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片电池创新技术引领的能源革命速锐得揭秘比亚迪海豹核心数据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在全球汽车工业迈向电动化浪潮的今天,电池技术作为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比亚迪,作为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近年来推出了具有颠覆性创新的刀片电池,引起了新能源汽车业界的广泛关注。速锐得对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技术特点、优势以及对未来电动汽车行业的影响。

一、刀片电池的技术特点

比亚迪刀片电池是一种采用磷酸铁锂(LiFePO4)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其最大的特点是单体电池的长薄形状设计,类似一把“刀片”。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还通过结构创新实现了电池的直接安装到汽车底盘上,大幅度提升了空间利用率和系统安全性。与传统磷酸铁锂电池相比,多出了40%左右的空间利用,刀片电池的整体空间利用率可以达到更高的60%,体积能量密度提升明显,这个密度可以超过330W·h/L,并且,刀片电池比传统电池更薄,因此散热效果会更好,也就意味着,同等空间下,电池包的成本更低,刀片电池的突出特点是安全系数高,并兼长寿命和长续航里程的优势。

二、安全性能的提升

电池安全始终是电动汽车发展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比亚迪刀片电池通过了严苛的安全测试,包括针刺、挤压、过充等极端条件下的测试,显示出了卓越的安全性能。其独特的设计和材料选择,使得即使在极端情况下也能有效防止热失控的发生,保障了车辆及乘客的安全。刀片电池承压测试中,承载过46吨满载车型的压力测试,比国标满分要求更高、更严苛的比亚迪安全标准。

速锐得通过比亚迪海豹原车CAN网络总线,打开了海豹的DBC电池组相关的控制策略,采集对应的数据情况。速锐得在测试中,通过UDS协议,记录了数据采集时间、VIN码、电池编码、车辆状态、充电状态、车速、累计里程、总电压、总电流、SOC、DC-DC状态、绝缘电阻、最高电压电池子系统号、最高电压电池单体代号、电池单体电压最高值、最低电压电池子系统号、最低电压电池单体代号、电池单体电压最低值、最高温度子系统号、最高温度探针序号、最高温度值、最低温度子系统序号、最低温度探针序号、最低温度值、最高报警状态、SOH、所有电池分组组别下的单体电压数据、所有探针数据等,其中还可以增加部分字段,比如车身BCM信息相关的数据。

三、能量密度与续航里程的提升

传统的锂电池由于结构和封装的限制,能量密度有一定的瓶颈。比亚迪刀片电池的创新设计,使得其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存储更多的电能,从而为电动汽车提供了更长的续航里程。在一组电池包中,就包括了电芯阵列,单个电芯中包括了极芯、隔板、第一电极引出部件、第二电极引出部件、隔离膜袋和壳体等结构。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意味着更少的充电次数和更远的行驶距离,极大地提升了电动汽车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四、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

作为第一代使用刀片电池的海豹汽车,除了技术上的突破,比亚迪刀片电池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采用了成本较低的磷酸铁锂材料,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材料的使用,使得刀片电池在成本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这种电池的循环寿命长,更加环保,有助于减少电池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采用一种新型的电解液配方,可以有效降低电池的内阻,提高电池的低温放电能力,按照行业内的说法,电池产品在-30℃时的放电容量为80%,比第一代刀片电池提升了10%,并且高于三元锂电池。
刀片电池

比亚迪刀片电池的推出,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体现,也是对未来电动汽车发展趋势的一次深刻洞察。它不仅提升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和续航能力,还在经济和环保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随着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的成熟和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动汽车的未来将更加光明,而比亚迪将继续在这场能源革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在比亚迪内部,秦PLUSEV、新款唐EV、新款E2和宋PLUS都搭载了刀片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有望成为电动汽车行业的新标杆。按照比亚迪副总裁、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的说法“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车品牌,都在和比亚迪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当下,包括一汽、长安、丰田、特斯拉、福特、戴姆勒、北汽福田、江淮、小米汽车等超过15家车企均已搭载或者计划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比亚迪凭借电池技术,推动整个能源行业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刀片电池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时代,我们往往被各种外在因素所干扰,比如什么大环境越来越卷,各行各业竞争都愈发激烈,从我个人微信4600多人看出,很多企业离开了汽车行业,他们来的时候如同风雨浩浩荡荡,走的时候又像微尘一样缥缈无痕。我尊重比亚迪这样的企业,有太多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他们站在深圳踏踏实实的土地上,做自己深耕当下的事,若没有“一朝风月”的钻研,怎么会有星辰大海,“万古长空”的现在?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