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半固态电池装机量达到1.1GWh,装机潮流正在到来

描述

基于安全性、能量密度的优势,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液态电池的下一代技术路线。而如今,在固态电池量产难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作为过渡路线——半固态电池,迎来持续火热的市场行情。

而在今年,半固态电池装机量快速攀升,半固态电池的装机潮流正在到来。

今年1-4月份,半固态电池装机量达到1.1GWh,也在年内正式实现了GWh的量产交付。

而从增长速度来看,从年初到现在,半固态电池的装机速度呈现高速的增长态势。今年2月,国内半固态电池的装机量仅为166.6MWh,到了今年4月,国内半固态电池的装机量就攀升到了369MWh。

半固态电池装机得以快速增长主要由于两方面因素。

其一是产业链的不断成熟。

电池企业方面,分析数据来看,1-4月半固态电池装机量主要来自卫蓝新能源。据悉,卫蓝新能源于2023年底开始量产交付蔚来汽车,并获得多家整车厂定点,今年交付量持续扩大。

材料企业方面,容百科技表示,公司已开发多款适用于半/全固态电池的高镍/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其中半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配套的电池产品已应用于终端客户车型;天力锂能9系高镍产品在固态电池企业中已完成小试和中试测试。

恩捷股份表示,已与卫蓝新能源、溧阳天目先导合作成立江苏三合布局半固态电池领域,目前江苏三合设备已安装完毕,具备量产能力。

其二是下游应用市场的装机热情。

当前,半固态电池逐渐实现装车,加速商业化应用。除了长安、广汽外,蔚来、宝马、丰田等都已相继宣布固态电池的装机节点。在完全实现全固态电池装机前,作为过渡路线,半固态电池也成为各大车企的替代。业界也普遍认为,未来逐渐从半固态过渡到全固态仍是动力电池的研究方向。

目前,行业中有很多企业都在加快半固态电池的量产装车进程。蔚来、智己、东风、长安、广汽等整车企业,都已实现或即将实现半固态电池的量产装车。

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预测数据,2024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年内有望实现(半)固态电池的大规模装载应用,预计全年装机总量将历史性地突破5GWh大关。

此外,半固态电池的应用潜力不仅仅局限于电动汽车,在步入更高能量密度领域,半/全固态电池也将成为支撑低空经济的关键技术。这也给半固态电池的应用带来更广大的空间。

不过也需要注意的是,成本仍是当前半固态电池的重要障碍,例如,智己L6Max标准版的预售价格为“不超过23万元”,而搭载“第一代光年半固态电池”的智己L6 Max光年版的预售价格为“不超过33万元”;蔚来投入运营的蔚来150kWh电池包也只采用了“只租不售”的方式,蔚来汽车官方表示,“受制于成本、制造等原因,初期电池供给不足,只租不售的方式,能最大化电池利用效率,让更多人使用和体验到150kWh电池包。”

而全固态电池推向市场则更加任重道远。宁德时代对于固态电池态度也较为谨慎,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近期表示,如果用技术和制造成熟度作为评价体系(以1-9打分),宁德时代的全固态电池研发目前处于4分的水平。

尽管伴随着装机量的快速攀升,半固态电池迎来商业拐点,但是在成本、量产能力上,距离半/全固态电池的全面商用,仍有一定的距离。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