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接触过交流电的,我想,对“无功”这个词都不陌生吧?想必大部分从业电气行业多年的电气人员都非常清楚,但是对于一个刚刚进入电气行业的新人来说就可能摸不着头脑了。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捋捋“无功”的那些细枝末节吧。
定义、计算公式
在电网中,由电源供给负载的电功率有两种:一种是有功功率,另一种是无功功率 。
有功功率P(单位W):
直接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或声能,利用这些能作功,这部分功率称为有功功率。
例如:
5.5千瓦的电动机就是把5.5千瓦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水泵抽水或脱粒机脱粒;各种照明设备将电能转换为光能,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照明。有功功率的符号用P表示,单位有瓦(W)、千瓦(kW)、兆瓦(MW)。
无功功率Q(单位Var):
“无功功率”一般则难于理解,它仅存在于交流电中,直流电不存在无功功率的问题。
它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由于它对外不做功,才被称之为“无功”。
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现举一个例子:农村修水利需要开挖土方运土,运土时用竹筐装满土,挑走的土好比是有功功率,挑空竹筐就好比是无功功率,竹筐并不是没用,没有竹筐泥土怎么运到堤上呢?
视在功率S(单位VA):
视在功率是表示交流电器设备容量的量。
等于电压有效值和电流有效值的乘积。视在功率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矢量合。
视在功率体现的是一个供电电源的实际输出能量的能力。视在功率越大,该电源的驱动能力也越大。
◼计算公式
视在功率:S=UI
有功功率:P=UIcosΦ
无功功率:Q=UIsinΦ
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功率因数。
自从特斯拉先生将世界带入交流电时代之后,我们就多了一位新朋友----功率因数,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有些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1,有些则<1。
在功率三角形中,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cosφ,其计算公式为:
即cosφ(功率因数)=P/S。
S(视在功率)P(有功功率)Q(无功功率)之间有个功率三角形的关系(如下图)。
我们可以把三种功率画成功率三角形,两个直角边分别表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斜边表示视在功率,可得出S²=P²+Q²。
功率因素可以理解为变压器(交流电源)的利用率,范围在0–1之间。
纯电阻,cosφ=1;
纯电容、纯电感cosφ=0;
RL、RC、RLC电路cosφ是个小数。
人们采用功率因数的概念来表述电能的利用率。功率因数越接近1,说明有功功率的占比高,电能的利用率高;反之,功率因数越接近0,说明有功功率的占比低,电能的利用率则低。为了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就提出了“无功补偿”的概念。
无功功率的分类
无功功率可以根据其产生方式和特性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感性无功:这是由电感产生的无功功率。当电流矢量滞后于电压矢量90°时,就产生了感性无功。常见的感性无功源包括电动机、变压器线圈、晶闸管变流设备等。
容性无功:容性无功是由电容产生的无功功率。当电流矢量超前于电压矢量90°时,就会产生容性无功。常见的容性无功源包括电容器、电缆输配电线路、电力电子超前控制设备等。
基波无功:基波无功是与电源频率相等的无功功率。在电力系统中,基波无功通常与电源频率(如50HZ)相对应。
谐波无功:谐波无功是与电源频率不相等的无功功率。在某些特定的电力系统中,如二极管整流器带容性负载电路中,谐波无功可能会特别显著。
电动机需要建立和维持旋转磁场,使转子转动,从而带动机械运动,电动机的转子磁场就是靠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建立的。
变压器也同样需要无功功率,才能使变压器的一次线圈产生磁场,在二次线圈感应出电压。
因此,没有无功功率,电动机就不会转动,变压器也不能变压,交流接触器不会吸合。
所以无功功率并非无用功,它实际上是工业的基础。
没有无功,只有阻性元器件产生的有功功率的话,根本无法建立起如今的工业繁荣。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电力系统和设备情况,对无功功率进行详细的测量和分析,以便采取适当的补偿措施。
下期我们聊聊“无功补偿”的真正作用!
审核编辑 黄宇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