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技术
HiFi音响系统和功放的理论有很深的学问,若想把它们研究透彻,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而要想让它们发挥出最佳效果,那么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它们的更多奥秘,以激发它们潜在的性能。那么我们就为大家解答一下关于传统HiFi音箱和功放的一些问题。
传统音箱指采用动圈扬声器单元的箱子,它们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中音多少都带有些笼罩感,这是动圈喇叭反电势造成压缩以及箱体作用的反映,有些烧友却认为这叫中频密度高。
2、高音不够通透,缺乏空气感,甚至有高频回抽,某些高频显得尖利,这是球顶(反球顶)单元特性的表现。
3、整体音色非硬即肉,少有恰到好处的。这是功放与音箱匹配欠佳。
4、中高频清晰度差,多为后级功率分频不理想所至。
可以说目前市售传统音响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不要迷信高价洋货,它们也如是。
如果我说传统球顶高音有本质的缺陷,必然会招来众多用家的反感。但事实如此,就连号称高音极品的丹拿、以及某些使用铍金属振膜的产品仍不理想。其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它们不管振膜多么轻、薄、硬还是要与音圈等构件联动,驱动质量不轻,限制了瞬态特性的提高。
二是球顶的传播特性,使其在等距离衰减大于中低音。虽然在1m调整平衡,可实际使用一般在两米以上,这时高频会明显欠缺,特别是超高部分不够通透,难以营造那种飘渺空灵的气场感。
而平面单元则显示出优势。顺便简单分析一下几类高音:铝带式高音虽是平面,但质量仍偏大,铝箔自身内应力谐振带金属味;号角型高音则经多次反射衍射,虽提高了效率,却损失了超高音,俗话说光板没毛,声音显亮刺,不润泽,且伴有特殊的腔体音染。出类拔萃的应属静电单元。(这里说的超高指16KHZ-25KHZ,这是较有实际意义的频段,更高的超声波有商业炒作嫌疑。)
不要曲解现代数码音源的本意
新一代数码音源SACD、DVD-A等频响上限大为提高(50KHZ以上),于是人们就在播放环节一味追赶,弄出100KHZ高音头,好象人类都退化成蝙蝠侠似的。都能享受超声波了。其实一个正常的年轻人能听到16KHZ纯音已属相当好耳力了,整体生理感受到25KHZ的音乐泛音大概已到普通人极限。有更高听力者该是超人吧。(目前录音话筒频宽有限,未必录到更高的超声波)。因此,我认为播放上限能保证很好的达到30KHZ既实用也有余量了。
曾做过两个录音对比;16BIT/44KHZ、24BIT/96KHZ都录磁带音乐(最高频也就12KHZ)。前者(可知在20KHZ是仅2个采点,相对模拟信号失真是必然的)偏硬,既数码味。后者与放原带相当。这说明高码率,高采频最重要的是改善了可闻声段的音质,而过分看中其频域的拓宽实属偏颇。CD解码采用升频插补等措施异曲同工。
高保真扬声器的关键还是要看受控的瞬态指标。瞬态好频响就高,频响高瞬态不一定好(那可能是谐振频率高,各种失真仍会不小)。因此,大家对超高要有清醒的认识。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