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储能和独立储能的区别在哪

描述

共享储能和独立储能是电力系统中两种不同的储能应用模式,它们在运营机制、市场参与方式、成本构成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对这两种储能模式的详细比较:

1. 定义与概念

独立储能是指具备独立计量、控制等技术条件的储能电站,它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直接与电力调度机构签订并网调度协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独立储能电站的“独立性”体现在其不受位置限制,能够以独立主体身份参与电力市场。

共享储能则是由第三方投资建设的集中式大型独立储能电站,除了满足自身电站需求外,也为其他新能源电站提供服务。共享储能电站以电网为纽带,为多个新能源电站同时提供储能服务,打破了传统的一对一对应关系,转向了一对多的服务模式。

2. 商业模式

独立储能电站的商业模式通常包括通过调峰、调频获取市场收益,以及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等。独立储能电站可以作为独立市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充电时为市场用户,放电时为发电企业。

共享储能电站的商业模式则更为多样化,它可以通过为新能源电站提供储能容量租赁服务获取租赁收益,参与电力调峰、调频辅助服务获取辅助服务收益,以及通过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实现峰谷价差套利等多种方式盈利。

3. 成本构成

共享储能电站的成本构成从全寿命周期角度来看,分为建设成本和总运营成本。建设成本主要由设备安装成本和施工建造成本构成;总运营成本包括充电成本、人工成本、运行维护成本等。在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中,电池组成本占比最大,约为60%。

4. 技术应用

在技术应用方面,共享储能电站和独立储能电站都采用了先进的储能技术,如磷酸铁锂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等。钒电池在共享储能装机中逐步起量,尤其在4小时及以上储能时长的项目中,钒电池已成为主角。

5. 市场前景

共享储能模式前景广阔,它通过电网为纽带,将独立分散的电网侧、电源侧、用户侧储能电站资源进行全网的优化配置,推动源网荷各端储能能力全面释放,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提高项目收益率。

6. 优势与挑战

共享储能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储能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发电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并通过规模化建设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然而,共享储能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需要协调多方利益、确保储能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等。

7. 案例分析

例如,格尔木美满16MW/64MWh储能电站项目作为青海省首例电网侧储能项目,是对共享储能模式的初步探索,该项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储能时长2小时,通过双边协商、双边竞价及单边调用等模式参与电力交易,降低了新能源电站的弃电量,并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结论

共享储能和独立储能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它们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享储能通过提供一对多的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储能资源利用效率,而独立储能则以其灵活性和独立性参与市场交易,获取收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