光光源的敏感程度,通常与曝光剂的浓度和曝光时间有关。曝光灵敏度越高,所需的曝光能量越小。

溶解度(Solubility):指光刻胶在显影液中的溶解性能,影响着显影过程的速度和控制性。

耐化学性(ChemicalResistance):指光刻胶在制程中所能承受的化学处理,如腐蚀剂、清洗剂等的抵抗能力。

干膜厚度(Dry FilmThickness):指涂覆在基片上的光刻胶的厚度,直接影响着最终图案的尺寸和形状。

热稳定性(ThermalStability):指光刻胶在高温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如烘烤、退火等。

以下是半导体工艺中常用的光刻胶,具体的参数和性能还需要工艺人员进行调试。

半导体工艺

审核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