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缺失,拷问中国IC产业还能疯狂多久?

高端访谈

2人已加入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讯:中国在资金和政策扶持上投入并不少,而为什么IC设计基础研究、产业链服务水平却一直为业界所诟病?光有资金,光有政策就够了吗?电子发烧友网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上海KT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运旺,本文将从中国IC产业上下游合作、渠道的作用、大IC产业链、管理与市场、公司高层争斗五个方面的缺失,拷问中国IC产业还能疯狂多久?相信这些真知灼见将会给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IC产业现状起到重要借鉴与参考作用。

  缺失1:中国IC产业上下游缺乏紧密合作

  中国的绝大部分芯片公司不要指望欧美一线整机厂商的市场 ,而是需要认认真真服务好中国的下游电子通讯整机公司。比如说:中国的芯片公司想给Motorola、CISCO、Sony等厂商供货,想法固然是好,但是人家根本不会理你,你的芯片再好也是枉然,连门都进不去,那谈何发展呢?所以说索尼、三星、摩托、CISCO等这些欧美厂商不是中国IC公司当前应该瞄准的客户;中国的绝大部分芯片公司面向的客户是那些实实在在的中国1线、2线、3线电子厂家,而不是华为这样的顶级厂商(中国的顶级厂商也许就只有一个华为了)。换句话来说,也就是中国的IC公司要重视中国的整机,要多跟中国的整机交流、加强合作;不要成天去想着什么时候能杀进欧美的市场,除非是想作为人家的第二、第三供应商备选方案。

  可以说,中国绝大部分芯片公司都是这样的情况,当然也有例外的。中国不是也有公司进苹果供应链的吗,但是其出货量却很小,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只是这些并不具有代表性,我们这里要考虑的肯定是绝大部分的情况。



上海KT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运旺在接受电子发烧友网编辑专访(电子发烧友网配图)


 

  缺失2:中国的芯片公司对渠道的缺失

  中国很多IC公司都是自建渠道的。他们都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不信任分销代理。胡总给我们举了个例子,拿一家小IC公司来说,一个公司就那么30-50个人,而跑市场销售的也就那么5、6个,这么少的销售人员能cover到多少客户呢?另外,对于小公司,一来没品牌,二来产品又不好,这样的话小公司的产品势必就相对便宜,对分销商而言是毫无利润可寻的,那他们就更不会选择跟这些小公司合作了。所以说,针对以上现象,胡先生建议中国的IC公司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本土的分销渠道,要将他们当作是真正的合作伙伴。

  缺失3:中国IC业对 “大IC产业链”的概念缺失

  “大IC产业链”是指要把分销渠道和整机包进来,多交流、多沟通、多合作。相对大IC产业链来说,“小IC产业链”指的是EDA、IP、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这叫产业链吗?显然还不是,“产业链”的这个“链”是完整的概念,胡运旺特别对电子发烧友网指出。IC实际上属于电子的大范畴,所以要扩展大产业链,主动把下游包进来,然后配合他们,为他们服务。

  缺失4:中国IC公司在管理和市场上的缺失

  中国的公司为什么长不大?为什么优秀员工都流失到外企?这不仅仅是薪水问题,更是“老大”心胸不够宽广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共患难、共富贵、让权让利的问题)。现在中国公司的“老大”没有几个是真正合适做CEO的,毕竟他们大都是只擅长一个方面。打个比方说,一个在美国做了10年模拟技术的工程师所擅长的是技术领域,然而回国后自己开公司的时候就不单纯仅仅是技术的问题,而是牵扯到方方面面(芯片设计、制造成本控制、芯片方案、软硬件、销售、运营等等)。有的人认为自己擅长技术领域的,所以自然而然在其他领域也能突出或者都能慢慢学会。但殊不知,等到你全部学会了,产品也许就错过了time to market的最好时机。其次,中国IC公司的CEO有太多是纯研发出身,以前在欧美大公司可能只带过几个人team,其管理素养和跨部门合作的经验亟待提高。

  此外,中国的IC公司普遍不重视市场、不重视应用方案,有的公司几乎没有做市场的人。很多公司的产品定义由CEO拍脑袋决定,不去集思广益,那也就意味着是由一些不懂的市场、没有市场经验的人来做市场判断,这样固然是不行的。

  缺失5:IC公司高层团队缺乏和谐

  高层的不和谐问题的关键取决于“带头大哥”。想要让创始团队更和谐,“带头大哥”就要学会“笼络”老二、老三、老四。这里需要强调:是“笼络”,不是“管理”。比如说,老二做市场做了10多年;老三做设计做了10多年;老四做方案做了10多年,那么老大在单方面哪能比得过这些人,那谈何“管理”呢?所以说就只能是“笼络”。所谓“笼络”是指授权、让利、信任、尊重,由他们去管理各自旗下的部门。

  此外,在中国的很多中小公司中,存在着一些抑制公司成长的普遍现象,如:在关键岗位、重要部门上用人随意;任人唯亲;甚至用跨行跨岗的人来管理关键部门;不重视“老兵”(指技术熟练、过硬的工程师)的作用;不重视留住人才。针对这些现象,胡总再三强调,“员工流失率越低的公司就越成功或者说是越容易成功。像瑞迪科、普瑞、艾为等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其人才流失比例很小。



上海KT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运旺和电子发烧友网主编莫延芬合影

  采访后记:在采访过程中,文质彬彬的胡总一直都是用幽默风趣而不乏真知灼见的话语阐述着他对中国IC企业、工程师职业及中国IC产业现状的独特见解(另一篇关于中国工程师职业的文章:拷问工程师如何成为职场的超级巨星?已经发布在电子发烧友网),在十几年的人力资源生涯和IC业界中纵横中,每句话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相信大家通过这篇文章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中国IC产业的一些现状,也必定从这篇文章中定会获益良多。

  关于IC咖啡

  为展现中国日新月异的IC产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繁荣IC产业文化,增进业界交流,促进行业发展,由一群热爱IC行业的从业人员和产业链相关人士共同发起,以主题咖啡餐厅的形式,为圈内朋友提供一个开放的、专业的、休闲的交流场所和沟通平台——IC咖啡。其中,胡总便是该平台的理念原创者和发起人,电子发烧友网亦为发起人之一。

大IC产业链  

IC咖啡提倡产业链上下游串联联动

  设立IC咖啡平台的目的在于:拓展人脉、寻找商机,提供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平台;人脉和人际网络;产业链上下互动;新技术交流切磋;行业之动态信息;投融资对接交流;生活品位和情趣。

  想了解更多IC产业,工程师职业以及IC咖啡发展热门话题,请关注:

  ——胡运旺微博:KT胡运旺

  ——新浪微博 @IC咖啡

——电子发烧友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kongpai 2012-07-21
0 回复 举报
不是很了解,学习了 收起回复
oxsy 2012-07-17
0 回复 举报
是这样的吗? 收起回复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