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搞懂通信协议?先来看一篇SPI热热身

描述

 

SPI是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它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接口,用于微控制器和外围设备(如传感器、SD卡、其他微控制器等)之间的通信。SPI接口通常用于短距离通信,因为它不支持长距离传输。SPI接口的特点包括:

  • 全双工通信:SPI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即主机可以发送数据到从机,同时从机也可以发送数据到主机。
  • 高速数据传输:SPI接口可以支持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这使得它适合于需要快速数据交换的应用。
  • 简单的硬件连接:SPI接口通常只需要四根线:时钟线(SCK或CLK)、主出从入线(MOSI)、主入从出线(MISO)和从机选择线(SS或CS)。
  • 可扩展性:一个SPI主机可以连接多个从机,通过从机选择线来选择与哪个从机通信。
  • 同步通信:SPI使用时钟信号来同步数据传输,这意味着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都是按照时钟信号的节拍进行的。

SPI接口在嵌入式系统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在需要与各种外设进行通信的场合。由于其简单性和高效性,SPI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通信协议

一、SPI通信的基本参数

时钟极性(CPOL):定义时钟空闲状态的电平。CPOL=0表示时钟在空闲时为低电平;CPOL=1表示时钟在空闲时为高电平。

时钟相位(CPHA):定义数据采样和数据变化的时刻。CPHA=0表示在时钟的第一个跳变沿(上升沿或下降沿,取决于CPOL)采样数据,CPHA=1表示在时钟的第二个跳变沿采样数据。

二、SPI通讯时序的四种模式

模式0(CPOL=0, CPHA=0)

时钟空闲时为低电平。

数据在时钟的第一个跳变沿(上升沿)时被采样。

数据在时钟的第二个跳变沿(下降沿)时准备好,以便在下一个上升沿采样。

通信协议

模式1(CPOL=0, CPHA=1)

时钟空闲时为低电平。

数据在时钟的第二个跳变沿(下降沿)时被采样。

数据在时钟的第一个跳变沿(上升沿)时准备好,以便在下一个下降沿采样。

通信协议

模式2(CPOL=1, CPHA=0)

时钟空闲时为高电平。

数据在时钟的第一个跳变沿(下降沿)时被采样。

数据在时钟的第二个跳变沿(上升沿)时准备好,以便在下一个下降沿采样。

通信协议

模式3(CPOL=1, CPHA=1)

时钟空闲时为高电平。

数据在时钟的第二个跳变沿(上升沿)时被采样。

数据在时钟的第一个跳变沿(下降沿)时准备好,以便在下一个上升沿采样。

通信协议

三、SPI通信过程

从机选择:通过拉低特定的从机的SS线来激活这个从机。

数据传输:主设备通过MOSI线发送数据到从设备,同时从设备可以通过MISO线发送数据回主设备。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是同步进行的。

时钟信号:由主设备生成,决定数据的采样和传输时机。

在设计和调试SPI通信系统时,选择正确的时钟极性和相位模式对于确保可靠的数据交换至关重要。通常,设备的数据手册会指定使用哪种SPI模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