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东科技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共研AR光波导高分子材料

描述

5月8日,AR和光学显示材料头部企业谷东科技与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正式举行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双方聚焦AR光学显示所需高分子材料、光波导核心器件等关键技术,通过校企融合,针对卡脖子技术难题,合作研制面向AR智能显示设备的尖端材料。

智能显示

谷东科技与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及研究中心的合作,是双方产学研深度融合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双方希望通过合作为新一代光学显示材料、体全息衍射光波导器件的研究与应用探索新的方向,以推动衍射光学产业化落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姚爱华、院长张新平、副书记贯爽、副院长曾勇、王雯宇及合作研究教师代表,谷东科技董事长崔海涛、产品兼光学总监李学民、首席科学家王雨阳、几何光学研发负责人罗晓贺、全息光学研发负责人李艳、项目经理常鹏等参加合作签约仪式。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姚爱华在会上发表致辞,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张新平、谷东科技董事长崔海涛先后发表讲话。

姚爱华在致辞中对谷东科技崔海涛董事长带队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情况。表示,近年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师生在超短脉冲、单频及中红外激光材料与器件关键技术、跨尺度场调控新型光子效应与应用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成功研制了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高性能光纤激光器和空芯光纤、空间站绿植培育系统等高端装备。强调,此次合作签约仪式,不仅是对过去合作成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合作发展的期待。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探索光电领域的前沿技术,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崔海涛在讲话中介绍,作为国际领先的AR光学显示及空间计算技术与产业化整合方案的领导者和创新者,谷东科技已经组建了光学、智能硬件、AI算法、软件平台四大核心研发团队,并与国际领先院校实验室及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AR前沿技术研究院,下设新材料研发中心、杭州光电产研中心,同时自建高精度纳米级全息光学实验室,已申请超百项AR光学及AR算法领域的核心发明专利,并成长为工业AR和AR显示材料与器件的头部企业。

崔海涛表示,非常感谢学院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学院共建基地,标志着双方在新兴光电及新材料领域深度合作的开始。这不仅有利于吸引学院优秀的人才参与到公司新一代AR光学显示研发事业中来,而且对学院学生的培养、学科建设以及AR产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AR是物理学和光学的分支,也是近眼显示技术的热门领域。在这个领域,除了材料外,我们国家与国际顶尖的公司比如苹果、谷歌、Meta等都是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崔海涛表示,AR光波导作为实现AR眼镜最重要的器件之一,多年来面临着新型光刻胶材料被卡脖子的难题。因此,在解决最后一公里“AR光学显示材料”难题方面,谷东科技与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将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利用双方各自优势,攻坚材料卡脖子技术,解决光波导所需高分子材料、光波导器件等关键技术问题,研制出材料性能达到新一代体全息衍射光波导显示的技术要求的高分子材料,实现光学模组部分的国产化突破。同时,崔海涛强调,未来也会为学院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和就业平台,通过产教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对科技前沿行业及企业的了解,以更快适应时代需要,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创新人才。

张新平在讲话中表示,双方今天举行签约仪式,共同见证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与谷东科技在多个维度正式开启合作,涉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以及毕业生就业创业等方面。谷东科技是学院第一个校级合作签约企业,必将成为学院今后与创新型企业合作发展的一个典范,这将激励学院全力把合作落实做好。

“对此,我也感到非常高兴,希望今后的合作,在校企产学融合、优势互补的前提下,能够开拓思维,不断发现和发展新的市场和机会。”张新平指出,双方的正式签约体现了前期合作的愉快与卓有成效,是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一个体现,是双方进一步发展深层次实质合作的起点,希望双方未来的合作能够出成绩、出成果,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智能显示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与谷东科技出席会议人员合影

最后,双方就新材料、AR光学显示等前沿新质生产力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校企合作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相信,随着未来双方合作的深入,通过理工结合、教学实践结合、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携手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前沿新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为国家新一代AR光学显示产业、新兴光电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