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大容量时代,越发重要的快充芯片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随着生活中用电产品的增多,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盛行,对储能产品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尤其是对大容量的储能产品要求越来越高。而容量的增大,也需要快充技术的配合,这时候一颗好的快充芯片便至关重要。
 
同时伴随储能技术的发展,对能量转换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充芯片需要具有更高的功率转换效率,以减少在快速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降低发热并提高整体系统的能效。并且快充需要支持更高充电功率,如200W甚至更高功率等级的快充技术。
 
快充芯片也应具备动态识别电池状态,并实时调整充电电压和电流的能力,确保在接近满充时能精确控制充电速率,避免过充带来的安全风险。同时内置多重安全保护机制,防止因快速充电导致的电池过热、过压或过电流,延长电池寿命。
 
由于储能设备往往需要处理不同电压等级的输入输出,快充芯片需具备宽范围的电压适应能力,以及兼容多种充电协议,以便灵活应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设备。还有储能设备的小型化趋势,快充芯片的设计也要求更加紧凑,集成更多的功能,并尽可能减小封装尺寸,以适应便携式储能设备的空间限制。
 
此外,针对目前储能产品的发展趋势,对快充芯片还要求具备更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同时在拥有高性能的同时,也要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以利于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最好还能支持多种快充协议,并集成多种功能。
 
国内外的储能快充解决方案
 
国内外在储能快充芯片领域有多家公司推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这些芯片通常具备高集成度、支持多种快充协议、高精度的电压和电流控制、高效率、内置保护功能等特点,适用于便携式储能电源、快充充电器等产品。
 
国外代表企业如TI、ADI、Microchip、Infineon、ST等都推出了多款相关快充芯片产品,如TI的BQ25619支持多种快充协议,包括USB PD、Qualcomm Quick Charge等。它具有高精度的电流和电压控制,以及热管理和电池保护功能。
 
类似的还有如ADI的ADP2320、Microchip的MCP73831、Infineon的XDPS2200以及ST的STUSB4500。在设计上都具备许多共同的特点,如支持多种快充协议,以适应不同的充电需求和设备;拥有高集成度设计,减少了外部组件的数量,降低了系统成本和空间占用;具备高精度的电压和电流控制,优化了充电效率和电池寿命;基本都内置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温和短路保护,确保了充电过程的安全性等。
 
国内在储能快充芯片这一块也有许多成熟的解决方案,如南芯半导体的SC9711,支持40V输入耐压,6A输出电流,65W以上功率输出。支持PD3.0和PPS快充协议,华为FCP/SCP,三星AFC快充,苹果2.4A充电。支持两颗芯片相互通讯,无需MCU控制,实现单口最大功率输出,双口同时输出时自动功率分配功率。
 
 
芯海科技的CSU3AF10系列,支持USB PD3.0与UFCS等快充协议,同时兼容华为SCP、FCP、三星AFC、VOOC、Apple2.4等多种市面主流快充私有协议,内置了8位RISC内核,集成了32K*16位的FLASH存储器和2K SRAM,支持两路独立的Type-C口,同时集成了ESD8KV保护、LATCHUP 400保护,以及为Flash存储器提供的安全策略。
 
还有如英集芯IP2726,支持Type-C DFP、PD2.0、PD3.0、PPS、QC4+、QC3.0、QC2.0、FCP、AFC、SCP、MTK PE+、Apple2.4A、BC1.2以及三星2A等协议。具有高集成度和丰富的功能,在应用时仅需极少的外围器件。
 
沁恒微电子的CH235S,是一颗Type-C单口快充协议芯片,支持PD3.0/2.0、PPS等Type-C快充协议,以及BC1.2等Type-A快充协议。集成VBUS检测与放电功能,提供欠压、过流、过温保护功能。
 
当然这里只是统计了部分国内的快充芯片,还有许多优秀快充产品因为篇幅限制并未列入其中。从上述产品可以看到,这些快充芯片广泛应用于充电器、移动电源、车充等产品中,提供高效、灵活且安全的快速充电解决方案。
 
并且一款好的储能快充芯片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最新的技术标准、市场需求以及安全和性能要求,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满足用户对快速、安全、便捷储能解决方案的需求。
 
小结
 
快充芯片通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移动电源、轻储能等领域,它们还需要满足特定的行业标准和安全规范,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用户的安全。在选择快充芯片时,还应关注芯片的市场应用前景、国产化率提升空间以及与BMS的兼容性等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快充芯片的研发和应用将持续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